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许昌市委 许昌市人民政府印发<许昌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和《中共许昌市委办公室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经许昌市教育局党组研究决定,12月3日——12月7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h3> <h3>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培训任务,使培训效益最大化,12月2日晚,许昌市教育局师训科的于东恩科长和许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黄民安主任组织召开本次培训班的班委会。黄主任首先介绍了班委的组成、分工及分组情况,并针对本次研修学习提示了具体要求。接着于科长,围绕“从严要求、落实责任、确保质量”三个方面,强调了本次培训的特殊性、重要性、实效性。最后班长张玉枝老师代表全体班委向领导表示,绝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安心、静心学习,保证顺利完本次培训学习。</h3> <h3> 12月3日上午8时30分,河南省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浙江省师范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吴樟兴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中心杨光伟主任、许昌市教育局师训科的于东恩科长和许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黄民安主任。本次开班仪式由杨光伟主任主持,许昌市第一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及县区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等9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h3> <h3> 开班仪式上,吴樟兴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并对浙江师范大学的办学状况、师资队伍及承接国培情况,逐一进行介绍。浙师大每年承接四万余人的培训任务,足以彰显了浙师大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师资力量。</h3> <h3> 接着于科长结合许昌市基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工作,从“深刻认清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要锐意进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启动“三名”工作室及举办本次培训班的几多期许。于科长希望每位学员要带着主动意识、问题意识、需求意识参加本次学习,同时要求大家争当名家、争做大家、追求卓越、争做卓越。</h3> <h3> 杨光伟主任结合浙江省的教育改革状况,激励每位工作室主持人要发挥敢为人先、先走一步、步步领先的示范引领作用。</h3> <h3> 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蔡水英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感谢教育局搭建的成长舞台、学习平台,每位工作室的主持人定会不辱使命、抱团成长,为许昌的教育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h3> <h3> 人类社会进入到智能生活时代,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对教育影响,开班仪式结束后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创新创造教育中心负责人、浙江省普高教育段名师工作站站长、中国智慧工程学会高校教师培训特聘专家、”浙江教师教育网“首席专家阮高峰老师,就“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专题培训。</h3> <h3> 进入智能时代,技术在其他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几年,在我国教育行业的技术装备虽然已经领先很多发达国家,但教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却是最落后。接着阮老师从资源收集与处理,给大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h3> <h3> 通过观看阮老师对“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袋鼠、浏览器插件、冰点下载器、有道云笔记、视频(图片)水印处理、PPT演示技巧”等技术的熟练操作,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发展之快、对教学作用之大,同时也深感对技术手段掌握的欠缺。</h3> <h3> 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快节奏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超前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加快教育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期许。</h3> <h3> 阮老师凭着自己对教育技术的执着,通过自己在智慧教育方面做出卓越成效,诠释了智能时代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资质。</h3> <h3> 3日下午,国内知名教育学者、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核心阅读工程首席导师,来自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的闫学校长,结合自己27年漫长的工作经历给大家解读了“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h3> <h3> 闫老师“折腾”的工作经历(骨干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校长),形象地诠释“好老师”的五个特质:一、你是否把教师这个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一个职业?二、你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至少沉潜数年,打造自己的专属教育品牌?三、你是否能够不断突破自我,不停地去拓展新的发展疆域?四、你是否能够拥有自觉意识,主动出击,不断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给自己创造机会?五、你是否能够拥有博大的视野、胸怀和格局,将心神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上?</h3> <h3> 闫校长还告诉我们,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终决定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完善知识结构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基本的读书方向。</h3> <h3> 纵观闫校长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就是永不停息的勤奋史。</h3> <h3> 阅读,远方的光亮;写作,向上的天梯;改变,勇敢的跨越。“阅读、写作、改变”是闫校长成功的秘诀,而“阅读”则是闫校长成名的法宝。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作为许昌教育的领头雁,我们应该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h3> <h3> 一次遇见,一本书、一个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育师的建议》,让闫校长看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师,她第一次发现教育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融入ー个人的生命,她第一次意识到做教师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h3> <h3> 通过阅读找到发展短板,通过阅读找到发展方向;通过阅读积淀智慧,通过阅读完善人生阅历。闫校长的阅读史告诉我们,非经典不读,要有坡度的阅读。只有这样,阅读才能铸就梦想,阅读才会成就幸福。</h3> <h3> 学员们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得到专家的好评。学员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问题意识、需求意识,是对本次培训效果的最好写照。</h3> <h3> 从阮高峰和闫学两位专家身上,我们明白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该具备资质,抬头看看教育的期许,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适时把控教育发展方向,满足未来教育期许,满足专业发展期许,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期许。仰望教育星空,勇担教育使命,这是每位许昌“三名”工作室主持人的心声。</h3> <h3>编辑:王菊芬</h3><h3>图片:杨晓辉</h3><h3>审核:于东恩 黄民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