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一、文采飞扬</b></h3><h3></h3><h3>语言有文采,字字珠玑,句句温玉,读来满口生香,大呼痛快。这就是语言的魅力。</h3><h3></h3><h3>中考作文中,大多数考生的语言很平淡,因此一旦有语言出众的作文出现,必定会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这就是文采飞扬法的妙处。</h3><h3></h3><h3>文采飞扬有三招: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h3><h3></h3><h3><font color="#167efb"><b>1.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b></font></h3><h3></h3><h3>(1)精心锤炼动词。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神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h3><h3></h3><h3>(2)精心锤炼叠音词。运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使词语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细腻浓烈,增强语言的意境美。</h3><h3></h3><h3>(3)精心锤炼色彩词。色彩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h3><h3></h3><h3>(4)长、短、整、散句交错运用,使文章有文采。</h3><h3></h3><h3>(5)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2.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font></b></h3><h3></h3><h3>(1)修辞手法能使表达富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使语言骈散结合,形象鲜明,气韵流畅。音调铿锵有力,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思辨的魅力。</h3><h3></h3><h3>(2)力求铺排取势。表达能力强的考生在写作中,最好能使用排比句,兼容对偶、比喻、拟人、引用等其他修辞,从而获得充沛畅达的气势。</h3><h3></h3><h3>(3)注意修辞新颖。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h3><h3></h3><h3>(4)注重情理美感。修辞,要合乎事物的情理、民族的习惯,要有审美情趣。汉族说''姑娘像花'',藏族说''姑娘像初升的太阳'',蒙古族说''姑娘像小羊羔'',都蕴含着各民族的愿望,都富有美感。如果我们说''美丽的姑娘像狗尾巴草'',就不太会产生美的感觉。</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3. 文句有意蕴。</font></b></h3><h3></h3><h3>(1)形象表达。比如,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都颇有意蕴。</h3><h3></h3><h3>(2)注重引用。恰当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能达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如:''面对玫瑰的艳丽,身为''离离原上草''的我不会叹息;面对高山的峻拔,身为''低矮黄沙土丘堆''的我不会自卑;面对别人的荣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我不会忧伤……''</h3><h3></h3><h3>(3)留有余地。含蓄的语言能使读者体会朦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h3> <h3><b>二、几个角度谈创新</b></h3><h3></h3><h3>在有限的阅卷时间内,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注意力的,往往是那些能展示考生个性与才情的新颖的、独特的文体样式。别出心裁的文体就好比为文章穿上了一件华丽光鲜的外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让你的文章或细腻悠长、光彩鲜丽,或纵横捭阖、荡气回肠,或匠心独运、睿智幽默。一般而言,文体创新,是中考作文''最智慧的时尚装''。</h3><h3></h3><h3>教学专家认为:中考作文长期受困于低幼化与粗浅化,需要借助文化品质与文学技巧提升作文内涵,因此才华横溢的文学体作文悄然升温,成为考场作文最高贵的一种文体。小说故事曲折生动,散文文笔轻盈曼妙,剧本形式新颖灵动,童话寓言借事喻理,论坛跟帖时尚新颖,各种缤纷亮丽的文学体作文犹如时装走秀,走俏考场T形台,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眸,频频获得考场高分。</h3><h3></h3><h3>在这里,我们特别给考生介绍以下几种创新中考作文文体样式的方法和技巧。</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1.剧本、小说,新颖独特。</font></b>剧本、小说都是文学体裁,这两种文体是文学百花园的两朵奇葩。小小说用短小精悍的文字叙说人情冷暖,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剧本则通过高度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精彩的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以此表现社会生活。剧本又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剧本、小说的优点是能够根据话题主旨创设情境,体现考生的导演潜能和创造潜能,给读者以感官和心理上的冲击和震撼。</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2.故事新编,亲切新鲜。</font></b>所谓故事新编,就是通过想象,将名著、历史、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素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新编故事,对其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而写成的文学作品。用故事新编的形式来写作,能够给人以独特的感觉,是近几年考场上出现的一种新颖文体。</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3.寓言、童话,新鲜悦目。</font></b>这种文体样式要求将动物、植物、物品等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动作、语言等特征,并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再现题目所提示的话题和主题。其优点主要在于:它能以跌宕曲折的情节和鲜活灵动的形象激起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4.文言、古诗,精致典雅。</font></b>文言、古诗的介入为作文文体创新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血液,成为考场作文的稀有珍品,精致而典雅。这类文体或借用古典的外衣表达自己的时尚主题,或使用诗歌,以优美凝练的语言营造一种意境,探寻生活的诗意。</h3> <h3><b>三、打造文化底蕴</b></h3><h3></h3><h3>所谓文化底蕴法,就是文章选材要体现文化的积淀,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化的存在方式,展示文化品质,体现文化精神。</h3><h3></h3><h3>文化底蕴法通常有:引用诗词法、名人事例法、事件运用法、意象运用法、情景再现法、民俗底蕴法、名著改造法等。</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引用诗词法</font><font color="#010101">,</font></b><font color="#010101">是</font>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当代诗歌入文,营造一种诗香氛围。</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名人事例法</font>,</b>是指写作中将名人事例、精神品质、诗词歌赋等作为素材,来表达观点。由于名人事例的广泛性,因此,一个人物可以适应多个话题。</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事件运用法</font>,</b>是指将历史事件或有影响的个人事件当作写作素材。这些事件是时间沉淀的经典故事,容易引起阅卷者的共鸣。</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意象运用法</font>,</b>是指将诗词意象作为文章的象征性物象,贯穿文章始终。这些物象附带着千年文化的情感价值,能够增强文章的意蕴。</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情景再现法</font>,</b>是指用小说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事景、人景、情景,以及诗词意境,通过感性的描述和事件景象,表达自己的观点。</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民俗底蕴法</font>,</b>是直接描写民俗生活场景,通过民间生活方式的再现,传递关于文化的信息,从而表达自己对话题的看法。</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名著改造法</font>,</b>是直接借用古今中外的名著情节、人物,进行新的还原或创新,以新的文字世界表达自己的见解。</h3><h3></h3><h3>不管哪种方法,均以文化材料作为核心素材,以文化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语言作为追求,因此,在阅卷场上的高分作文中占了极大比例。</h3> <h3><b>四、素材活用原则</b></h3><h3></h3><h3>每一个考生都想努力做到作文材料新鲜,给阅卷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当然不错,但材料本身的新鲜还要运用得精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所向无敌。</h3><h3></h3><h3>素材活用通常包括:一材多用法、反弹琵琶法、组合排比法、避熟求生法、故事新编法等。</h3><h3></h3><h3><font color="#167efb"><b>1.一材多用法。</b></font>同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发散思考,整合提炼,就会有不同的妙用。这些角度可以是情感的、哲理的;可以是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还可以是历史文化的、地域风情的……</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2.反弹琵琶法。</font></b>同学们使用素材时多是用材料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方向,或正面,或反面。这是素材运用的一般技巧。反弹琵琶,是运用逆向思维,对素材的内涵加以延伸发掘后,从反面的角度对素材进行重新使用。</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3.组合排比法。</font></b>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显得滔滔不绝,材料充实,理直气壮,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组合时,语言表达要精要整齐,要按时间先后、由远到近、由主到次等顺序排列。</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4.避熟求生法。</font></b>是指材料选择上尽量避开大家熟悉的,使用大家不熟悉的。这些材料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给人以新鲜感。当然,有些材料,从它诞生的时代看,未必属于新材料,但是由于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新鲜感。</h3><h3></h3><h3><b><font color="#167efb">5.故事新编法。</font></b>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取人物、情节并作一番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总体改变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风貌。这样的故事既可以避免胡编乱造,又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故事增加许多趣味性,令人爱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