<h3> 为适应教科研转型,创新教研科研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切实提高教科研队伍研究、指导、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教科研员专业引领能力和综合素质,<span style="font-size: 17px;">12月22日—24日,安庄中学9名教师参加了由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名教研员、教研组长专业成长研修论坛。</span></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5><h3></h3> <h3> 12月22日上午,教育部国培专家吴江林的《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讲座。</h3> <h3>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h3> <h3> 22日下午,全国名师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芦苇老师就如何写好论文指名了方向。</h3> <h3> 芦苇教授让我们澄清了对课题研究中的模糊认识,进一步看到教育课题研究的价值、特点及如何规范课题研究和研究中相关报告的撰写,让我们从深层次理解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价值。</h3> <h3>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校长沈明德做《教研组建设的思路和探索》报告。</h3> <h3> 教研组如何建设,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管理团队,每一个校长,必须思考和致力的。教研组建设,最直接的关系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优秀的教研成果、教研文化,是一所优秀学校的“硬实力”和重要标志之一。</h3> <h3>23日上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诸向阳交流的是《破译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h3> <h3>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在课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课程研发中成长;课程研发的六条策略:地域,特长,节气,教材,问题,仪式。</h3> <h3> 教师专业成长的七条定律:能坐第一排,就不坐第二排;能上公开课,就不推三阻四;能跳出来,就不等挑出来;能坚持,就不懈怠;能文本阅读,就不电子浏览;能与名师为伍,就不与庸常相伴;能见到远方,就不苟且现在。</h3> <h3>23日下午,南京心智文化研究院院长刘濯源《教学效能提升策略》的讲座</h3> <h3> 教育的根基是心智,真正的学习是心智的卷入,看不出的才是最重要的。失败的教育是强其技而堕其心,增其识而弱其智。教育是艺术更是科学,不科学的教育都是一厢情愿。刘濯源院长以诙谐风趣的语言,从“思维可视化”,“学科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学科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的差异”等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h3> <h3>江苏特级教师蒋守成在《漫谈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h3> <h3></h3><h3> 蒋教授从能力与素养、同学和同事、情绪和智商、倾听和判断概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教师核心素养,不仅如此,还应体现在课程实施上,要具有课程思维和课时思维,做到以文化人到以物化人,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关注课程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h3> <h3>江苏省常州市潘建明教授《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研行为的转型和创新》的报告</h3> <h3> 潘教授的报告中指出要关注教研行为的文化变革:①评价目标位移:学生达标到课堂有效;②观察试点前移:物化成果到传授本领;③观察重心下移:课标教材到学生需要;教学中心转移: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h3> <h3> 回首短暂的三日研修,从教学科研到课堂改革,从核心素养到教学设计转型,从课程研发到教研工作转型,每一步都有新的探索和启迪,安庄中学将结合各教研组实际,有效融合与贯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静待花开,努力为教育教研工作谱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