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神工妙笔—-尼亚加拉大瀑布

李振声

<h3>  尼亚加拉大瀑布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界,是尼亚加拉河中段的一部分。该河发源于北美著名的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上游海拔174米;末端流入海拔只有75米的安大略湖,中间仅100米的落差,使这条56公里长的河流水势喘急汹涌澎湃。该河流经的美加交界处有一段河床,由于亿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了一道深达五六十米的断层裂谷,滔滔河水流到这里,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悬崖失蹄栽了下去,成就了这无与伦比的千古奇观。</h3> <h3>  那天我们是从多伦多出发的,多伦多离大瀑布很近,不足一个小时就到达大瀑布城了。未见瀑布影,先闻咆哮声,那如天雷齐鸣、似百兽长啸的巨响,使我们感到了巨大的震撼。有点奇怪的是,下车第一眼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加拿大瀑布,而是美国瀑布。原来尼亚加拉河在美加交界稍前一点的地方,被一个叫做山羊的小岛分成了两股,一股大的流入加拿大,另一股小的流入了美国,两股激流在不同的地方跌入同一个断层裂谷,也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个瀑布。因为美方一侧的瀑布与我们下车的地方相对,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就是美国瀑布了。</h3> <h3>  两股瀑布的落差不大,美方一侧的50米,加方一侧的56米;但宽度不同,一个是305米(美),一个是675米(加);型状也有较大区别,前者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而后者则是有一定弧度的马蹄型,所以加大拿瀑布也叫“马蹄瀑布”。两挂瀑布相距不远,一挂精致,一挂大气。一挂透明,一股厚重。并驾齐驱,相映成辉。</h3> <h3>  转过一个弯道往前走不远,我们终于见到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了。远远看去,略带弧度的瀑布犹如猛虎下山,呼啸而下,水流瞬间跌落谷底,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一股巨大的水雾又腾空而起,似发怒的雄师,张牙舞爪地直扑天际。巧而美的是,在我们参观期间,一道彩虹挂上了天际,一头在美国,一头在加拿大,将分布两边的两挂瀑布连在一起。一个中国小朋友高兴地喊道:“爸爸妈妈抓紧时间,参观完这边我们过天桥,再到美国去看看!”话音未落,引起在场游客的一片笑声。</h3> <h3>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观看尼亚加拉大瀑布了,上一次是在1994年,那次我们乘坐电梯下到几十米深的隧道,是从地下向上观看瀑布的,与从上往下看相比,那种感觉不是震撼而是恐怖,用“不寒而栗”形容当时的心情,应该比较贴切。由于瀑布的遮盖,周围黑漆漆的一片,抬头看不到天空,巨大的水柱塌天似的狂泄而下,浪花扑在脸上刀割一样疼痛,更让你无法睁眼。在它面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那么无助,精神有点崩溃,因为感觉我马上就要被压扁、被撕碎、被击穿了。</h3> <h3>  导游给我们讲了前不久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个故事,有14个驴友来这里探险,他们不听劝阻执意要随瀑布漂流,以显示他们征服自然的壮举。征服的结果是5人当场丧命,其他人尽管侥幸生还,却伤痕累累从此谈“瀑”色变。</h3> <h3>  我为他们惋惜的同时有点搞不明白,人类明明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可为什么非要与大自然搏斗?14位勇士即使漂流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他们顺瀑而下不过几秒钟时间,而瀑布奔流不息已经傲然屹立了亿万年!联想到国内前些年有的地方围湖圈地、填海造田、毁草垦荒、砍林种粮,不止一次地宣布征服了自然,可是今天人们终于发现,这些“壮举”让人类失去的远大于得到的,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大自然的庇护与恩泽。</h3> <h3>  从尼亚加拉瀑布归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大感受是我更加崇拜和敬畏自然。我势单力薄,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做的很少,但可以用我手中的笔鼓与呼,呼吁大家与自然相向而行,和睦共处。</h3> <h3>  作者李振声,山东莱州人,退休前供职于山东省财政厅,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著有《高原情未了》、《匆匆美加行》、《故乡恋》等散文集。</h3><h3> 2018年12月</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