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余华活着

荒云

<h3>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很久以来,大约也了解这本书的情况一二,毕竟盛名已久,早就欲一睹为快。无奈,各种,就一直未能好好看看。最近,得了一本,畅快读来,也算遂了心愿,的确值得玩味。</h3> <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就读了余华的文字。记得老家好像有一本他的小说集,叫《河边的错误》。印象中有一篇好像叫《鲜血梅花》,读来唯美超脱。而《河边的错误》这篇读来,就很有点晦涩,仿佛隔着一层纱,云里雾里,云云不休,却分明又不知所云。故事大约讲的是一精神病人连续伤人而逍遥法外的悲哀无奈。故事和文笔,那时并没有感觉特别妙处,只觉着尔尔,不是我所喜欢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读《活着》,感觉与当年文字不可同日而语,的确有了大家风范,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不但时间跨度大,而且主题沉重深刻。分明是讲一连串的苦难和死亡,却最终落笔于轻松的活着。作者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截取那段新旧交替的历史,人设富贵的地主角色,由衣食无忧,不学无术,吃喝嫖赌,进而一贫如洗,从此遁入连绵的打击和苦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有理和无理的死亡。稍稍梳理一个个不幸,却又分明入情入理。首先是父亲的死,虽然不幸倒尚可接受。接着莫名其妙卷入战争,嵌入春生这一人物,为以后的儿子有庆的死埋下伏笔。然后千辛万苦回来,母亲的死,稍稍带过。女儿的病,又为二喜人设埋下伏笔。老婆的病,绵绵长长。女儿送人,儿子上学,养羊,鞋子,跑步,合作社,共产风,炼钢铁,大灾大饥荒……日子虽然过得苦苦兮兮,却仍然有小鸡和牛羊的希望。然后,儿子为了救人献血竟丢了小命,这段设计看似荒唐,其实也不怎么荒唐,毕竟那个荒唐的年代,还缺少荒唐?人生转呀转,也其实转不了太多人,被救的人竞是当年难友现在的县长春生的老婆。富贵的愤怒和仇恨终于无法传递,只能默默承受。儿子有庆的死几乎把病病殃殃的老婆家珍击垮,也许苍天有悯,也许作者有意人设,而欲将悲痛推向更高。老婆家珍终于跌跌撞撞从儿子有庆的死亡中走了出来,顽强的活着。日子还得继续,文化大革命浩浩荡荡,春生躲过战争,终究没有挺过文革,终究辜负家珍嘱咐,没有为死去的有庆活下来。慢慢的,又聋又哑女儿凤霞终于嫁了稍有残疾的偏头二喜。富贵的生活一下子好像看见了曙光和希望。也的确过了一段温暖时光,但好景不长,接着新的不幸又纷至沓来。在那个风雪的日子,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诞下儿子苦根又撒手人寰。老婆家珍悲尽几无悲。不久也了无牵挂,貌似平静离开了世界。本来故事至此,灾难应该就没了,其实并没有。那个时候,时间应该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己开始土地承包。富贵二喜苦根祖孙三,苦扯苦拉又过了三、四年平静的日子。就有那么个日子,搞搬运的二喜意外事故而亡,幼小懵懂的苦根只得跟着年迈的外公富贵,过着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生活。人生也是滑稽,作者安排苦根又一个荒唐的结局,居然由于贫穷饥饿,吃豆子吃撑死了……掩卷而思,满眼悲凉,人生至此,清风夕阳……</p> <h3>  抬眼我的世界,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悲伤。</h3><h3> 我的大姨妈,她的一生也真的可以比肩这样的坎坷。我的外公外婆生了三男三女(健在),由于孩子多,养不活。大姨妈生下几岁就送给别人家做童养媳。那个年龄那个身份,从小就少有母爱,受尽婆母的欺凌。终于熬到长大,解放,也终于与男人结婚。又一起生了五个孩子,那个年代,拉扯孩子也是不易的。八十年代初,还没等到土地承包,姨父因病离世,留下寡母孩子过活。那时候,最大女儿好像刚刚出嫁,第二女儿正与人处对象。三个儿子小,都在读书。好像姨父过世不久,二女儿不知为何竟喝了农药去世,如花一样还未绽放就谢了,姨妈哭得死去活来……日子还得过,又过了几年,大儿子好不容易讨了一房媳妇,欢喜得不行。但好景不长,婆媳之间矛盾不断,不知是姨妈当年境遇有了遗毒,还是媳妇的不贤惠,这就不可考了。家里困难,婆媳如水火,偏偏新添的孙子大约半岁夭亡。更是争吵不断,终于有一天,媳妇悬梁自尽。媳妇娘家来闹丧,一塌糊涂,几近不可收拾。总算这事了了,大儿子从此视姨妈如水火。这关系,现在才稍缓和,当然,这是后话。媳妇去世不久,姨妈领着三个儿子日子还得过呀,偏偏祸不单行,又过了没多久,姨妈最小儿子,那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在十五六岁左右吧,也不知为什么事,或者对生活和家庭及前途的无望?也在一个月黑的日子再一次悬梁自尽……消息传来,我们无不震惊。这之后,姨妈家拆了坏风水的房子,两个儿子暂住村部,姨妈自觉罪孽深重,改嫁他乡。才得了这晚年一段宁静。值得欣慰的是姨妈大儿子还算出息,又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家庭和美。但二儿子生性本份,家庭毫无背影,五十岁了,孤身一人,这一辈子恐怕只能空落了。</h3><h3> 想想姨妈一生,真是命比黄莲。姑且不去论是是非非,也的确无从理论。单从她境遇就让人伤心。幸好姨妈的身体现在还好,八十多岁了,和后姨父住在村里盖的扶贫房,虽然离了村庄,两人守着村部的小山旁,养几只鸡,晒晒太阳,不争的行走在山间,寂寞的活着。</h3><h3> 活着就好,不要什么。</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