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30日,广州的深秋依旧阳光明媚,暖意融融。南沙区大岗镇的长提路上,大榕树顶着大大的树冠遮蔽着休憩的人们。河对岸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古旧民居,古老的红瓦屋顶,斑驳的透着红砖的白墙,石块堆叠成的堤岸,竹秆搭建的瓜棚,还有那小船偶尔划过平静的河面。</h3> <h3> 它们像小镇的老人屹立着岸边数十年,早已不能和远处高大光鲜的现代化小区相比,也不再有人愿意居住,他们似乎成了小镇被遗忘的所在。</h3> <h3> 然而今天,他们忽然有了存在的价值,成了大家眼中的主角。<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你看——</span></h3> <h3> 长堤路上,多了许多支着画架,拿着画笔的人们。在他们的笔下,那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那红砖绿树无不透着生命的色彩,清波荡漾的河面照见的是宁静的生活。他们久久凝视,寻找的平凡中蕴藏的美,并用手中的笔墨将那深藏的点线之美、浓淡之韵、虚实之境一一呈现于笔下。当路人驻足观望,不由惊诧:原来那些破旧的房子也可以那么美啊!你们是哪里来的画家?</h3> <h3> 不是,我们不是画家,我们只是南沙区的一群中小学美术教师。今天是一次写生交流活动,它让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提高技艺,更好的服务学生。</h3> <h3> 不过我们当中真的有一位大画家,你看见他的身影了吗?他正在指点着我们呢。哦,我认识,他是我们大岗本地的大画家陈根发老师。</h3> <h3><font color="#010101"> 陈老师年过六旬,身体不好,但今天他依然应大家的邀请来指导我们进行山水画的写生与创作。他特意带来了自己的两幅画于此地的山水画的写生范画,教大家如何处理实景与虚景,如何布局,如何造境,又提笔示范如何运笔落墨。陈老师不愧是教书多年又画艺超群的老师画家。他的讲解清晰明了,令我们茅塞顿开,再次提笔已远不同于之前。</font></h3> <h3> 当夕阳拉长了树影,大家已收获满满。看到素白的宣纸变成了美丽的画作,感受到一点一划间更多对绘画的理解与认识,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们愈加热爱这趣味横生的写生活动,也因之更热爱艺术赋予我们的美好生活。</h3> <h3> (编辑:许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