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九)侯建臣

影像文化

<h3>  摩天岭如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北中国的大地之上,长城又蜿蜒其上,像加了一道链索,把南北隔开。然而任何的割裂都不是绝对的,在摩天岭之下,一条长长的沟壑,曲曲折折,用穿越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这条沟壑曾经是一条河沟,好像叫黑龙王沟。听这名字,就能想象到它当时是如何不可一世。肯定是,它曾经拥满了洪水,裹挟着黑沙浊土,像一条凶险的巨龙,翻滚着、咆哮着,由远而近,一路腾越而来,又一路腾越而去。它的威猛,在那一刻一下子让摩天岭上耀星隐迹、恶风噤声。当然,“黑龙王”也有安静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两山之间的河谷就成了一条连接南北的通道。</h3> <h3>  于是它便成了一个口,能让北风南吹的口、南燕北飞的口,也能让战马和车甲扬尘而过的口。</h3><h3>  在久远的蛮力时候,路大多是依在河谷左右的,比如陕南的褒斜道,就是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它起于谷口,终于谷口,沿着褒斜二水前行,贯穿褒斜二个山谷,成为古代巴蜀通达秦川的主干道路。在大同地区灵丘和浑源的一些山间河谷,现在仍然能看到一些古栈道的痕迹。</h3><h3>  就是这样一个口,像留在大明王朝北地边陲的一条缝隙,让北方的少数民族一次一次光顾,一次次骚扰,一次次挟风而来,绝尘而去。这每一次的不请而至,都像耳光一样打得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脸部生疼。</h3> <h3>  因为有了这黑龙王沟,长城从摩天岭上爬下来,就断了,这里便成了宁鲁口。</h3><h3>  对于长城沿线的防御来说,宁鲁口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因为无遮无拦,明朝官兵便在河口两边筑起了高高的敌楼。如今在宁鲁口河沟之东,仍然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敌楼,人们把它叫做镇宁楼。</h3><h3>  黑龙王沟已经称不上“黑龙王”了,从若干年以前它就基本上断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见到过“黑龙王”威猛的雄姿,只剩下一些曾经被大水冲刷过的石头,丰满着河床。从长城沿线旅游公路上下去,沿着河沟一直往里走(现在修了公路),大约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宁鲁口镇宁楼之下。爬上较为陡峭的土坡,钻进一个土墙门洞,镇宁楼赫然在目。</h3> <h3>  镇宁楼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它依山而建,长城就像书法长长的一笔,依摩天岭而下,到了这里重重地停顿了一下。据人们说,这个空心敌楼也叫箭楼,是长城由河北进入山西以来保存最好的一座。在楼的南边有一道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两个字,匾外四周有砖雕的图案。券拱门石框上原来雕有花饰,似乎是时间的原因,或者是人为而致,现在已残断仅存局部痕迹。镇宁楼分为上、下两层,进入南边的门,陡峭的楼梯有好几十级台阶,整个楼梯几近直立,胆子小的人爬在楼梯之上,总感觉会一下子朝后跌落下去。上层为回廊结构,回廊像是一个环形通道,四面相通。在回廊的四周设有窗口,其中东西各设有四个箭窗,北边设有三个箭窗,南面有个数尺左右的小门居于两个箭窗中间。在回廊的西部有砖梯可以爬上楼顶。楼顶呈四方形,边上有高高的砖沿,并留下了一个一个垛口。据说顶上原有仿木结构的铺房,但现在已经毁掉了。站在镇宁楼的楼顶之上,东望,长城沿着山脊沉稳爬行;西看,谷口了然在目,如果有人从下边通过,拈弓搭箭,似可箭箭穿身。</h3><h3>  镇宁楼内侧的堡子,大约有五十米见方,黄土高筑,遮风挡寒,南墙的砖券拱门现在还存在着,欲倒不倒,让人揪心。站在门外用照相机拍摄门内的箭楼,一圆一方,一黄一灰,再有边上的蓝天白云相衬,影像效果特别好。箭楼东边的堡墙上,开了一个小门,从小门出去,能看到箭楼外边有一片相对平坦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小型的练兵场所。堡墙已经坍塌得差不多了,但站在其上,仍然能感受到它当年在凛冽的西北风里傲然的风姿,也难怪那长在破墙上的老榆树咬着牙坚守着,一直不愿离去。</h3> <h3>  长城旅游公路南边,与宁鲁口空心箭楼相对的,是宁鲁堡。跟所有的老堡子一样,现在的宁鲁堡,城墙包砖虽然早就被村民拆光盖了房子,但整体堡城还相对比较完整。堡子原来只在南边开有一门,现在堡内仍然住着宁鲁村的村民,他们在东、西、北三面将城墙掘成豁口通行。</h3><h3> 如果说宁鲁口长城上的古堡和古堡里的箭楼是宁鲁口的第一道防线,那么宁鲁堡则是第二道防线了。也许是因为口外强悍的瓦剌铁蹄一次次从此而入,当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之后,这第二道防线便义不容辞地“站”了起来。</h3> <h3>  战争总是残酷的,但风云总会把往事刮走,只留下破败和不堪。难怪站在宁鲁堡破墙上的一只公鸡对着天空长啼一声,像是对那所有过往发出的嘲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