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 <h3> 李婧,永安一中教师。曾获得永安市“三八红旗手”、“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11月获福建省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高中语文组一等奖。任教期间,先后获得市、省级“中学语文课文‘教学解读’大赛”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级“优课”、三明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永安市“教坛新秀”。在指导学生方面,连续两届喜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写作辅导特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获得辅导银奖,指导学生制作的微电影、动漫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特等奖、“科学万花筒提名奖”。</h3> <h3> 对赛者而言比赛是一场旷日引久的修行,但在脱去“凡胎”、褪去“凡骨”之后,比赛所留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一纸荣誉,而更多的是满心的温暖、求真的满足与技业的升华。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修行,它引领我们抵达人性的善与美、知识的广与真。</h3> <h3> 一、抟风借力,方可南为——满心温暖 <br> 教师是杏坛的一粒种,雨露的恩泽与土壤滋养助其抽芽、壮硕以至飘香。本次比赛能够有幸获得一等奖是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与永安一中人上下一心合力拼杀出的一条阳关路。 <br> 在这一次的比赛中,上至领导层面对比赛的高度重视、科学部署,下到语文组里前辈老师们知无不言、慷慨传授的春风化雨,细到我的指导老师们的精细指导、百忙陪练,都为仓促备赛的我厘清了很多凌乱。毕竟,鲲鹏展翅击水三千,还须借住风力方可扶摇而上,至九万里而南为,更何况是我这样的蜩鸠。<br></h3> <h3> 在此,感谢三明市教科所、永安市进修学校及学校领导的精心部署和关心鼓励,感谢我的校、我的组,能浸润在一个作风严谨、求真求实的八旬老校和语文大组中,一路走来,前辈老师们总不忘浇灌我们这些稚嫩花苗,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他们的荫蔽下,我们成长壮硕。尤其感谢我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吴清老师、吴国凤老师、谢斌老师,还有在我成长中不断关怀帮助指导我的语文组前辈同仁们。从指导老师们身上我赢得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他们深厚的学养、精深的业务,感谢他们不遗余力地对我进行指导和教授,其实我只是把他们的专业实力外显出来罢了。</h3> <h3> 二、闹中取静,“动”悉“先知”——技业升华</h3> <h3>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静得下心来做事的人,也同样信奉闹中取利的人生信条,总觉得生活才是最大的教科书,但其实这恰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拦路虎,因为生活只能教会我们生活,它能丰富我们的认知与经历,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限制着我们的眼界和技业。 </h3> <h3> 此时,这场比赛无疑是对我这只温水青蛙投来的一封战书,这个宣战来得恰逢其时,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思维惰性作出改变。有时,当自己无法主动改变的时候,被动接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助力了我们对学术的夯实和探索,有效地提升、臻善、良化教师自身。<br></h3> <h3> 三、灵魂教者,拒绝“匠人”——求真满足 <br> 书教久了,会忘却自己是中文人,而只是个教书的匠人。尽管王静宜老师说过:“我们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教书匠。”但可能对于一个中文人来说,审题、破题、解题、教书、育人、答惑,这些,远远不够。中文人是诗性的,她应是不受流俗束缚的灵动、自由与感性。这是这一次比赛让我少有感受到的远离烟火的人间。 <br> 《经典咏流传》中黄绮珊演唱的《定风波》,我伏在堆满书本的书桌前听过不下十遍,但每一遍都感动得想哭,一遍比一遍感动,在那一刻,备赛的煎熬,脑力、体力、意志力都到达极限,我似乎在黄绮珊高昂、有力的曲调里读懂了苏轼对人生的控诉、求索、抑郁、刚毅,这也许就是鉴赏学里所说“共鸣”,一个常挂在嘴边,却少有人少有时能真正体味的艺术美感,竟然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一刻的想哭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对于思想升华的一份欣喜若狂。这时候虽然还有比赛的负担,但其实比赛所给予我的早已超出了“比赛能不能入围”这个浅表的意义。此时,我之于比赛,只是一个语文人的坚守、一种语文味的捍卫、一脉国文化的传承。<br></h3> <h3> 教师是杏坛的一棵树,壮硕的枝干是为孕育来年丰硕的果。感恩此次参赛恩泽我雨露、滋养我土壤的每一位前辈老师、领导家人,是时候归零自己,重埋沃土,只为深扎之后那一片银杏飘香、硕果丰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