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西湖,心灵栖居之地

南山松美文

<h3>作者:李松武</h3><h3><br></h3> <h3>图片来源网络</h3> <h1>  人类圆满的生活,不仅要有安身立命之业,安居乐业之所,还应该要有安放心灵的栖居之地。</h1> <h5>摄影:李</h5> <h1>  对于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人来说,杭州西湖虽然不是遥不可及,可是几千公里的距离还是有点远。我们即使有机会去一次,也只能匆匆地看看那里大致风景和终日络绎不绝的游人,感受一次城市气息和旅游文化的喧嚣。</h1> <h5>摄影:李</h5> <h1>  洱源右所的西湖虽然名气没有杭州西湖那么大,但是这里有六村七岛的高原湖泊景致,比江南水乡更像是水乡。这里没有喧嚣的城市气息,没有往来如织的游人和车辆,这里才是久居城市者真正向往的诗意和远方。</h1> <h5>摄影:年耀红</h5> <h1>  洱源西湖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十九峰最后一峰云弄峰下,这里既有山的秀丽,又有水的灵动。</h1> <h5>摄影:杜杰荣</h5> <h1>  洱源西湖是一个断陷湖,为高原平坝淡水湖,整个湖区像是一个锅底形,西湖湖面3.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最深处12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h1> <h1>  西湖在云南高原湿地中景观独特,白族风味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展示湿地保护成效和湿地生态环境的理想基地。2009年12月,洱源西湖湿地公园被正式评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湖生态系统多样性极为独特,整个湖区形成面山森林——村庄——农田——湖滨沼泽——湖泊水面——岛屿村庄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交叉重叠的多样性特征。</h1> <h3>以上三张图片来源于网络</h3> <h3>图片来源网络</h3> <h1>  洱源西湖水源是从西边山脚下岩石中涌出的地下水,湖水四季清澈如镜,湖中菱荷青青,芦苇摇曳;有六个村庄、七个岛屿分布于湖中,构成了村中有湖、湖中有村的独特田园风景。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以打鱼和种地为生,每家都必备一两条小船,既是打鱼工具,也是耕种庄稼和收获庄稼的主要交通工具。村与村之间也有陆路相通,水路更为便捷。</h1> <h5>摄影:李四堂</h5> <h1>  作为洱源本地人,不必舍近求远。当你忙完一周的紧张工作,带着满身的疲惫,这里就是你最好的休闲去处。约上三五个朋友,或者带着家人,找一个热情的西湖人家暂住,放松自己所有的神经,可以喝茶、闲聊、唱歌或听鸟鸣。早饭就吃当地特色美食生皮,晚饭又吃酸辣西湖鱼,让流动的西湖水洗去所有的疲惫和烦恼,在这人间仙境中慢慢地享受人生的快乐和美好。</h1> <h5>摄影:年耀红</h5> <h1>  白天荡舟湖上,慢慢欣赏四周的田园屋舍,绿柳垂杨,湖中的鱼池菜畦,听各种鸟鸣声不绝于耳;看白鹭野鸭自由嬉戏,国家濒危物种紫水鸡在这里成群结队,高贵的紫色羽毛和高傲的身姿,在芦苇丛中时隐时现。真是“人来鸟不惊”“相对两忘机”。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莲花山、象鼻山、覆钟山横列如屏。清风徐来,芦苇叶发出哗哗的响声,这就是天籁之音。</h1> <h5>摄影:王松</h5> <h1>  月夜荡舟湖上,湖水洁白如银,除了皎洁的月光还有一船的星辉。这时候,满身的疲惫早已随风而去,心灵也已经变得像湖水一样透明。看到高高的覆钟山,你会想:无论再高的房子都不可能比山高!再多的钱也没有人民银行的多! 仰望遥远的夜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系是仙女星系,约220万光年。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西湖只不过是一泓小小的水湾,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是匆匆过客。</h1> <h5>图片来源网络</h5> <h1>  俯视西湖,你会发现,湖水中央竟然也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太极八卦图,太极实际上就是无所不在的心灵世界。顺应自然法则即是智慧的生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h1> <h5>摄影:李四堂</h5> <h1>  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发现身边的美好,享受生命的美妙,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人生乐趣就无处不在。</h1> <h3>摄影:李四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