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和师德重构

风随心动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专题讲座</h3> <h3>今天的讲座从五个纬度来解读“德育的创新”</h3> <h3>德育工作的三个需要:国家、教师、学生</h3><h3>1、,首要任务是学生</h3><h3>学生的品格发展才能真正满足国家发展,所以必须通过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新思路来完成国家的发展</h3><h3>2、德育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是为了教师自身成长,换言之,你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你必须是重视德育的教师。教师不能仅重视教学</h3><h3>3、最后的目标是国家的发展</h3><h3><br></h3> <h3>德育是为了解决学生成长的困惑。</h3><h3>案例1:2017年马里兰大学中国毕业生的演讲</h3><h3>(学生在演讲中先夸奖美国的自由与环境,进而攻击本国的自由,当场引起了中国大学生的不满与抗议。传到中国后,全国学生愤怒)</h3><h3>问:学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品德(就连美国人也不会欢迎他、尊敬他)「孩子最后认错了」</h3><h3>思考:当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们的学业的时候,我们缺失了什么?(品格 人格)</h3><h3>案例2:2008年的中西舆论对抗(拉萨动乱被平息 汶川地震 奥运会)</h3><h3> 西方媒体:奥运会还没开幕,西方总导演先撤了,用这样的方式对抗中国;地震后西方媒体攻击中国,但中国胜利了,谁打败了他们“网友”--封杀!封杀!封杀!</h3><h3> 中国人的民族性不可辱!中国的舆论站胜利了?</h3><h3>思考:这些网友是谁?-精英与普通人 </h3><h3> 可见中国的德育总体是成功的</h3><h3>德育到底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学业以外的问题</h3><h3> 那么到底怎么进行德育工作呢?了解、针对、解决</h3><h3><br></h3> <h3>想学、治学、乐学、会学</h3><h3>学习等于智力加动力(学习中也需要德育)</h3><h3>德育既体现在学习中也体现在学习外(做人)</h3> <h3>1、解决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h3><h3><br></h3> <h3>学习能力三要素:自理能力 认知能力 学习品质</h3><h3> 思考:三要素哪个最重要?当然是学习品质</h3><h3> 建议一:狠抓学习品质:进取心 静心 细心 专心 虚心 恒心</h3><h3>作业:唐山迁西县XX校学生优良学习品质培养计划</h3><h3>操作指导:</h3><h3>一、征询调研</h3><h3>1.给家长发函,调研需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学习品质(在群里 共性)</h3><h3>2.让孩子们自己提(自我教育 班外展示)</h3><h3>3.学科组调研</h3><h3>4.学校综合上面三方面的意见,形成规范,形成校本规范</h3><h3>5.打印出来,粘贴出来,校本表达.学生、家长、教师读,形成特征,形成校本特征</h3><h3>二、制度化</h3><h3>1.作为评价标准评优秀</h3><h3>2.所有教研组定期研究,怎样帮助孩子形成优良品质的</h3> <h3>案例:</h3><h3> 作文最难的是:境界 境界决定立意 立意决定选材 然后才是选材</h3> <h3>记住:德育也是教师成长的平台</h3><h3><br></h3><h3>案例:</h3><h3>思考:任课教师上好课需要哪些重要条件?</h3><h3> 答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这是第一要务 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h3><h3>案例2: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什么?</h3><h3>建议:教师的德育意识自觉</h3><h3> </h3> <h3>什么叫教师的德育意识自觉</h3><h3>案例:一男生告状,教师未调查就责骂被告者</h3><h3> 反思:这个教师没有德育意识 </h3><h3> 教师不应该欣赏告状的学生(小人)德育</h3><h3> 家长做法:远离小人 当场揭露真相</h3><h3>建议:抓教学高手与德育高手相结合的教师发展计划</h3><h3>(不谈专业发展,这只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外部推动,我们提倡自主发展 职业发展)</h3><h3> 例如:评优秀时,不仅谈如何抓成绩,更要谈如何做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教学与德育一起抓,真正做到全员育人</h3><h3><br></h3><h3> </h3> <h3>德育是国家利益的需要</h3> <h3>德育目标的层次:</h3><h3>基本目标-文明礼仪 遵守纪律 遵守规范</h3><h3>创新目标-(科技创新是软肋)</h3><h3> 我们的德育不仅重视基本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品格。</h3><h3>建议三:抓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h3> <h3>问:电脑黑客是创新人才吗?</h3><h3>答:不是!坚决不是 他是程序的发明者</h3><h3>记住:创新一定需要发明,但不是所有的发明都是创新。创新是有价值标准的,创新是积极的,有益的改变</h3><h3>例如:科技创新作品一定要有利于国家发展 环境改善 人民的生活</h3><h3>建议四:创新素养丛娃娃抓起</h3> <h3>新概念</h3><h3>二元动力:兴趣与责任感</h3><h3>兴趣的由来--人对艰苦的事情有兴趣不太可能,天上者有,但少而又少。兴趣与德育有关</h3> <h3>亲身经历:没上过高中,英语只认识26个字母,和时代特点的两句话,但自学考大学,大学成绩科科优秀,自己废寝忘食,学习不辍,由于岁数大,带领全班努力奋进,乃至整个班级学习优秀。</h3><h3>成就意识:50--53成就 进步就是成就,进步得到奖励就有兴趣</h3><h3>建议六:做一个做善于接近学生的老师的推进计划</h3><h3>操作:</h3><h3>1、让老师记录自己是怎么接近学生的,小结</h3> <h3>案例1:一个四川本科生,家庭贫困但很优秀,看到了年轻的自己,读双学位,打工、党支部书记;询问抱负-用法律维护穷人的利益(不会成为好法官),推荐读研究生;第二个愿望在大城市买房子给父母住,第三个愿望供妹妹上学---送钱上学</h3><h3>问:这个学生的学习动力--责任意识</h3><h3>案例2:优秀学生的共同特征:表象学习刻苦认真,内心深处有责任意识;差生共同特征:责任意识的缺失。</h3><h3>思考:基于这一点,学校应该怎么做?(帮差先帮责任意识的提高)</h3><h3> 行动:班级义卖 责任意识培养 全体动脑筋 义卖一周 每天公布营业收入 竞争 培养学生未来的创业能力、市场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h3><h3> 思考:怎么培养?关键:化德育于无形的活动之中</h3> <h3>怎么培养?</h3><h3>一、生生互动,示范引领</h3><h3>例如:责任意识标兵评选</h3><h3> 操作:1.发文2.提出要求3.班级学生自主提名,并说明理由4.年级大会,推荐人说明理由,5.校级责任意识标兵</h3><h3> 分析:提名过程是对评选要求的再认识过程</h3><h3> 表述过程是再理解的过程</h3><h3> 投票过程是对责任意识的判断过程</h3><h3> 亲子互动(校园网上开设家长寄语平台 我的回声)</h3><h3> 校社互动(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 )</h3><h3> 思考:如何处理调查报考?</h3><h3> 1.班级校级交流评选,交流学习</h3><h3> 2.装订成册 存放在图书馆里 这对学生有终身影响</h3> <h3>什么是创新精神?</h3><h3>1.理性的批判精神 (批判不等于创新)这是创新精神的核心</h3><h3>创新精神培养的“三部曲”</h3><h3>质疑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h3><h3>理由 能陈述理由</h3><h3>建议</h3><h3>案例:学做“布贴画”</h3><h3> 1.好 有没有不够好</h3><h3> 2.为什么不够好</h3><h3> 3.把不够好的地方改一下</h3><h3>重要观点:不是高不可攀</h3><h3> 不单指做科研</h3><h3> </h3><h3><br></h3> <h3>第一条尤其重要:进取心和奋斗精神</h3><h3> (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了两点,遗憾,希望有机会再聆听大师的讲座)</h3> <h3>文教授的七条建议:</h3><h3>一、优良学习品质的校本化研究</h3><h3>二、教师的德育意识自觉的培养</h3><h3>三、抓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h3><h3>四、创新素养从娃娃抓起</h3><h3>五、学习兴趣培养中的德育(课题)建议:环境 班级环境 (抓学习上的领头羊的培养 注意:学习尖子不一定就是领头羊)</h3><h3>六:做一个最善于接近学生的老师的推进计划</h3><h3>七:化德育于无形的活动之中</h3> <h3>借用他人之言,送给尊敬的文教授:</h3><h3> 在亿万年的时光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在众生芸芸的红尘人海中际会于此地此处,无论男女长幼,无论贫富美丑,这一段尘缘足堪珍惜。 ——林清玄</h3> <h3>  </h3><h3>今天聆听了文教授个关于《德育创新和师德重构》的专题讲座,让我感到文教授是一个真心做教育的好老师,是一个有思想的、睿智的男神级的教授。他思想前瞻、占位高远、视野开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人觉得受益良多,耳目一新,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h3><h3> 文教授从俩个维度多个方面给我们娓娓道来,讲座开门见山,直击我们所关心的德育创新的主题,从德育的理念、目标、原则、方法策略五方面给我们做了具体的指引,并且为我们迁西校长提供了七条“私人订制”的德育工作的建议,句句珍言。文教授的讲座犹如一盏明灯,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感谢文教授精彩地讲座!</h3><h3> 别忘记:<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德育创新迫在眉睫!</span></h3><h3> </h3><h3> To be No.1</h3>

德育

学生

创新

学习

教师

责任意识

培养

德育工作

案例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