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旅: 拜访著名诗人洛夫家

柳芭

<h1><font color="#167efb"><b>  台湾之旅:拜访著名诗人洛夫家 <br></b></font></h1><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柳 芭(图文报道)</font></b></h3><h3><br></h3><h3> 2018年10月22日晚,这肯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这是我们台湾行程中的一个计划外节目: 台北的著名诗人方明兄,临时为我们申请到了去拜访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洛夫老师台北的住家,真让我们喜出望外!</h3><h3><br></h3><h3> 洛夫老师半年前刚刚离世,当时全球的华语诗界都给予了隆重的报道和追怀;而他的太太莫师母(洛夫原姓莫)则一直深陷悲伤之中。当日白天,我们已和莫师母在“方明诗屋”相聚良久,得知她正在准备选编出版洛夫半个多世纪以来写给她的部分情书(其中不少是诗歌)、加上追思和评论的汇编专集。</h3><h3><br></h3><h3> 我与洛夫老师相识近四分之一世纪,多次听他在文学讲座或交流会上朗诵写给太太的情诗,比如《因为风的缘故》、《你是我惟一的爱》等。此番拜访洛府,能否先期一睹这些情诗乃至情书的真迹?可又担心81岁高龄的师母今天外出大半天聚会太劳累;另外,伤痛中的老人家会否愿意与人分享私密情书?当我这惴惴斗胆之愿试探地询问方明诗兄后,没想到他立刻致电莫师母竟得首肯,惊喜!我们马上去买了些水果,跟着方明直奔位于101大楼不远处的洛府。</h3><h3><br></h3><h3> 穿过一大片约半个世纪前修建、如今已成为历史遗迹和观光景点的“眷村”,再路过一个古树参差的小公园,就来到了这栋已略显陈旧的公寓楼下。方明兄指着楼上5层的一个灯光朦胧的窗户说,那间就是!出了电梯间,莫师母已经迎在门外了。</h3><h3><br></h3><h3> 走进偌大的客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挂满墙壁的洛夫诗书镜框;台几处处,则摆着夫妇2人各个时期的合影小镜框。茶几上,摆满了各色时令水果,一派姹紫嫣红,显示出主人的热情。一落座,莫师母招呼保姆为我们斟上茶水,我们却顾不上喝,不停地拍着墙上、柜上的大小镜框。</h3><h3><br></h3><h3> 来前已得知,洛夫老师离世半年多来,师母常常取出他们恋爱和婚姻中洛夫写给她的二百余情书和情诗,摩挲回忆,泪流不断……此刻,师母为我们小心翼翼地取出珍藏一个甲子的数封情书和情诗,我们轮流捧读,之后又轮流朗诵,沉浸在浓烈芬芳的诗情画意之中,并为他们真挚绵长、且缤纷多彩的爱情奇迹感动不已!</h3><h3><br></h3><h3> 朗诵声中,莫师母以及在座者数度流下热泪……因不忍看着师母今天夜以继日地流出太多伤悲的泪水,我不停地劝慰她说:您的一生中能获得这份忠贞爱情,以及深挚热烈又文彩飞扬的宝贵情书和传扬四海的情诗名作,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才是,您已足以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女人艳羡!而且还有当务之急的重任,就是把这些纸张已经脆薄、珍贵文物般的情书赶快扫描保存;还要编辑出版洛夫老师的书信集,全世界的“洛粉”都在期待呢——这样想着,也许能帮助您努力节哀保重……</h3><h3> </h3><h3> 师母终于忍住眼泪,情绪稍有平复,她又取出多幅婚恋初期的合照让我们看——啊,太漂亮了!用现在的话说:真是一对风度翩翩的帅哥靓女啊!原来,莫师母年轻时是女高音歌唱家,当年让莫洛夫这位海军总司令部的军官、翻译兼浪漫倜傥的诗人魂牵梦绕、追求多时呢……</h3><h3><br></h3><h3> 坐在洛府温馨的客厅中,不禁想起半年前,我为悼念洛夫制作的美篇中的结语:</h3><h3>“虽然洛夫先生的生命之火已熄灭,但他响遏行云的诗歌,将永远在世间流传,它是一座华语诗歌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册上;洛夫先生用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和对诗歌艺术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开拓出古典与现代融会贯通的新一代诗风——“因为风的缘故”,已足以欣慰于此生,自豪于后人,傲立于世界诗坛。”</h3><h3><br></h3><h3> 而此刻,在洛府的朗诵声中,我忽然感到以上这段对洛夫老师的“小结”似欠全面?应该再加上一条:除了卓著绚丽的文学成就,洛夫老师或许更令人亮眼、更令人艳羡的是在这些美丽情书和情诗中翩然起舞、永不谢幕的——爱情!</h3><h3> 这个晚上,我、方明和书法家王亚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洛夫那首闻名遐迩的爱情诗</h3><h3>《因为风的缘故》朗诵。下为此诗尾节:</h3><h3><br></h3><h3> 然后以整生的爱</h3><h3> 点燃一盏灯</h3><h3> 我是火</h3><h3> 随时可能熄灭</h3><h3> 因为风的缘故 ……</h3><h3><br></h3><h3> 大家沉浸在看照、读信和诵诗的感动中,不知不觉夜色已晚。本来我们说只打扰20分钟的,可是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主宾似乎都意犹未尽,但,必须离开了。我们一 一与师母拥抱告别,祝福她于伤悲中振作、保重;并相约一个月后深圳再见!</h3> <h3><font color="#ff8a00">下图: 走近洛府时路过的绿地小公园。洛夫老师生前常在这里散步。</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到了!洛府就在这栋楼的5层上。</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莫师母陈琼芳女士把我们迎进客厅落座。</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客厅墙上挂了多幅洛夫诗书(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客厅墙上挂了多幅洛夫诗书(之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客厅墙上挂了多幅洛夫诗书(之三)。</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木柜和茶几等台面上摆放着不少洛夫伉俪历年的合照(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木柜和茶几等台面上摆放着不少洛夫伉俪历年的合照(之二)。</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木柜和茶几等台面上摆放着不少洛夫伉俪历年的合照(之三)。</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洛夫60余年前热恋中写的情诗《你是我惟一的爱一一给琼芳》。</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视频: 朗诵《你是我惟一的爱一一给琼芳》</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莫师母欣然答应了我们的申请,取出当年洛夫在恋爱和婚后写给她的情书中的几封,给大家传阅,让我们惊喜又忐忑。</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师母展读情书,数度哽咽泪下……</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莫师母珍存了60余年的洛夫情书。</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方明展读洛夫情书。在我的建议下,决定尽早帮师母全部扫描以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没想到,一个甲子前洛夫老师情感细腻、柔蜜跌宕又文采飞扬的200多封情书,竟然是写在单位的这种“生硬”的稿纸上的。</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我小心翼翼捧着洛夫老师60年前的情书。</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台北女书法家张秀妃给我们拍的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夜色已晚,大家恋恋不舍地与莫师母道别。</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视频: 我朗诵洛夫老师著名的爱情诗《因为风的缘故》。</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回眸:2002年11月深圳,我组织的“洛夫与深圳诗人交流朗诵会”现场迎宾。</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回眸:2001年10月我拜见在深圳大学举行交流活动的洛夫伉俪。</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回眸:2002年10月我应邀出席在深圳举行的洛夫书艺展,与洛夫伉俪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回眸:2002年11月我主持的迎接洛夫座谈会。前排左起:我,洛夫,夫人陈琼芳;后排左起:陈沫,潘漠子,海上等。</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后续:2018年11月23日深圳五洲宾馆与莫师母喜相聚,距台北拜访正好一个月。</font></h3> <h3><b><font color="#ff8a00"> </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本辑终)</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