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清晨的一阵急雨,使初冬的浙江大学格外清新,我们沐浴着浓郁的学术气息,开启了岚山区中小学教干、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之旅。</b></h3> <h3><b>上午八点,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区教育局韩主任希望所有教干教师秉承<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9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在开学典礼上演讲时所问的两句话:第一,</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认真学习、观察、记录,学有所得,学有所获。</span></b></h3> <h3><b>上午我们主要聆听了孙元涛教授《教研文化变革与教师协同发展》的专题讲座。</b></h3> <h3><b>孙教授幽默风趣,亲和力强,他博闻广记,深入浅出,将教研文化的变革与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关系,通俗易懂地讲述出来,使大家形象地领悟到了教研工作的意义和价值。</b></h3> <h3><b>孙教授列举大量的研究案例,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到:有效教研与团队发展的关系,教研其实就是在平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的方式方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并希望每位教师在教研方面做一只“刺猬”,提高研究的专注力,在初建课、重建课、重构课等不同模式的课堂教学打磨中,加强教研工作的深度化与日常化。</b></h3> <h3><b>最后,孙教授以马丁·布伯的话深切勉励大家:一个孩子抓住你的手,你必须对他的触摸负责;一群人向你走来,你必须对他们的需要负责…</b></h3><h3><b>作为教师,我们工作的神圣性在于,我们在每一个经过我们的人的生命深处,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b></h3> <h3><b>下午两点整,何珊云博士为我们带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专题讲座。</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何博士优雅知性,高屋建瓴,专业造诣极高,她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讲授。</b></h3> <h3><b>首先,何博士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核心素养的研究谈起,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通过十二个字体现出来:关键技能、必备品格、价值观念。</b></h3> <h3><b>然后,何博士从核心素养的校本化生动描述了学校愿景与培养目标的问题,指出富有教育情怀、清晰、可操作、可评价的愿景与培养目标让人一目了然,倍感亲切。</b></h3> <h3><b>何博士又以她的教育实践——“战国四公子”、“百万立方”等研究活动为例,讲授核心素养的学科化、课程化。</b></h3> <h3><b>在讲授过程中,何博士有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与在座的听讲者热情互动,报告厅里笑声、掌声不断,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大家对于艰涩难懂的理论学习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与热情。</b></h3> <h3><b>第一天的培训学习紧张又充实,两位教授的学识与智慧让我深感“年与时驰”的惶恐,却又坚定了“学无止境”的信念。<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span>我相信此番的浙大学习必不会虚行,期待接下来的每一个学习之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