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心有所依——未来可期

🌻

<h3></h3><h3></h3><h1> 我是来自甘肃偏远乡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在我心目中: 教室,是老师传道授业的地方;教室,是孩子们汲取知识营养的场所,教室,是孩子们梦想腾飞的土地,教室,是师生思想碰撞的空间;但唯有打造一间阅读教室,才可以装下你我更多的梦想。这样的、那样的、彩色的、还有黑白的……<br></h1><h3></h3><h3></h3> <h1>  为了这个梦想,在从教十年的路上我憧憬着、探索着,实践着。我很庆幸,在工作中遇到了开明的学校领导和支持我的家长,因为阅读教室不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他们的梦想。正是有了它,这间教室才拥有了无数成长的故事,才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才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琅琅书声!</h1> <h1>  十年的沉淀,十年的磨洗。我现在的教室是这个样子的:当清晨明亮的窗户透进缕缕阳光,洒在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 精巧漂亮的绿植点缀在适宜的空间,为教室增添活泼和趣味;墙上呢,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阅读心得和个人创作的展示栏,记录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h1> 我,换新颜的样子 <h1>  报名之后,我开始着手布置教室,它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象着,网上借鉴着,请同事们参谋着。我想不是把教室布置的花花绿绿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它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更加喜欢阅读。重视阅读的校长也一次次前来指导,希望我的教室以点带面,影响整个学校的其他班级,为来年教学楼粉刷完毕,全部布置阅读教室做个样板!(压力好大哦)</h1><h1> 一颗草,一朵花,每一个装饰,每一个摆件,都会被这些和我个头差不多的孩子们,心灵手巧的贴在了、放在了恰到好处的位置。</h1> <h1>  当初做这些事情可不是容易的,为了创造“视觉效应”,我先后网购了书架书柜。简单的书架书柜安装就让我和孩子们费了好大劲,拼接再拼接,错了,重新再拼接。大费周折之后的喜悦是无法述说的。</h1> <h1>  书柜多了,书就显得少了。书是阅读教室的生命之一,没书就等于失去半条生命。在我的倡导之下,学校、家长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三个书区在短短的一个月建立起来了:筑梦班世界、沁心童乐园、蔚蓝图书角。</h1> <h1>  为了营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我和孩子们亲手栽种了很多盆花,点缀在书本间,放置在窗台上、地上,有的甚至挂在了墙上。身为副校长的语文老师拿来了自己的花架,数学老师也送了几盆自己心爱的茶树和玫瑰。</h1> <h1><br></h1> <h1>  在装扮教室的日子里,总有一些路过的老师,进来溜达一圈,或赞美几句,或提几点想法,或无声的翻看一会书,或直接动手摆一摆书,我觉得我每走一步,都在悄悄的,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别人!</h1> 我,花枝招展的样子 <h1>  从17年10月,担当者“班班有个图书角”落户金塔。我才真正的关注儿童阅读,真正的爱上了儿童阅读。就像《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就想,我作为老师,我想给孩子留下的是,多年以后,他们想起我的时候,说我是一位读书给他们听的老师!所以<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一路走来,我带着孩子读书,并拍下孩子们和老师与书为伴的每一个瞬间,这些都值得被定格,值得被我和孩子珍藏,值得被我们共同回味。</span></h1> <h1>  一本本阅读笔记,出自悄悄成长的小手,依偎在太阳花旁,静静等待着,等待着,被别的小手翻阅,等待着翻阅时喧闹的时刻!<br></h1> <h1>  读书小报、阅读名言、童诗、童谣,出自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把黑板打扮的五彩斑斓。</h1> <h1><br></h1> <h1>  一盆盆绿植点缀在书本间,让书有了更多的颜色,让书有了新的生命。卡通印花的垫子,个性十足的小凳子。在这样色彩缤纷、书香浓郁的教室里,阅读,就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谁会拒绝阅读呢?</h1> 我,平常的样子 <h1><br></h1> <h1>  学校为了让孩子打好人生底色,增加文化底蕴,倾注心血编写了这套国学经典教材。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就算现在读的有些内容,我们还不懂,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理解,我也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更加坚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雷海为”出现!</h1> <h1>  有人说课程是“学习经验之履历”。如何在阅读教室中给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幸福的学习履历。仅仅依靠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阅读体验,我进行语文课的改革,利用单元整合的方法,整合教材提前月余完成授课。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属于我们的书香世界里。 </h1> <h1><br></h1> <h1>  随着孩子们的渐渐长大,也为了让孩子们形成更完善的阅读结构。我逐渐在阅读课程中进驻友善、诗性、想象、坚强、自尊自爱等元素,让学生全面理解世界,从而让阳光、坚强、睿智成为生命的底色,以塑造“健全、健美”的人。</h1> <h1>  现在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如:视觉化、破解结构化、概述、重读,有效讨论等等,阅读成了一件充满挑战和情趣的事。</h1> <h1>  &nbsp;我经常发现,当学生读到一部儿童阅读作品的精彩之处时,思维往往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或喜或悲,或欣慰或焦虑。这时,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时效性,趁热打铁,及时促成学生由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及时实现<font color="#222222" face="Arial" size="4"><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span></font>鼓励孩子们写点文字,把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点心得,或写下来,或画下来,这些记载着不同故事,不同感悟的小本子,挂在太阳花旁,在闲暇时光,供孩子们翻看,也是一种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h1> <h1>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孩子们最快乐的莫过于,每个周五放假前换书选书大行动。这样孩子们可以在周末,自己自由自在的阅读,可以和家长一起聊书。</h1><h1> 拿着书,拍张照片,是我新发明的图书借阅登记,也是为了定格他们成长路上的样子!</h1> <h1>  为了支持孩子阅读,家长也关上了电视,放下了手机,每天阅读图书,与孩子一起选择、讨论、分享。家庭氛围比以前更加和谐、快乐了。“阅读教室”在空间上拓展了,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了阅读教室的一部分。这真是一件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h1> 我,特别的样子 <h1>  夏日的晨,暖暖的阳,温柔的风,满眼的绿;冬日的晨,或漫天的星,或洁白的雪,或肆掠的风,都会被孩子们的《日有所诵》唤醒,拉开新一天的帷幕。(活动剪影一)</h1> <h1>  寄宿制的孩子每周离开家,缺少了父母的陪伴,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难免孤寂,怎么办?那就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吧。每天黄昏时分,我都会留出半小时的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或默读,或讨论,或交流。(活动剪影二)</h1> <h1>  每周三的固定阅读课上,同年级的老师们约定,会带着不同的书和自己一起漂流。(活动剪影三)</h1> <h3></h3><h3></h3><h1> 每周四下午,“开讲啦”会准时开始。这是一个我引导孩子们分类阅读、分享阅读心得的固定栏目。</h1><h1> 石亚楠同学成功的“开讲”激发了同学们大胆表达、乐于分享的愿望,很多学生都高举着小手,也想上来体验一把“老师瘾”。</h1><h1> 要想讲好可不容易,孩子们需要确定主题、选择图书、大量阅读,还要请爸爸妈妈帮忙设计。经过一番努力后,站在台上的他们有的信心十足,有的紧张小心,有的声音高亢,还有的羞红了小脸,但无论怎样站在台上就增强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还提升了分享意识,而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活动剪影四)</h1><h3></h3> <h1>  周五下午是接孩子回家的日子,我和家长们达成共识,提前到学校四十分钟,陪孩子们读读书,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是高兴的,甚至是努力的。(活动剪影五)</h1> <h1><br></h1> <h1>  “书香嘉年华”:让阅读变成动感的联欢,一学期搞一次大型的书香嘉年华或文化沙龙。故事大王擂台赛、绘本小剧场、赛诗会、故事爸爸(妈妈)等创意十足的阅读活动,成为亲子阅读的强大纽带。(活动剪影六)</h1> 我,感动的样子 <h1><br></h1> <h1>  眼前的这个不算漂亮却很自信的女孩叫石亚楠,可以说是我在开展阅读路上的功臣,没有她,就算教室再美,书再多,我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果。</h1><h1> 她是班长兼图书管理员,每周至少清点图书两次,生怕丢失,遇到破损的,会及时的修补。记得去年的一天早上,我去教室,远远就听见她吼叫的声音,心想,这孩子又怎么了,这么大声?进去后一番询问,原来是有一本书不见了,她在“审问”孩子们。我告诉她,窃书不算偷,也许是哪个孩子太喜欢了,想据为己有。她气呼呼的说:“那样的话,别人就看不上那本书了,我都还没有看呢”。后来我自费买了那本丢失的书,她接过书的同时坚定的向我保证,她会管好每一本书,不会再发生丢书的事。还有一次,一个男孩子气呼呼的来找我,说石亚楠不让她看班里的任何书!我相信懂事的石亚楠是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做的。原来,这个男孩子看书总是走马观花,一星期换好几本文字书!石亚楠说他看书的态度不端正,还不如不看。&nbsp;</h1><h1> 她酷爱读书,文字书几乎是两周一本,在阅读分享活动上,刚开始当其他孩子扭扭捏捏不敢展示的时候,她大方的第一个走上台,不打草稿,不结巴的分享了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孩子都能踊跃的走上展示台。</h1><h1> 她在读书的同时,喜欢写点文字,每次都会拿来让我修改,在我的推荐下,有好几篇文章被发表了。其他孩子在羡慕的同时,也开始了文字创作,也开始了投稿。</h1> <h1>  班级里有个学生叫温生琴,她聪明机灵,但学习成绩中间偏下。那年她三年级,父母离婚。爸爸因为醉酒后,骑着摩托车回家,结果一头栽到渠沟,人就这样走了,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 那孩子听到消息当场在教室里嚎啕大哭,其他的孩子都低着头,因为他们都知道,她现在除了爷爷奶奶再没有其他亲人了。亲戚领走了她。一周过去,又一周过去了,她没有回到学校,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打过几次电话,她爷爷总是说过几天就去了,我心里发慌,觉得还是去看看,那孩子如果用功是块不错的读书材料。我向学校领导说明了情况,校长说:“去吧!不能让孩子这么小就不读书,再说了不读书能干吗。学校尽可能的给她提供各种方便。”走的时候我从图书角里装了几本书,心想就算她执意不上学了,就把这本书给她留个纪念吧,也算成全了我们的师生之谊。在她家里,我好说歹说,她低着头,扣着手,一言不发。她爷爷说:“牛老师谢谢你,她说不念书了,不念就不念了吧,女娃娃,过几年就嫁人了。”我沉吟半晌说:“既然你们下定决心了,我不勉强。来的时候,我带了几本书留给她,就算给她留下个念想吧。”然后我就走了。其实我真希望她能读完那几本书,所以我一直把那个座位留着,希望她能明白我的意思。</h1><h1> 又是一个早上,我刚下车,校门边上探出一个头来,她怯怯喊了声:“牛老师!”我很惊奇,说:“你好,想老师了?”她嚅嚅的说:“牛老师,我今天特意来给你还书,还有……我想上学。”后面的声音我几乎是听不到的。我有些吃惊,说:“你还想干嘛?”她抬起头,眼眶里充满了泪水,说:“老师,我想上学,现在还行吗?”我高兴的说:“行啊,那个座位我一直都给你留着。”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牛老师,你的这本书真好,我觉得我比书里的‘富贵’幸运多了。”啊!当初的小心眼,现在终于结果了。那天我觉得特高兴,特幸福!</h1> 我,曾经的样子 <h1>  第一次遇到绘本!孩子们两眼发光,一本绘本,一群孩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围上去,难以叙述迫不及待的心情!</h1> <h1>  炎热的夏日,带孩子们去老杏树下读书,遇上了小倩老师。</h1> <h1>  每一个课间,每一个闲暇时刻。</h1> <h1>  一个个精彩的阅读活动,丰富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h1> <h1>  研学旅行的时候,不忘带着书,斜靠在大树下,静静的看着。</h1> <h1>  一次家长会,一次心与心的对话后,每个孩子拥有了《窗边的小豆豆》、《青铜葵花》、《草房子》三本书。</h1> <h1>  参加“二十四孝小故事”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h1> 我,以后的样子 <h1>  是啊!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不喜欢阅读孩子们缺少的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他们的指导,阅读,正悄悄改变着这间曾经暗淡的教室,孩子们对书的热爱以蔚然成风。我的教室,也吸引着别的老师和别的孩子,我和孩子们的阅读故事,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慢慢扩散着,我和孩子们在阅读上取得的各种荣誉,影响着身边的人。我们就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我相信,在不久的日子里,会有更多人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也知道,阅读永远在路上,唯有坚持和做的更好,才可以走的更远。</h1> <h1>  我坚信,打造阅读教室,可以让教室有生命、有色彩、有情感、有温度。因为,它铭记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印记,那翻动书页的声音,不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