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夏商周以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替不断,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font></b><br></h3> <h3><b><font color="#010101">想要把我们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承起来,翻拍成影视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再加上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剧又有着极大的热爱,因此,每年都会涌现出不少规模宏大制作精良的优秀影视作品。如《汉武大帝》,该剧在力求正确把握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采用了新古典主义的写实手法,即:用最现代的技法来处理故事情节及结构,线性叙事,强调节奏和速度;大量使用现代语言,尽量准确而有限地使用文言和古典语汇,力求使现代人在感观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代社会。观众们看起来也是欲罢不能,很有代入感,取得了收视长虹。</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与此同时,有的历史剧却光怪陆离,戏说甚至偏离历史,单纯只为了收视率,和历史真相有诸多不符。</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和关注,那么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很少有人会停下来去拜读一本历史巨作,就更不要说走进史料馆去查阅历史知识了,那么通过电视剧获取知识成为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形式,这种情况下历史剧的错误就很容易影响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认知。</b></font></h3> <h3><b><font color="#ff8a00"> 今年暑假热播的两部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讲的都是乾隆年间的各种宫斗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同一个人的一生。两部剧我都看过,并加以研究。《延禧攻略》剧情紧凑,扣人心弦,大部分事件高度还原了历史,尊重历史;而《如懿传》,却与历史原貌不很符合。</font></b></h3> <h3><font color="#ff8a00"><b> 历史上乾隆皇帝最爱的是温婉大气的富察皇后,甚至在她殁后还给她写了九首诗以纪念她,富察皇后就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延禧》电视剧也将这段美好的故事描写得细致入微、令人感叹。</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剧中令妃也是节节高升,最终成为了辅佐乾隆盛世的皇贵妃,直至后来成为孝仪纯皇后。</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而在《如懿传》小说中,温婉贤良的富察皇后和令妃都成了反派,最终的结果都是被皇帝厌弃。《如懿传》中的令妃还没有当上皇贵妃就被皇帝赐死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而历史上真正被厌弃的继皇后乌拉那拉·如懿在《如懿传》中却成为乾隆的真爱。历史上继皇后因自己不被乾隆宠爱而忌恨乾隆,嫉妒皇上的其他宠妃(尤其是令妃魏佳氏),南巡断发(满人除非国丧不可断发,此举是在诅咒皇帝和太后)更是犯了大不敬,晚年待遇像被打入冷宫一样悲惨,被收回皇后的封号,甚至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 我找了二月河的《乾隆皇帝》做对比,第二册《夕照空山》、第三册《日落长河》、第四册《天步艰难》中都有关于富察皇后的描写。小说中都把她描写得温婉雅致、端庄贤淑,与《延禧》刻画的人物形象一致。二月河的书中也有提到乌拉那拉氏成为皇后,但通过为数不多的描写看出,乾隆与继皇后相处得并不融洽。历史真正印证了这一点。</b></font></h3> <h3><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两部电视剧对比,《延禧》大部分还原了历史。《如懿传》也很出色,但是有些情节不符合历史原貌,甚至偏离了历史的航向。所以,《延禧》的呼声远远高于《如懿传》。</b><br></h3> <h3><b><font color="#ed2308"> 说到另一部电影,是2015年由成龙主演的贺岁片《天将雄师》。这部电影也与历史相悖。</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 《天将雄师》作为2015年的贺岁档,还特别又在片头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句“根据历史事实改编”,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明眼人都明白,整部影片就是要为我们官方在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文艺领域做一个历史注脚。本想慕古追远,表现古丝路上各国各族人民共生共荣的传统友谊,但由于选材不当加之历史知识的缺乏,反而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是虚构历史的泥潭,让丝绸之路战略反受人诟病。</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首先是影片反复碎碎念的“西域三十六国”,若我是导演,要把该片打造成一部“献礼”之作,我一定绝口不提所谓“三十六国”,因为汉代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在地理上是指最狭义的“西域”,即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的范围,这三十六国的疆域大致属于今天的新疆地区,以今视古的话,压根儿属于中国的“内政”,根本谈不上“国际友好交往”的问题。</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再看罗马那一头,更是叫人未语泪双流。公元前36年,罗马还是共和国,哪里来的罗马帝国,又哪里来的什么罗马王子啊。二位“王子”的父亲克拉苏倒是历史上真有其人,可是他也从未做过罗马帝国的皇帝,只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前三头同盟之一,前53年,他发动帕提亚战争,入侵安息帝国,战死疆场,如何还能与安息女王签订什么和平条约呢?</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历史本身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司马迁的《史记》里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对话,也不是太史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但史家要有起码的史才、史观和史识,对于已经证实的史实要有充分的尊重,对于史料阙如的问题要有明智的判断,可以合理想象但不能胡编乱造、颠倒是非,更不能移花接木、胡搅蛮缠。</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 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可以适当发挥想象力,让剧情变得更生动。但是它的基础是:不能偏离历史的航向,要尽可能大部分还原历史原貌。历史是一片大海,是基于人们改编影视作品的基础。历史剧总体上要与历史相符,要尊重历史,而不是大相径庭。好的历史影视作品必然是乘着历史的小舟,而不是在暴风巨浪中偏离了历史的航向。有常识的人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对于有些知识欠缺的人们来说,偏离历史的影视作品就是在误导他们,是让他们在错误的情节中耳濡目染,最终对历史形成一个错误的理解。这样下去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无穷后患,将不知中国历史为何物!</b></font></h3> <h3></h3><h1></h1><h3><font color="#010101"><b> 最为可悲的是,这样胡编乱造的东西非但没有得到观众的鄙弃,还相当受欢迎,这样的滥片每次出来都会受到热捧,人们都会津津有味地议论着剧中的人物和剧情,这样长期下去,我们谁还会在意真实的历史?观众的脑子里一想到某个年代,都会自然而然地条件反射到那些电视剧情里,以为历史就是那个样子的,以为历史上的那些事件也是那样子的! </b></font><a href="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6130027.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a></h3><h3><a href="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6130027.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影视剪辑】影视剧娱乐盘点向之剧集内容与历史或原著事实不符的情节大盘点</a><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 <h3> <b style="color: rgb(1, 1, 1);">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不仅是对自己还有对社会负责,现在青少年喜欢看小说、看电视剧,沉迷其中的剧情,我们不因势利导,会让年轻一代混淆历史! </b></h3> <h3></h3><h1><a href="http://video.sina.cn/news/i/2017-03-11/detail-ifychhus0631298.d.html?from=wap"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陈道明:我不拍抗日“神剧”和伪历史剧</a></h1> <h3><font color="#010101"><b> 所以我的观点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以历史为依据。这样,就会多一份对历史的正确演绎,广大青少年通过解读历史剧,就会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传承。历史剧尊重历史更能赢得观众!</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