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南疆行之四 风景名胜》</h3><h3><br></h3><h3> 这次南疆行还游览了:博湖县的“博斯腾湖”、库尔勒市的“孔雀河”、巴楚县的“红海景区”、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县的“天山神秘大峡谷”。</h3><h3> </h3><h3> 最后面,还有个小花絮。</h3><h3> </h3> <h3>一、博湖县 博斯腾湖</h3><h3>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湖,意为"绿洲";蒙古语称博斯腾淖尔,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该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h3><h3> 该湖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h3><h3> 该湿地公园总面积1573.71平方公里,占博湖县总面积的41.31%,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h3><h3> 该湖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环湖芦苇面积60万亩,芦苇年储量20多万吨。</h3><h3> 该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h3><h3> 该湖还有我国最大的野生睡莲群,有“莲海世界”美称。</h3><h3><br></h3><h3> 我们是下午五点四十分进的景区,游览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出来了。</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进景区大门。</h3><h3> 这个季节,莲花没有了,有的只是芦苇。</h3> <h3> </h3> <h3> 没有莲花,莲花的标志拍下来,也算是对其“全国最大的野生莲花群“的念想吧。</h3> <h3> 湖边有一瞭望塔,我上去了,那哥仨儿嫌累,不上去。</h3><h3> 拍了几张俯瞰的片子。</h3> <h3> 没有乘船进湖,也没有时间再往里面走,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我们蹭了个边边,就出来了。</h3> <h3>二、库尔勒 孔雀河</h3><h3> 孔雀河亦称饮马河,传说东汉班超曾饮马于此,故称。</h3><h3> 孔雀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其唯一源头来自我们下午游览的博斯腾湖,从湖的西部溢出,流经库尔勒市、尉犁县,注入罗布泊。后因农业发展,在流经大西海子水库之后便季节性断流了。</h3><h3> 孔雀河穿库尔勒市而过,是库尔勒市最美的风景(在新疆,象库尔勒一样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多少年来,人们常年在河边洗羊皮,孔雀河成了臭羊皮河。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库尔勒市开始着手建设孔雀河风景旅游带。总投资6.5亿元,------,利用孔雀河穿城而过的优势建设了孔雀河风景旅游带工程。</h3><h3><br></h3><h3> 遗憾的是,我们紧赶慢赶,赶到河边,天色已晚,也不知孔雀河哪一段最美,抓紧拍了几张照片,就算是游览了孔雀河的夜景。</h3> <h3> 第二天早起,又赶到孔雀河边,拍了张早晨的孔雀河。</h3> <h3>三、巴楚县 红海景区</h3><h3> 红海景区除了胡杨林自然景观(在第一集已有介绍)大美壮观之外,历史人文景观也底蕴深厚。巴楚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邦绿洲,它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三岔口,一头连着中原长安,一头连着喀什噶尔,一头连着于阗。</h3><h3> 我们一进景区的大门,就是一个人造的丝绸古道驿站,有雕塑,有实物,还有表演的居民,让你领略一下异域之风情。</h3><h3><br></h3><h3><br></h3> <h3> 驿站</h3> <h3> 雕塑</h3> <h3> 真人演绎</h3><h3><br></h3> <h3> 赵老过去合影。</h3> <h3> 接送车的司机</h3> <h3> 通关查验处</h3><h3> 早上进景区,都要在这里由打扮成古代士兵的工作人员查验门票。我们出景区时,已经没有游客进来了,大家累了,歇一歇脚。</h3> <h3> 一张特殊的门票</h3><h3> 这是一张红海景区的门票,进门的时候,要在“通关查验处”检票,并盖上“通关文牒”,留作纪念。</h3><h3> 我们四个老头属于免票的,也就没有这个留念的门票了。这是借用买票的旅友门票拍了一张,也是个纪念。</h3> <h3> 出景区。</h3> <h3></h3><h3>四、拜城县 克孜尔千佛洞 </h3><h3>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东南60公里处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 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 70公里。 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1.7公里。目前已发现的洞窟总数为349个,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其中的洞窟形制较为完整、壁画遗存较多的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h3><h3> 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是“红色”的意思[1]。克孜尔石窟有“中国第二敦煌”之美称,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于公元 3世纪,衰落于公元9世纪,主要表现的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的佛教思想。</h3><h3> 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遗址,在世界范围内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尤其是壁画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成为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佛教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更是佛教艺术承前启后的摇篮。</h3><h3><br></h3> <h3></h3><h3> 现今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但只有谷西区开放,有80多个石窟。而现在开放的石窟只有八个,都在高台上。</h3><h3></h3><h3><br></h3> <h3> 鸠摩罗什铜像</h3><h3> 鸠摩罗什大师古龟兹人,从9岁起学习佛法,最终成为西域得道的高僧,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鸠摩罗什大师于公元413年死于长安,在中国有弟子5000,译经74部384卷,是中国古代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另外二位就是玄奘,真谛大师。1994年,是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50年,雕像也开光完毕,正式地与大家见面了。</h3><h3> </h3> <h3> 石窟都在高台之上。走老、赵老、吴老三位嫌高,不上去了(他们都是免票呀)。我和同行的三位女士上去参观(三位女士是半票)。</h3><h3> 女士吃力地爬上台阶。我们向工作人员(一位热心的小姑娘)提出:只看最好的两个典型的石窟就可以了。于是,我们先后参观了:17号、8号、12号共三个洞。都是有壁画存下来较多的窟室,也是较大的窟室。</h3><h3> </h3> <h3> 带相机只可以拍照外面,不可带入石窟区(要在下面存起来),展区内(石窟内)可以用手机拍摄,只要不打闪光。</h3><h3><br></h3> <h3></h3><h3> 中心柱式石窟</h3> 8号、12号两个洞室是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但是空的,被盗走了),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我们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画像有残缺,颜色很鲜艳。 <h3> </h3> <h3></h3><h3>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古龟兹国画师们的宏篇巨作,主要记录着大约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新疆地区历史现实生活的图景,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等情况,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h3><h3> </h3> <h3> 克孜尔千佛洞集中了最多的佛教本生故事和姻缘故事,每个菱形格就是一个佛教故事体现了佛教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是研究佛教历史不可多得的信息源。洞室中已经绘有姿态飘逸的飞天形象,而据介绍,飞天手听这把王弦曲琵琶,是从波斯传入,又传到唐朝都城长安,然后传到日本,目前世上仅存的唯一实物琴在日本被当作国宝。壁画中佛像线条圆润,表情生动,从衣饰徒刑上明显可以看出受印度画风的影响,形成了龟兹壁画的风格,壁画无论从造型上还是用色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h3><h3> 在克孜尔千佛洞中壁画中同样可以看出龟兹石国当时多民族、多人种的生产生活状态,专家认为,正是由于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地区的碰撞融合,才使壁画的艺术水平达到如此灿烂的境界。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都对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h3><h3><br></h3> <h3> 为了赶往下一个景点,急急忙忙,看完并拍了几张片子,下台阶,回。</h3><h3> 那位小姑娘很好,讲礼貌、照顾我们的速度,不断地提醒我们,并指给我们一条缓坡下台阶的路。</h3> <h3>五、库车 天山神秘大峡谷(库车大峡谷)</h3><h3> 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新疆库车县(古称龟兹)城北64公里,天山南麓群山环抱中,集人间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蕴万古之灵气,融神、奇、险、雄、古、幽为一体。景异物奇,令人神往。</h3><h3> 峡谷区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组成峡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质沙岩构成,当地维吾尔语叫做"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h3><h3> 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状若"布达拉宫",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尤以谷口处的三座山体(乃头山、丽人山、佛面山)最为壮观。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极目远眺,色艳红天。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h3> <h3> 大峡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稍弯向东南,末端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全长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宽53米,最窄处0.4米,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谷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蕴其意。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泉水叮咚,鸟叫蝉鸣,寒暑不浸,游人称绝。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开口于库车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h3><h3> 更令人称奇的是,距谷口1400米深处,高约35米的崖壁上,有一始建于盛唐时期,壁画丹青的千佛洞遗址,就文字记载和绘画艺术而言,在古西域地区至今已发现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实属罕见。无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h3><h3> </h3><h3> 我们是从克孜尔千佛洞赶到这里来的(说是“赶”,实则是“磨”,在南疆永远是40-60的时速,不可以超速呀)。到这里已是16点40分了,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游览时间。</h3><h3> 抓紧时间,进峡谷。但终因时间已晚,进峡谷到一半多的时候,就没有阳光了,粗粗的领略了大峡谷的风光,很值得游览。</h3><h3><br></h3> <h3> 开口处。</h3><h3><br></h3> <h3> 热心的走老,总在帮他人拍照。</h3> <h3> 到这里就得返回了。下面没有光了。</h3><h3> 这时是17点40分,进峡谷一个小时。</h3> <h3> 这里真是我国罕见的自然风景奇观。</h3><h3> 阿艾石窟和玉女泉这两处典型的景观,因时间关系,没有去到。</h3><h3> 阿艾石窟:该石窟始建于公元8世纪距今1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面积为16平方米。石窟内除正壁中堂式壁画泥土点滴残缺外,左右侧佛像壁画面"十六观"均保存完好。</h3><h3> 玉女泉:在峡谷深处紧靠峰基一高约8米,宽4米山洞的圆形顶壁上,终年有泉水滴落。冬季滴水成冰,凝成一个上窄下宽、重约千斤、晶莹剔透的巨大冰柱,每年三四月间冰体渐溶,宛如体态多姿的少女,妙不可言。</h3><h3><br></h3><h3> 留些遗憾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