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力求推变,教评去伪存真----记银川市第三届“推进课堂变革”教学展评(银川北塔中学)

杨国瑞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8年11月30日上午,银川市第三届推进课堂变革小组莅临我校指导课堂教学工作,景城中学部分学科教师同步参与此次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从校领导到各部门,从教研组到备课组,从做课教师到听课老师,大家不仅从思想上非常重视,行动上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银川北塔中学各学科的推变课顺利接受了评议小组的检验。</span></h3><h3></h3><h3></h3> <h3>  这次大型课堂变革教研活动涉及9门学科33位做课教师,总体上体现出了学科覆盖范围广,教师参与多的特点。同时今年的推变课增加了随机抽选的教师,这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自己就是课堂教学变革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也意味着课堂变革必将越走越深,和我们一线教师越来越近。</h3><h3>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活动现场。</h3> 语文 <h3>  语文是由北塔中学三位老师和景城中学两位老师组成的强大阵容。</h3><h3> 吕凤琴老师用丰富的知识为学生娓娓而谈《雁门太守行》。</h3><h3></h3> <h3>  姚春玉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的故事理得通透。</h3> <h3>  赵静老师用现代的思想引领学生挖掘了《愚公移山》的执念精神。</h3> <h3>  张园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古老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装”出高度。</h3> <h3>  最后王静老师温文尔雅讲读《猫》中深意。</h3> <h3>  正是有了以上精彩纷呈的五节课,才让几位评委老师有了畅所欲言的快乐。</h3><h3></h3><h3></h3> <h3>评委老师听课</h3> <h3>  李冬梅评委在充分肯定几节课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拓展探究”环节是不是每课必要?我们老师是不是该先了解学生想要什么,然后选择性的教学!</h3><h3> 贾艳霞评委认为“读”可以让课堂灵动,有生机;如何精心设计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特别该关注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最后提出语文教会学生的该是一种方法,并且用此发进行类文阅读;教会学生一种思维,进而将阅读教学阶梯形推进。</h3><h3> 韩荐评委则提出关注细节关注课后收获的重要性。</h3><h3> 兴庆区语文教研员王敏评委从“‘推变课’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个老师们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入手,拨开层层迷雾,让老师们豁然开朗。</h3> <h3>  最后银川市教研员马晓娟评委提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理念,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示的不仅是知识更该是智慧,要把语文课上得不仅有宽度,更该上得有厚度。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能够开放课堂再走一步。</h3> <h3>马晓娟老师评课</h3> 数学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张文忠老师上了一节《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他教态大方,语言简练,课堂组织形式多样通过分析打折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生动的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span></h3><h3></h3> <h3>  张小晓老师展示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她提出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引领学生深度分析,再回归于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将知识内化。</h3> <h3>评委听课中</h3> 英语 <h3>  王瑛老师的课完整的体现了听说读写环节,重点突出了学生讨论观点的环节。</h3><h3></h3> <h3>  李超老师的课程设计思路明晰,字、词、句、篇章环环相扣,突出重点。</h3><h3></h3> <h3>  牛向巧老师展示了一节别样的读写课,重难点句型复现率极高,听课老师对牛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h3><h3></h3> <h3>  景城中学马雪宁老师的课程设计给大家留下深刻影响,较好的完成了说读写任务。</h3><h3></h3> <h3>  仲萱老师在调动学生方面做的非常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h3> <h3>  课后评委们分别对5位老师的课做了总结性评价:都能把握教材,变换各种方式渗透本课重难点,老教师的课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新教师的课有自己新意的地方,达到了推变课堂预期效果。</h3> 地理 <h3>  精彩而又激烈的学生辩论,内化城市与乡村的差异!</h3><h3></h3> <h3>  小组合作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h3><h3></h3> <h3>  评课:各位评委对姚玉玲老师《聚落》一课进行了深入又精彩点评。从宁夏60大庆视频切入,从身边生活出发直观形象,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质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质疑成为本节课最突出的亮点,难得一节课从质疑、生成到内化都是如此成功,受到评委老师高度赞扬。</h3><h3><br></h3><h3></h3> <h3>  最后马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和感谢各位评委莅临我校听课指导,并从校园建设、师资和学生情况为学校做了宣传;其次肯定了教师队伍的优秀:上进,好学,乐于奉献,课堂变革效果显著,老师们成长很快,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届的关注和认可。</h3> <h3>  经过全组教师一周多的精心磨课,今天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地理课。欣喜之余,仅以此合影留念!</h3> 思品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张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老师的课堂上,《家的意味》被阐释得令人动容。</span></h3><h3></h3><h3></h3> <h3>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课上,姜葳老师引用社会热点,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到负责任与不负责任所造成结果的的对比,让学生深刻感悟承担责任的意义。</h3><h3></h3> <h3>  景城中学陆海燕老师在《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上,带领大家用一个小游戏感受失去双臂的不便,引发学生对于挫折的一系列思考。</h3> <h3>  课后评委老师们分别针对三节课给出了认真细致的点评,马老师对做课教师及课堂做了总结性评价:三节课都很好的落实了核心指标,尤其是姜老师和陆老师的课上,合作参与非常广。三节课也都做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落实了本课的德育功能。</h3> <h3>  最后,马骥老师说到,年轻人的成长令人欣慰,“推进课堂变革是一场革命,我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其中,并且做出了自己的改变” 。</h3> 历史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景城一中的李彬彬老师带来《东汉的兴衰》。李老师不但精心准备,巧妙设计,而且教学方式多样,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并设置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历史。</span></h3><h3></h3> <h3>  黄叶老师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紧紧围绕课题和课标,整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学生思考,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h3> <h3>  评课阶段,两位做课老师先后说明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立意,紧接着五位评委老师细致入微地评价两节课的亮点与不足,并且与大家探讨历史史料的运用、历史课的戏说成分与学生活动、教学手段为课堂服务的目的等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h3> <h3>评委老师评课</h3> 化学 <h3>  化学组的推变课在崭新的化学实验室进行,郭丽老师在课堂上娴熟地运用希沃5的多种功能及希沃Link授课助手,精美的课件有效地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迁移应用,投屏技术的运用为全体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提供了保证,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h3> <h3>  张兴霞老师课前录制探究实验视频,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为大胆地放手学生实验,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时间保证,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h3> <h3>  课后,评委郑老师用“和风细雨”来评价两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教研员刘老师从放手学生实验方面和正面评价肯定了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大家更加清晰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h3> <h3>  同时,马东坡副校长也对两节化学课进行了听评,课后对两节课的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细致地点评,并就学生实验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h3> 生物 <h3>  景城中学刘彦成老师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激烈讨论,合作学习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h3> <h3>  杨阳老师认真细心地引领学生从课前准备,课中实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分析中理解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原理、部位及过程。</h3> <h3>  秦雪老师密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尝试鉴定常见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生物科学探究素养。</h3> <h3>  五位评委对三位做课老师耐心细致地点评,让青年教师再次深刻领悟“推变”课堂对于教师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主体的改变,在今后的常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h3> 物理 <h3>  物理组的四位做课老师分别为谢小平,张娟,杨经,王晓芳。他们认真解读、深层领会核心指标的精髓,积极研讨,认真备课,展现了物理的有趣和有用,学生参与度高,思维发散,在老师的引导下质疑环节表现充分,释放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h3> <h3>  随后教研室樊党娟老师、张世宁老师带领大家在物理探究室进行了详细评议。樊党娟老师再一次给大家解读了推变课堂的意义并提出了实施建议,总之,这次推边课堂活动对我们每一个物理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银川市课堂推变三年以来,年轻的北塔教师团队在“思变”的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步,总结一步;走一步,提升一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老师的进步和成长,质变和升华。以“推变”活动为契机,引发了广大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考,促生了课堂教学形式策略的转变,落实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基点。将老师的目光聚焦到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处,愿我们的老师永远走在“思变”的路上,获得更多的成长。</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