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沆著述筒介

张义·武医拳法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Lot0571周沆 书法 四屏镜心<a href="https://m-auction.artron.net/search_auction.php?action=detail&amp;artcode=art0076840571&amp;from=groupmessage&amp;isappinstalled=0" target="_blank" class="link"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网页链接</a></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尺寸:136×33cm×4</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钤印款识:款识:国卿明经仁兄法家雅正 季贞周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钤印:季贞 周沆之印</h3> 简介 <p>&nbsp;&nbsp;&nbsp;&nbsp;&nbsp;周沆,出生书香世家,自小即受到家庭和黔北文化熏陶,攻读《左传》《史记》,于文学、地理、史学造诣精深,著述丰富,有《泪罗吊灵君》《读穷碑峋嵝》《(光绪)浪穹县志略》《中华民国省区县名歌括》《满洲水道源流考略》《满洲编年纪要》《牂柯馆纪》和《印山草堂劫余吟草》《云南片马考察记》《壬辰季贞六十九岁生日自述》等。其中《牂牁馆纪》是为贵州留下的一部重要文献,字数不多,但史料价值特大。</p><p>&nbsp;&nbsp;&nbsp;&nbsp;《中华民国省区县名歌括》是为纪念北伐战争胜利;《满洲水道源流考略》、《满洲编年纪要》是为东北三省史学留下一部重要文献,史料价值近些年越来越得到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与肯定。</p><p>&nbsp;&nbsp;&nbsp;&nbsp;第一本书是1927年,周沆在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时编撰的,成书于民国17年(1928年);后来两本书是在1924年周沆任段祺瑞政府顾问,翌年任临时参政院参议员(趙尔巽任参议院议长)期间就开始收集整理资料了,于1933年成书(稿本)。</p><p> </p><p> 1928年南京政府下令关闭北平故宫图书馆,同年清史馆解散。</p><p> 1930年受张学良将军之邀,周沆辗转到了东北沈阳故宫继续该书的编纂工作, 是年,出任国民党元老莫德惠任理事长兼督办的中东铁路总公司理事。</p><p>&nbsp;&nbsp;&nbsp;&nbsp;历时八年,期间在东北生活了4年,同时编纂了两本有关东北的史学著作,一本是《满洲水道源流考略》,另一本是《满洲编年纪要》。&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其中《满洲水道源流考略》稿本,成书于康德丁丑年(1937年)由胡嗣瑗(贵州贵阳人,官右内阁丞,光绪进士)提写书名为《满洲国水道流考略》出版,该书2004年收入《中华山水志丛》,2016年收入《中国水利史典·松辽卷》等多次再版;《满洲编年纪要》有八万余字,1933年完稿,未刊印,仅存编纂者清稿本,原稿藏于辽宁阳图书馆。1995年列入《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次年10月,列入《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重要古籍文献影印出版,学术价值较大,周沆则是被列入这部中国史学名家重大史籍汇刊的唯一贵州籍学者。</p><p>——周沆成为东北史、地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p> <p>  周 沆,字季贞,号钝庐,晚号遁叟,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正月,贵州省遵义人。幼时随父至湖南,就读岳簏书院、湘山经堂。光绪十九年(1893)乡试中举。二十一年(1895年)联捷成第三甲三十八名进士。</p><p> 辛亥革命之后的护国战争,护国运动前夕周沆阻遏唐继尧及督府刺杀蔡锷,并冒死放蔡入滇,促成护国运动在云南首义,对促成首义成功起重要性决定意义。</p><p> 国变去官,1915年12月19日因放蔡锷入滇,事后遭到唐继尧派人追杀离开云南前往上海。</p><p> 1955年,缅甸侵略我国边境,周沆两次上书周恩来总理,附呈《云南片马考察记》陈述中缅边界北段片马、野人山等实地考察资料。为上世纪60年代缅甸政府归还1905至1911年期间英国军队所侵占的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做出贡献。曾戏称自己是“东南西北人”,一身宦游,著了多部书籍,其中最让他难忘的是《云南片马考察记》。解决中缅两国片马边界问题,而周沆则是捍卫这一国家主权的先辈前驱。</p><p>参考资料:</p><p>1、《中国水利史典·松辽卷》党连文“序”</p><p>2、姜亚沙 编《影印珍本古籍文献举要》“满洲编年纪要”</p><p>3、李开林 著《评唐继尧护国》</p><p>文/张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