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不孝,“地信会址”到一到

神话

<h3>[图片]</h3><h3> 当以此为题,想成全一则“小屁文”的那一刻,我突然纠结了起来,似乎有了一丝无形的道德压力,进而自我拷问了起来。是的,我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呢?更何况还带上一点说教的味道!</h3><h3>&nbsp;&nbsp;&nbsp; 当然,“地信会址”只是一个由头,对孝道的诠释才是一直萦绕于我脑际欲摆不能,想说却又不太道得明的话题。</h3><h3>[图片]</h3><h3>&nbsp;&nbsp;&nbsp;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从黄口幼童到耄耋之年,你去观察一番,两个头(小和老)在很多方面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的。当老年人知道武康有这么一个蛋壳形会馆,有高科技运行下的美丽喷泉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及渴望一睹风采的心情一点也不亚于小孩子,只不过他们不会象小孩那样纠缠乃至撒娇罢了。问题是,我们作为子女想到没?更重要的是行动了没?</h3><h3>&nbsp;&nbsp;&nbsp;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老年人不限于把所谓的幸福仅仅定格在“吃得好”上了——尽管他们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不舍得去化钱吃心里边很想吃的东西。这是跟他们过往的艰难生活与蹭蹬岁月相关联的,并非意味着他们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活。我曾说过,我们是否可以拿出关注于小孩的十分之一精力来陪伴老年人呢?这个看似占比很小的,或者说极不相衬的比例关系,能够真正做到恐怕已经不错了,恐怕已是众人眼中的孝子了。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如此?</h3><h3>[图片]</h3><h3>&nbsp;&nbsp;&nbsp; 古人云,子欲孝而亲不待。现在又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尽孝,二是行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相对紧迫的时间因素在里边,一旦错失,将无法弥补,也一定是遗憾终身。</h3><h3>&nbsp;&nbsp;&nbsp; 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如我,及小我一二个年轮段的人或许都会冒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小段名言,但现在的人的意识中恐怕不会充满这样的理想了,更多的是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只不过,有人格局大一点,有人境界高一点,有人实在和平凡一些。但是,人性是有一条底线的,道德也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无论是谁,无论是怎样的高官厚禄,尊敬长者、孝敬老人乃是一种必需的品质,乃是一种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h3><h3>[图片]</h3><h3>&nbsp;&nbsp;&nbsp; 俗人如我不敢妄论什么理想,至多只是把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悄悄地藏在心里,有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位移到梦里。梦想可以跳跃,梦想也可以逆转,梦想甚至可以天马行空。但现实只能按步就班式的宛如春夏秋冬般地四季轮回——从小到大,从大到老,无人例外!现在,自己已是渐老未老的当头,唯关爱、关心、关注真真是老了的长辈,恐怕才是最应该也是最值得去做的事情!</h3><h3>&nbsp;&nbsp;&nbsp; 那就象曾经带孩子那样也多带带老年人吧——他们饱经风霜却碍于世面,他们既受制于现实的种种局限,更很难(甚至是不能)融入虚拟世界之中去,唯其小辈们的贴身温暖才让他们有生之年过上有温度的生活。</h3><h3>[图片]</h3><h3>&nbsp;&nbsp;&nbsp; 孝不孝,就从带他们去“地信会址”到一到开始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8、11、26</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