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怀念

桔梗 27865867

<h1><b><u>监利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南临长江,北襟襄水,东邻洪湖, 西接江陵、石首。与湖南岳阳市隔江相望。县府驻容城镇,监利县总面积350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居荆州各市县区之首。监利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且是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因兼收鱼盐之利而得名。</u></b></h1><p><br></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8年12月22日冬至那天,我们坐着华师一附中送下乡知青的大船,离开武汉来到监利县,龚场区,秦场公社,明星大队插队,接受着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礼和苦难磨练。</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乡亲们教会了我们插秧割麦,车水挑肥,烧火做饭。夜间,在如豆的油灯下写日记,看书,唱老歌。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艰难涅槃。</p><p class="ql-block"> 知青情,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舍的情怀。一别50年,如今携儿孙回乡探亲。 2018.12.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离汉那天因传达毛主席指示,轮船晚点开船。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一队知青胡华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2日东方红207号轮,10时30分开船,驶向监利城关!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长达19个月的插队生活!彻底载入我个人记忆的史册!</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三队知青陈建军 </p><p class="ql-block"> 明星六队知青黄解明 </p> <p class="ql-block">  走高速公路到监利新沟,再转省道达龚场镇一明星村。</p><p class="ql-block"> 当年坐船走水路,走了好久好久才到监利城关。一群华师一附中的学生开始了上山下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偶尔想起那里的土地和人们,当年的路和歌……</p><p class="ql-block">冬至码头气笛响,东方红号正启航。</p><p class="ql-block">青春岁月风华梦,投笔从农别故乡。</p><p class="ql-block">江鸥逐浪送学子,监利敞怀兴课堂。</p><p class="ql-block">知青插队"头威武",姐弟妹兄"哈来哒"。</p><p class="ql-block">严寒酷暑都不怕,五十年前你我他。 </p><p class="ql-block"> 一一监利县龚场区明星六队知青颜晓阳</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专门到区里请了摄影师为我们拍了一组劳动生活的片子。</p><p class="ql-block">墙上的大标语:</p><p class="ql-block">“有的私设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地下包工队。” </p><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p><p class="ql-block"> 珍贵的记忆,难得的影象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六队知青黄解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知青们魂牵梦萦的河。50年前,河水清澈,吃水洗衣皆用此水。夏季河边长满了青葱的芦苇,村民,知青常在此打刨泅,打鼓泅(游泳)。</p><p class="ql-block"> 叫人魂牵梦萦的那条小河连着你们和我们,撑着小船可直通周老嘴,秦场大队和明星大队是邻居。一一秦场知青柯汉琼</p> <h3>风谷子</h3> <p class="ql-block">  飞扬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了却了一桩念想。人都是这样,不论社会历史怎样变化,每个人最甜的总是青春年华!一一汪桥知青雷信群</p> <p class="ql-block">  18岁,汪洋恣肆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后来,后来这条河就没有了,我们的青春也消逝了。</p><p class="ql-block"> 岁月何曾可回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家,曾经,四个女孩儿的歌哭之地。</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木头,我们的门板和窗户全是村民挖的棺材板子做的!</p> <p class="ql-block">插秧,是我们做得非常好的农活。不用多大力气,那时我们的小腰也非常争气。就是水里的蚂蟥太吓人了,它吸了血,打掉了,叮过的地方一点也不疼,可血不停地流。</p> <p class="ql-block">  监利县,龚场区,秦场公社明星七队的四个女生。</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岁月,终身的情怀。 </p><p class="ql-block"> 一一新沟知青徐绪荣</p> <h3>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在我们下乡40周年时,我们还乡了。我们要寻找养育了我们的父老乡亲,寻找我们的青春的印记。</h3> <h3>2008年的我们都还年轻。</h3> <h3>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的明星七队。在金春姐的房前留影。那年她为孙子结婚出门操持去了,没能相会。</h3> <h3>秦场卫生院</h3> <h3>近乡情更怯</h3> <h3>岁月的馈赠,新宅与老宅间的小树已成林。</h3> <h3>我的明星七队!</h3> <h3>50年,明星村的三代房子。</h3> <h3>这是我房东的新家。我曾住过的黑色布瓦房,只在梦里了。</h3> <h3>笑问客从何处来</h3> <h3>探访故人,大门紧闭。邻居说,金春姐去看戏了(参加亲友葬礼),欢德想得(晓得)喝茶还是抺牌去了?</h3> <h3>寻故人不遇,我径直向屋后走去,去寻找青春岁月里的那条河。“请问,这个藕塘是原来那条河吗?”“是啊,你是哪个?”有缘!就这样遇到了我当年的房东。</h3> <h3>08年去时,已碧波不再。</h3> <h3>半个世纪,沧海桑田。</h3> <p class="ql-block">“走,我带你回克。” </p><p class="ql-block">  能在五十年之际和当年"三同"的老队长执手话旧,何等缘份?!还有儿孙随行,真叫一个完美! </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老嘴知青蒲一军</p> <h3>队长听我叫出了他儿子女儿的名字,惊异地睁大了他的眼晴,而后又笑眯眯的,对我表示认可。</h3> <h3>房东队长汤欢德(欢得?)。年轻时高挑白净很帅气,因眼疾,眼睛总是红的,我们给他起外号,“火眼金睛”。那时,他当队长,脾气不小,如今80岁了,腰杆倍儿直,还能下塘采藕,为家庭,为孩子还在奋力付出👍。是个待人热情豪爽,通达自尊,令人敬重的老人。<br></h3> <h3>金春姐,大名黄金春,队长的媳妇。年轻时活泼漂亮,很是可爱,与我们相处和谐快乐。当时他有一儿一女,儿子叫九臣,女儿叫荣华,我们离开后,她又生一子。现在大儿子,女儿都已有了孙子。如今75岁的金春姐已是太奶奶了。当年我住在她家,吃的她做的饭(咋胡椒,腌萝卜干都是那会儿才吃到的),饭后必定是我洗碗,后来发现他俩也不爱洗碗,有个青年(他们就是这样称呼知青)住她家,正好用上。说出真相来,他俩哈哈大笑。当年都年轻,毫无芥蒂的相处真好。</h3> <h3>老爷子是队长的叔叔,我们称他小爷。他孤身一人住在我们旁边的偏刷子,他年轻时的遭遇,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次见到他的遗照,给他鞠了三个躬,愿你在那边好好的。小爷对我和小君真好,记得他把米粉冲开水搅成糊还加上一勺哈了的猪油给我俩吃,那都是他攒了很久的好东西。</h3> <h3>世事流转,又添了多少新坟?当年的巴巴(奶奶)、亲爷(爸爸)、小爷、幺爷们都走了。</h3> <p class="ql-block">农村人的心真的是很质朴善良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六队知青革非</p> <h3>他慷慨地给了当年的知青那么多节义,酢胡椒,腌萝卜,盐菜。</h3><h3>“不谈谢,你从武汉来……”</h3> <p class="ql-block">  老乡们见如此情况东家送些青菜来、西家送些腌菜来,帮我们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当我们表示谢意时,老乡们却摆摆手笑着说,都是自家产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没啥谢的!从他们平淡的口气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世世代代在这一片土地上劳作的农民们的淳朴和善良,那是用钱无法衡量的情义……</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六队知青黄解明</p> <h3>监利的腌萝卜,头好吃(非常好吃)!</h3> <h3>  想看金春姐的照片,老队长拿出来她的身份证。</h3><h3> </h3> <h3>弹指半个世纪过去。</h3> <h3>奶奶当年到这里时,比你只大八九岁。</h3> <h3>在房东爷爷的家里坐会儿。感受一下奶奶年轻时的气息。</h3> <p class="ql-block">  农村人的心真的是很质朴善良,知青大返城,整个公社就我一人呆在那里几年,没有善良的她(他)们,真不知怎样度过那漫长岁月。 </p><p class="ql-block"> 一一天门知青王国咏</p> <p class="ql-block">  公路边,明星七队的一排楼房。</p><p class="ql-block"> 50年前我们同下监利,分到不同的区、公社、生产队,但我们在辛勤的田间劳作之余,也享受了田园风光带给我们的美感!今天看到你拍摄的农村新面貌,虽然看不到过去淙淙流水的小河、农家小院、遍地绿草茵茵的美景,但一排排新房、一条条新修的路,预示着广阔天地的农村已旧貌变新颜,父老乡亲们已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当年的知青也倍感欣慰! </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老嘴知青谢英明</p> <h3>屋后</h3> <p class="ql-block">  芳华正茂的岁月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磨练、结识纯朴善良的朋友、留下一辈子的怀念、那是一生不寻常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一一天逸</p> <p class="ql-block">  看了你重返第二故乡所拍摄的照片后感触太深了,谢谢你了却了咱们这群人的一个心愿。变化太大。印象中明星大队各小队当时的民房都是沿着一条小河而建,我们一小队是沿河靠公路这边居住,革非,黄解民及大部份女生在我们对岸生活,最喜爱的农活就是撑船到大湖中割水草,最烦的农活就是下雨天割水稻挑稻子,田埂窄不说且路不平又滑,时刻担心掉到田里,那个真叫人难受啊!好像当时民房都比公路高,现在拉平了。主要的小河没了,五十年肯定会有很大改变,老乡生活好了富裕了应是最大的变化,咱们明星大队的患难战友们恐怕就你一个人去了,在此真的好好谢谢你!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一队知青刘容生</p> <h3>村后那条美丽的河流已经干涸了。到对岸的村庄,再也不用划船,可以从河底直接走过去。</h3> <h3>这个新修的水闸是不是为了防范洪水?河都没啦,水如何流走?</h3> <h3>明星六队的地界</h3> <h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h3> <p class="ql-block">  村后的田野。当年因为有一条河,河那边的田野对我们来说很遥远。</p> <p class="ql-block">  原来真的是树成荫,水满渊,鸡儿叫,鸭儿游,鱼儿跳,撑船的,撒网的~!那黑瓦白墙的房子,袅袅炊烟~远处不同的季节变换色彩的庄稼地~现在忆起还真美!但那时穷啊!富裕起来了都要变,乡亲们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过着自已的日子,也蛮美好幸福的!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七队知青徐小君</p> <h3>  十年前回来时,那时的树梢上全是塑料袋,如今也有了垃圾中转站。</h3> <p class="ql-block">  我还是觉得明星50年前的模样美些,10年前令人失望,但是乡亲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富裕,祝福他们越来越好! </p><p class="ql-block"> 一一 明星三队知青汪惠群</p> <p class="ql-block">  非常赞同对过去小桥流水、农家小院、田园风光的生动描述,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抹不去的既辛苦又美丽的农家生活,它已在我们的人生经历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深深一笔!往事如烟,遥记当年,浮想联篇…… </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老嘴知青谢英明</p> <h3>  采摘过的棉花地。当时采棉花,摘得满手都是倒刺。</h3> <h3>鲜花迎故人</h3> <h3>乡间小路</h3> <p class="ql-block">当时所有的棉杆,麦秸,稻秆都是扎把子的原料。扎把子就是把这些东西扭在一起,做成适合塞进灶里的捆子。把子比散柴火经烧。</p> <p class="ql-block">  祖孙三代监利行收获满满。该看的看了,该见的也基本见到!我们也了解到秦场明星的今日。我们队的老队长肯定不在了,他媳妇九英(和我们同岁)现在怎么样了? </p><p class="ql-block"> 一一明星三队知青陈建军</p> <h3>再看看村后的那条河……</h3> <p class="ql-block">80岁的老队长又回到藕塘挖藕。</p> <h3>这个挖藕的黑衣汉子吼着问,“你认不认得秦场的曾合子?” 我也吼着回答:“认得!我们是一个学校的。”</h3> <h3>  我们在那里那会儿,这里修了一条窄窄的小石子公路。到龚场八里路,到秦场一里路。</h3> <h3>  再见了,我的房东。再见,我的明星村。</h3> <h3>秦场村当年是公社所在地。</h3> <p class="ql-block">  驱车前往监利县周老嘴。这里也是华师一附中学生下乡的主要地点。</p><p class="ql-block"> 对五十年前插队的乡亲、乡村、同学,深深的情;对逝去的青春、磨难、往昔,浓浓的眷念。 </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老嘴知青李亚丹</p> <p class="ql-block">周老嘴曾是湘鄂西革命中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而且在历史上也先后为古容城国、成都王国、华容县、监利县的治所。1958年属新沟公社,1975年析新沟公社为周老、新沟公社,1984年建周老嘴镇。</p> <p class="ql-block">周老嘴老街,街道自西向东蜿蜒伸展,一条缀满苍苔的青石板路曲折伸展,宛如江南的胡同。街道两旁拾一、二级石阶,便是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现在仍就住满了普通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柳直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p><p class="ql-block"> 一一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值得珍藏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 一一随县知青黄荣芳</p> <p class="ql-block">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鲊胡椒 </p><p class="ql-block">这两道菜是专门点的记忆中好吃的菜。</p> <h3>萝卜浇鱼</h3> <p class="ql-block">  一年半的岁月,成为半世纪的怀念!这一年半是人生的转折,芳华青春的第一步,有理想、有渴望、有人生追求的美好心愿,但有更多的磨练,眼泪,失望。在这双重复杂的交织中,我们收获了老农的朴素善良,也学会了走向社会的生活。蹉跎岁月汇成青春向往的歌,监利周老、秦场诉说着我们半世纪的眷念。 </p><p class="ql-block"> 一一周老嘴知青高云</p> <h3>一年半下乡的日子,让我们回忆了一辈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