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读后感

枫叶

<h3>  《一封家书》的读后感</h3><h3> 最近,我读了一封触动我灵魂的家书。信中感人肺腑的含泪字句,句句戳心,看完无法自拔地陷入了角色之中,使我过目不忘。</h3><h3> 写信人叫小伟,出身卑微。他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在爸爸含辛茹苦地哺育下,通过自己的拼搏,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夜深人静,伴着树影婆娑的晚风,他给远在穷山僻壤的父亲了写了一封血与泪的家书。这封信没有丰富的词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始终围绕着一个时刻都面临倒塌的破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父母的形象:</h3><h3> "爸爸,在这个贫寒的家里,您是最苦最苦的那个,妈妈痴呆,您腿有残疾。在我和妹妹出生后,您不得不又当爹又当妈,您一个人张罗八亩地,您一个人收种,我们兄妹俩的生活费全靠您挤牙缝供给。您就像一头超重的老牛,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只知负重前行,从未想过喘息片刻。苦命的爸爸呀,您就是在这样的滋味中走过来的呀!"</h3><h3>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天下父母莫不如此。不错,为了儿女谁不是竭尽所能,不计回报呢?我要说的是在熊孩子比比皆是的今天,有多少孩子能理解父母的初心?父母提供的条件越好,孩子享福越大,就越是吃不了苦。小伟的话让人泪奔: "苦难使人坚强,不幸催人奋进。从某中意义上讲,我们家的苦日子所带给我的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它不仅练就了我一副结实的身板,而且砥砺了我的意志,磨练了我不服输的性格。那些在糖水里泡大的孩子与我比起来也算是一个损失……" </h3><h3> 我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情感类节目的一幕 : 一对小夫妻,在大城市住着父母卖掉房子付了首付的大房子里,竟然因为老人拾破烂丢了他们的人而大动肝火,对父母恶言相加。这是个多么明显的对比和反差啊!!小伟在信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处处表露出对父母挚爱的感恩。自身修养远远高于同龄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改变贫穷的决心都充分表现出他的良好素质,非常难得可贵,令人赞叹不已。他在信中说:"清华校园人才济济,不管你来自哪里,在知识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一个怎样的显赫的家庭,也不在于他有重权在握的父亲,而在于他今天拥有多少知识,明天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我要用最佳精神,创造最佳成绩……" </h3><h3> 这是一个渴望知识的男儿。有的孩子考上大学不再追求上进,一时间攀比成风,比阔、比权、比你爹是不是李刚。家长的贫富、权利、地位的落差直接在孩子的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是个学习的地方,本来应该</h3>

父母

一封

家书

读后感

孩子

知识

最苦

一个

爸爸

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