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剧唐璜里静不下来的心】

花父

<h3>  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夜晚灯火辉煌,川流不息的人流涌入歌剧厅。这是一个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剧院,如同大剧院本身的庞大,体现了一个大国地大物博应有的风范。</h3> <h3>  一个歌剧演员,要想在这样一座剧院中,不带任何扩音,而且还有一个编制庞大的乐队演奏 把自己的声音送给坐在剧院各个角落的听众,你必须有歌唱的技术。这才是真正的歌剧艺术所要求的声音。也是听众听到的最美的歌唱。但观众也必须配合的安静。</h3> <h3>  之所以没想到的是“唐璜”歌剧会有这么多观众,五场歌剧演出场场爆满,最后一票难求。给人的错觉是歌剧的春天在严寒的北京提前降临了。</h3> <h3>  文化中心的北京名不虚传,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的艺术形式上演,有时还是同时在各个厅上演。音乐艺术蓬勃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们生活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欣赏歌剧和音乐及其它戏剧忙于生计饿着肚子肯定不可能,只有酒足饭饱才会有闲情逸致 才能听的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一部歌剧,而且都不是自己民族音乐,故事和语言。</h3> <h3>  置身于这样一种池座爆满的温暖中,突然间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这个时代的发展真的不是为你的意志为转移。在欧洲歌剧走入低谷不太景气的时刻,难道中国真的扛起了世界歌剧的大旗?因为歌剧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听众。</h3> <h3>  歌剧序曲响起的瞬间,窃窃私语的观众马上安静了下来,不愧是首都。人们在音乐中遐想,思绪在音乐中翻腾。大幕升起后眼睛顾不暇接的看字幕,看表演,听歌唱,欣赏歌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因为她传说中的高雅给了不知真相的神秘。探索人类的真伪是每个人的自觉行为。</h3> <h3>  我真的非常感动,有这么多人喜欢歌剧,热爱音乐,而且那么懂音乐。他们在音乐的起伏剧情的变化中享受歌剧艺术带来的美感,他们在剧情的带动下会会意的笑出声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音乐热烈奔放他们很开心 ,甚至喜笑颜开。但音乐安静下来的时候,有些观众就显得不安甚至于急躁。</h3> <h3>尤其是在剧中最美的弱音最能表现演员功底的大段咏叹调中,有些观众突然间就会窃窃私语的此起彼伏。每当最美的音乐出现,最安静的瞬间,他们都会表现同样的行为。一些观众不懂怎么欣赏歌剧。</h3> <h3>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依然延续并习惯了大喊大叫的声音环境和习惯,就像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这是一个喜欢热闹,热情奔放的人群,一个无时无刻充满激情无法安静下来的心。她不能在孤独中成长,需要的是人声鼎沸的一拥而上。我们的审美建立在共和国之后的革命情怀里,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在逐步的改善的时代。</h3> <h3>  关键还是我们的审美意识,观念的不同和对音乐的误会。这方面大剧院还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做更多的引导,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普及音乐任重道远。</h3> <h3>  还有个别人在最美的段落中,趾高气扬迈着带有响声的步伐欣然退场。歌剧事业这个外来的文化任重道远。我没有指责他们的意思,我只是说现象,他们买票就有选择看与不看的权利。普及工作应该高于我们对歌剧本身的宣传,让听众懂得如何享受而不是单单看个热闹。</h3> <h3>  歌剧“唐璜”在场场爆满的演出中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的是欣喜,是思考,还有担忧。引进观众走进剧场我们做到了,如何让每一位观众得到音乐艺术的真正享受,接连不断的走进剧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祝贺“唐璜”的成功!向唐璜剧组的每一位演职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