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align="left"><b> 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是形成于广州地区,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b></h3> <h3> 沿着荔湾区恩宁路的老街走着走着,看到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仿古新建筑群,原来是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毗邻荔枝湾工程三期南侧,是中国园林式博物馆。</h3> <h3> 粤剧艺术博物馆平面图。</h3> <h3> 粤剧艺术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地块。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站在北岸看南岸的主建筑群前牌坊。</h3> <h3> 荔枝湾涌上南北连接的拱桥。</h3> <h3> 遥看对岸博物馆的“琼花堂”。</h3> <h3> 遥看对岸博物馆的“吉庆别馆”、“銮兴阁”。</h3> <h3> 遥看对岸博物馆的“銮兴阁”。</h3> <h3> 博物馆里的“普天乐”。</h3> <h3> 博物馆南入口的西园,凭身份证免费参观。</h3> <h3> 以传统建筑工艺、技法的“三雕二塑一嵌” (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为装饰亮点。</h3> <h3> 院中院,进博物馆参观。</h3> <h3> 进门看到的庭院。</h3> <h3> “梨园小筑”</h3> <h3> “梨园钟声”是由一座一层卷拥歇山样式建筑及围廊围合而成的小院。</h3> <h3> 院内种植岭南佳果芭蕉、梨树等,水纹花街铺地延续水脉气息。</h3> <h3> “梨园钟声”</h3> <h3> 博物馆里近看“銮兴阁”。</h3> <h3> “吉庆别馆”</h3> <h3> 红船旁是“杨桃树”。</h3> <h3> “广福台”是粤剧艺术博物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建筑,也是整座园林之中唯一一座纯木结构建筑。广福台上的贴金木雕雕刻以广府风格为主,题材也以戏曲人物故事为主要题材,辅以岭南植物瓜果与传统装饰纹样。</h3> <h3> “广福台”前“晚沙湖”里的锦鲤。</h3> <h3> “红船晚沙”</h3> <h3> “广福台”旁的是“西楼映月”,“西洋楼”便是岭南东西文化交融的象征,白色西式穹顶的二层凉亭犹如山中生长出来,花格窗与西班牙花阶砖充满异域情调,显现出岭南园林区别于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的独特之处。</h3> <h3> “八和阁”意在向八和会馆致敬,下面是主展览馆。</h3> <h3> 八和会馆的旧址。</h3> <h3> 八和会馆是粤剧行会组织,也是海内外粤剧艺人的精神家园。</h3> <h3> “琼花堂”正对“广福台”,观看表演的最佳位置, “观境”题字。</h3> <h3> “琼花堂”是粤剧艺术博物馆中潮汕装饰风格的代表建筑。堂前的门廊。</h3> <h3> “荷风廊”</h3> <h3> 主展览馆展厅门口的一对门神相当威武。</h3> <h3> “红船”---早期粤剧戏班(本地班)来往于珠江三角洲进行演出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居所,因外部漆上红色,故称红船。当时的戏班亦称“红船班”,粤剧艺人则称为“红船子弟”。</h3> <h3> 行当即角色类型,按人物性别、年龄、外型、身份、性格,划分为不同的行当。</h3><h3> 一末、二净、三生、四旦</h3> <h3> 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h3> <h3> 随着艺术发展,十大行当不断演变,到了清末民初,粤剧十大行当的名称与排列已变成: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花面、丑生。</h3> <h3> 不同角色的头帽。</h3> <h3> 不同角色的道具。</h3> <h3> “密片男蟒袍”</h3> <h3> “胶片男扣仔”</h3> <h3> “密片戏服”</h3> <h3> “胶片女帔风”</h3> <h3> 各种戏服陈列。</h3> <h3> 2009年,经粤、港、澳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h3> <h3> 毛主席为“红线女”粤剧名伶题字。</h3> <h3> 这是一座集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与时代生活于一身的复合型体验博物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