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在于有效地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建立与生活、社会、自然的联系,在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获得语文学习的深度体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提高,并在有效的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同生共长。</h3><h3> 2018年11月28日语文组郝玉萍老师分享了她在多年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感悟,并与各位语文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h3> 综述 <h3> 从2016年开始我们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更加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课型。郝玉萍老师将六个单元分为A和B两种类型,对于A结构是阅读+写作+阅读,B结构是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所以A单元重点在写作,一般会有写作导引,写作实践是三选一,B单元重点是综合性学习,一般会有标题,引语,三项活动内容。</h3><h3> 郝玉萍老师选择综合性学习中的一项活动并且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比如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讨论,课后按要求写作。</h3> 课型 <h3> 郝玉萍老师将综合性学习分为五种课型,分别是常规课、辩论课、欣赏课、展示课、表演课。</h3><h3></h3> <h3> 常规课,比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提前一周布置搜集相关资料的任务。课上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搜集到底资料,人人发言,口头交流完毕后,各自记下人有我无的资料,这个环节教师计时并巡查,以保证速度和质量;其次组内交流“对网络交友的看法”,组长代表全组在班内交流,选出最优小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作业,对照你对交友的看法以及课堂上的收获,审视自己的朋友圈,写一篇作文《对交友的看法与认识》。</h3> <h3> 辩论课,比如八年级上册“走上辩论台——上网利弊谈”,提前一周布置准备材料的任务。课上首先组内交流并确定四位辩手,其次随机抽取两个小组,结束之后选出最佳辩手,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课下布置作文《我对上网的新认识》。</h3><h3> 欣赏课,比如“戏曲大舞台——听一听,唱一唱”,提前一周布置观看戏曲表演(例如《梨园风景线》、《曲苑杂坛》)的任务,了解所看戏曲种类及其特点。课上首先交流所看戏曲及观后感,欣赏经典戏曲片段;然后谈谈自己喜不喜欢中国戏曲,为什么?几种戏曲种类中偏爱哪一种,为什么?能否学唱几句,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情况选出最佳小组;最后播放《唱脸谱》。课后布置作文《中国戏曲的明天》。<a href="https://m.v.qq.com/play.html?&vid=w0652dmsy9m&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去</a></h3><h3></h3> <h3>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h3> <h3>黄梅戏《天仙配》选段</h3> <h3>越调《诸葛亮吊孝》选段——哭周瑜</h3> <h3> 展示课,比如“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课前提前一周布置搜集资料,以“手抄报”形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长陈述每位组员的任务并对手抄报做出解说,最后选出三个最优手抄报。课下布置以“记叙本次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为话题的作文。</h3><h3> 表演课不限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比如《晏子使楚》这一课,课前提前一周准备课本剧,要求人人参与,可适当准备道具。课上汇报表演,最后选出最佳小组。课下布置作文《我这样维护我的国格》,想象自己是一名外交官,代表国家出使他国。</h3> <h3> 各位老师分享在教学活动中有关各种课型的案例,大家讨论激烈,收获满满。</h3> 总结 <h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前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通过郝玉萍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分享,让老师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应该如何实践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争取让更多的孩子们爱上语文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