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荔一村一故事之五十四:埝桥镇

大荔故事

<h3>  醉美黄河,流不尽千年河西地</h3><h3> 浩壤沃土,福泽于关中米粮川</h3><h3> 新时代的美丽大荔,聚焦历史人文荟萃,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生动传神地展现乡土风情,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激发“六乡”活力,扬起乡村全面振兴的风帆。</h3><h3>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埝桥镇的故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埝桥镇</b></h1><h3> 埝桥镇位于大荔县城西7.5公里处,东邻西城街道,东北接许庄镇,南界洛河与羌白相望,西北连冯村镇。东西长9.05公里,南北宽7.08公里,总面积50.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辖13个行政村,2.8万人。埝桥镇属设施农业大镇,境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主产冬枣、葡萄、桃、早熟苹果、李子以及设施大棚水果、蔬菜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新建大蒲路贯穿东西,南有新修南高迁洛河大桥与境外相通,大西高铁穿境而过,大荔高铁站位于境内北黄新立村。</h3> <h3>  埝桥镇历史悠远,西汉末年,有一支不定居的党项羌族迁居此地,故名雁羌。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因埝桥与雁羌谐音,更名为埝桥,后发展为东、西埝桥。明时(1368—1644年)属美阳乡,清光绪时(1875—1908年)属北乡,民国时(1912—1949年)属洛滨乡。1950年属第三区,1953年改名埝桥区。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许庄人民公社,1961年分社埝桥人民公社。1980年迁址雷甫村,仍用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埝桥乡。2011年撤乡并镇时,改为埝桥镇,名称沿用至今。</h3> <h3>  埝桥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因有洛水屏障,也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人类有文明史以来,人们便沿河而居,泽水而生,至今仍存有“同堤遗址”、“紫冯遗址”,刻存着新石器时代的印记。战国时期(前408年),魏乘秦内乱而尽夺河西之地,当时的埝桥便成为了魏国的边陲要塞,与秦国以洛水为隔,是西北游牧民族进入大荔通往中原的交通咽喉之地。现白虎屯村洛河东岸有一条深十余米、东西长约一公里的沟道遗址,即为当时人们从蒲城晋城东渡洛水,进入大荔的交通要道(后人称之为“杀人沟”)。在秦魏征战的百余年里,烽火连绵,战事不断,上世纪70年代在白猴屯(今白虎屯村)村西建砖瓦窑时曾发现战争遗址,遗址内尸骨遗骸遍地。</h3> <h3>  明洪武(1368年)战乱后,中原地带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战后的水深火热中,大将常遇春、胡大海,驻军扎寨,屯田生产,而今的白虎屯、小营、蒙家(高墙寨)、黄营等村当时皆有明军驻守,并筑有城堡防守。</h3> <h3>  埝桥镇底蕴深厚,遗迹众多。现保留的历史遗迹除了“同堤遗址”、“紫冯遗址”外,还有东埝村“五间厅”,南高迁“药王庙”。药王庙坐落于现南高迁村小学院内,庙宇坐北面南,青砖砌成,窑洞式建筑,东西长15.5米,南北宽8.9米,整个庙顶为半弧形,面墙用青砖砌成“凸”字形。</h3> <h3>  埝桥镇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梨园届皮影大师杜升初(1879-1951),埝桥镇杜家滩(今南高迁村)人,会唱皮影戏100多本,创办了“一杆旗皮影社”,名震国内外;近代名人赵松泉(1918-1967),小名海怪,故籍埝桥镇同堤村,世代经营工商业,为大荔首富,祖辈一贯关心地方公益事业。为官一任,兴学一方,现代名人张克俭,1931年出生,埝桥镇西埝村人,1983年任陕西教育厅厅长。他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他注重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及时总结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后率陕西考察团出访美国、日本、泰国、比利时等国家,并以学者身份出席了在华盛顿和巴黎举行的国际师范教育会议,打开了陕西教育事业国际交流的窗口;赵振元,1951年出生,埝桥镇同堤村人,书画造诣颇深,名震海内外,被称为“华夏第一驼王”;赵好学(1919-1942),埝桥镇黄营村人,抗日战争时期,英勇顽强,不畏牺牲,197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谢曙辰,1945年出生,埝桥镇韩壕村人,中共党员,武警少将,曾任武警甘肃总队政委。</h3> <h3>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古老的独特记忆,乡村故事是乡村的特色名片,将众多历史传承和美丽风貌编织起来,古而不衰,精彩纷呈。在加快“美丽大荔 追赶超越”进程中,大荔县将坚持“5+”战略,实施“六乡”工程,着力绘就家富生产美、景秀生态美、风淳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让乡村满载乡愁,让村民富裕幸福!</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许帅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