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读了《鱼就是鱼》这个绘本,刚开始故事很温馨:一条鱼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了他所看见的。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做了想象: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事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让人发笑,可是看完了又让我有了深深的反思。</h3><h3><br></h3><h3></h3> <h3>教师就像那只小青蛙,而学生们就像那只鱼。在课堂有时会觉得我都讲明白了,你怎么还听不懂呢,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就是学不会呢……看到这地方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有的人掌握的好点有的人掌握的差一点。课堂上,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以宽容之心、包纳之心,及时地给与指导和鼓励。另外,当我们用语言表达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时,学生可能听不明白,就像绘本中的青蛙给鱼讲述的外面的世界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也许会更好一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