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感”体系下,德育工作新思路

程建花名班主任工作室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2018年12月19日晚上,深圳市龙华区程建花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刘瑶兰老师,受大浪实验学校纳悦论坛的邀请,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进行精彩讲座:《“四感”体系下,德育工作新思路》,她以安全感、亲密感、成就感、规则感这“四感”为切入点,给老师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老师们认真倾听,积极互动。</h3> <h3>  刘瑶兰老师指出:教育是一门人人该懂的艺术。</h3> <h3>  她用丰富的实例分析来说明如何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其“四感”得分。</h3> <h3>  她分别以李天一、成龙、房祖名、张沫、张国立、司马懿、司马昭、诸葛亮、诸葛瞻为例,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四感”,以及其对自己和家人所产生的影响。</h3> <h3>  刘瑶兰老师指出:一个安全感高的人,通常表现为更加多才多艺,因为他总是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h3> <h3>  亲密感不仅包括与人建立连接的能力,还包括维系关系的能力。亲密感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患得患失。</h3> <h3>  成就感高的人通常表现得更加上进、更加自信,不但赢得起还输得起,因为他认为自己总会取得成功。</h3> <h3>  规则感通常表现为自律、言必行,行必果。刘老师指出:规则感的高低要区分于听话与否,听话,有时候仅仅是大人世界的标准,一个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一个规则感强的人,规则感强的孩子听有道理的话。</h3> <h3>  刘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给老师们提出的具体的建议:要管理学生的行为习惯,多花点心思帮学生建立规则感;要管理学生的成绩,就得多关注他的成就感……</h3> <h3>  刘老师的分享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会场上老师们积极回应刘老师提出的问题,参与案例研讨。</h3> <h3>  相信在程建花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的老师们将会给更多的家庭教育带去有效的指导。在德育工作中,也将会收获更多的启发和新思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