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港珠澳大桥--东康中学341班王嘉璐

💅招财猫💅

<h3>&nbsp;</h3><h3><b>一.&nbsp;港珠澳大桥别名(及大体位置)</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港珠澳大桥(英语: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语: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东亚建设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公里(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约41.6公里)。</h3><h3>&nbsp;</h3><h3><b>二.&nbsp;港珠澳大桥的建造难题</b></h3><h3>港珠澳大桥遭遇技术难题</h3><h3>(建造前)港珠澳大桥作为目前全球最具挑战的工程之一,能否按计划通车成为媒体追问的热点。</h3><h3>原定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也许将面临难产。李春洪形容,港珠澳大桥是一个世纪工程,其海底沉管的沉放,甚至比“嫦娥”和“天宫”对接的难度还要大。</h3><h3>“6。7公里海底沉管要在现有基床上再往下挖45米,每一截沉管重达8万吨,要挖沟,把它放下去,要一截一截对接,对接时还不能进水。”李春洪 说,“一共33个,现在才安放了14个。去年10月份本来是要放到第15节沉管的,但它的泥沙淤积量突然发生了跟前14节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原因分析了3 个月,各种模拟、卫星扫描,还有气象潮汐分析,我们用了超级计算机,最后还没有确定究竟是哪些原因综合作用,实在是太难了!”李春洪坦言,港珠澳大桥 2016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困难很大很大。</h3><h3><b>三.&nbsp;获得荣誉and建设意义</b></h3><h3>&nbsp;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h3><h3>这个计划中的长达29公里的大桥估计耗资20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庞恰特雷恩湖桥和宁波杭州湾大桥、胶州湾大桥的世界第四长桥,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h3><h3>港珠澳大桥项目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2009年12月15日在珠海动工,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将紧密连接在一起。</h3> <h3><b>四.&nbsp;重要事件</b></h3><h3><u>1.&nbsp;环评风波</u></h3><h3>全长近50公里、工程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被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通过法律途径挡住建设步伐,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或许无法如期完工。</h3><h3>香港东涌66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于2010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推翻环保署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朱绮华在司法复核中指出,环保署署长批准港珠澳大桥的两份环评报告,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因而要求推翻有关决定。</h3><h3><u>2.&nbsp;工程延误</u></h3><h3>政府表示,由于工程受早前环评司法覆核官司影响,成本要增加65亿元,而工程价格在过去半年内上升,加之投标者对工程的风险评估高过预计,令造价再度调高,达到88.6亿港元。郑汝桦说,当局已尽量减低大桥对环境的的影响,但受到诉讼影响,令工程延误1年有多。</h3><h3><u>3.&nbsp;坍塌事件</u></h3><h3>&nbsp;&nbsp;&nbsp;2014年10月19日凌晨2时,港珠澳大桥施工发生意外,一个位于香港赤鱲角机场南路白沙咀地盘、离地约15米高的桥墩突然倒塌。事发时5名工人于赤鱲角机场南路白沙咀地盘的桥墩工作,并用桥墩旁的吊臂机吊起一些建筑组件,期间该桥墩突然倒塌,在正在桥上工作的两名男子即失却平衡直堕地面,3名于地面工作的工人也因突如其来意外,走避不及,被铁架击中。</h3><h3><u>4.&nbsp;复检结果异常</u></h3><h3>2017年6月21日,香港政府新闻网发布消息称,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对最后一批混凝土砖测试记录复检时,又发现20个测试结果异常。</h3><h3>&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b>五.《夸夸港珠澳》</b></h3><h3>世纪工程的完工,超级难题的解决,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李克非表示。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h3><h3>  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h3><h3>&nbsp;&nbsp;&nbsp;&nbsp;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为港珠澳大桥而骄傲!我为中国的明天而骄傲!</h3><h3>&nbsp;&nbsp;&nbsp;&nbsp;</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