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i>患者,男,61岁</i></b></h3><h3><b><i>右肩关节疼痛半年,无力</i></b></h3><h3><b><i>查体:右肩活动度120/90/30,</i></b><b><i>IR:L2,</i></b></h3><h3><b><i>Neer(+),Hawkins(+),Jobe(+),speed(+),Bearhug(+)</i></b></h3><h3><b><i>核磁:冈上肌巨大撕裂</i></b></h3> <h3><b><i>关节镜探查:肩峰下巨大骨赘</i></b></h3><h3><b><i>行肩峰成型术</i></b></h3> <h3><b><i>关节镜探查:冈上肌撕裂,且回缩</i></b></h3> <h3><b><i>肱二头肌长头腱完整,质量可,拟行“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术”</i></b></h3> <h3><b><i>将肱二头肌腱固定在冈上肌支点处,增强上关节囊</i></b></h3> <h3><b><i>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冈上肌腱</i></b></h3> <h3><b><i>盂肱关节探查可见肱二头长头腱转位至冈上肌支点处,加强了上关节囊</i></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ed2308">手术视频精选</font></u></b></h1> <h3><b><i>术后一周复查核磁:冈上肌形态走行完好</i></b></h3> <h3><b><i>术后5月复查核磁:冈上肌形态满意,愈合可</i></b></h3> <h3><b><i>术后5月,肩关节活动度满意,无力弱,无夜间痛</i></b></h3> <h3><i><b>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等率先利用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至冈上肌支点,增强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冈上肌巨大撕裂,取得很好疗效,并发表在国际关节镜权威杂志Arthroscopy Techniques,被国内外专家称为“chinese way”</b></i></h3><h3><i><b>——Shiyi C,Chunyan J,etl. <font color="#ed2308">Long Head of the Biceps as a Suitable Available Local Tissue Autograft for Superior Capsular Re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Way” . </font>Arthroscopy Techniques, Vol 6, No5 (October), 2017: pp e1559-e1566</b></i></h3> <h3><br></h3> <h1><b>陈世益</b></h1><h3><b><i>医学博士,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i></b></h3><h3><b><i>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外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运动医学与康复研究所所长。</i></b></h3><h3><b><i>他创建并领导华山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学科的快速发展,该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复旦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作为中国运动医学关节镜外科开拓者和运动创伤学术领头人,他在膝肩踝关节镜微创技术方面列中国TOP10医生,在人工韧带重建方面享国际声誉和领袖地位。</i></b></h3><h3><b><i>他在膝肩踝微创医疗技术方面国际一流,发明了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腱增强修补巨大肩袖技术,被誉为Chinese way;他在国际上首创膝前交叉韧带类等长重建技术;他还是刘翔、邹市明、徐莉佳、毛剑卿等众多体坛名人的手术主刀医生,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和很大的社会影响力。</i></b></h3><h3><b><i>作为上海首批百人计划和浦江人才成员,国家863人工韧带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运动医学与创伤修复核心成员,获发明专利27项,是中国人工韧带发明人。</i></b></h3><h3><b><i>他获973、国重、国自然等10余项国家基金资助1500多万, 发表学术论文285篇(SCI 86篇),主编(译)副主编专著20本,担任全球骨科杂志排名第一的"美国运动医学杂(AJSM)"唯一中国编委、"AJSM" 和"关节镜杂志"两本中文版主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三本中文核心期刊副主编等。</i></b></h3><h3><b><i>陈世益教授还担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委、中国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委会主委、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会(APKASS)主席、国际关节镜-膝关节-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全球执委等国内外16个学术团体的主委与常务理事。</i></b></h3><h3><b><i>他先后被授予国际运动医学关节镜领域最高奖励"高木-渡边奖"、“国际内镜杰出领奖”、"华山医院首届杰出贡献奖"、"华山医院最高人才奖-华峰奖"、“2014 亚太-美国运动医学院旅行院士及教父”、第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等。</i></b></h3><h3><b><i>他担任F1赛车中国首席医务官15年,获杰出贡献奖,创建了中国赛车医疗救援体系,制定了国家赛车运动医疗保障规则与标准,担任中国汽摩联合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担任伦敦奥运会中国奥委会首席医官。</i></b></h3><h3><b><i>他十分重视运动康复发展,在学界最早提出"运动医学功能之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的治疗宗旨。</i></b></h3> <h1><b>孙 健</b></h1><h3><b><i> 男,九三学社社员 </i></b></h3><h3><b><i>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i></b></h3><h3><b><i> 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创伤学会关节镜组委员,SICOT中国学会上海分会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会员,亚太平洋地区膝关节-关节镜-骨科运动医学学会(APKASS)会员,AO国际内固定协会高级会员,华裔骨科学会骨科康复专委会委员。 </i></b></h3><h3><b><i>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中心主任,崇明岛“肩膝痛”学校校长。上海十院虹桥院区关节组组长。 </i></b></h3><h3><b><i> 上海市首届优秀青年医师专科培训成员。 </i></b></h3><h3><b><i> 擅长:1、肩、肘、膝、踝、髋等关节、软骨、韧带、肌腱运动损伤的诊断及修复重建</i></b></h3><h3><b><i>2、 肩、肘、膝、踝、髋等关节镜微创技术</i></b></h3><h3><b><i>3、保膝截骨手术</i></b></h3><h3><b><i>4、四肢及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治疗</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