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利克斯·瓦洛通(FélixVallotton)

醉清风

<h3>费利克斯 ·瓦洛通 (Félix V allo tto n)</h3><h3>1865 年出生于瑞士洛桑 , 1882 年来到巴黎 , 进入朱利安画院学习 , 并成为法国纳比派画家。</h3><h3><br></h3><h3>作为一位艺术家, 一位作家 ,一位坚定的中产阶级, 瓦洛通避开了人物造型 , 以及那种以巴黎为中心的后印象主义绘画。虽然瓦洛通经常参加纳比派的聚会 , 但是他那些压抑甚至带有敌视效果的内景画 , 表现出坚决抛弃纳比派画友爱德华 · 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与皮埃尔 ·博纳尔(Pie rre Bonnard)华丽的视觉效果。他以一种原始主义的气势描绘肖像, 却也同样混杂有拜金主义的社会程式。作为一位有实力的版画家, 他在19 世纪 90 年代的木刻作品中, 就流露出极度蔑视中产阶级上层人物的人生观和奢望 ;令人费解的是 , 当他在 1899 年与中产阶级妇女加布丽埃勒 ·罗德里格斯-昂里凯 斯 (Gabrielle Rodrigues -</h3><h3>Henriques)结婚之后 , 却投入了这个阶级的怀抱。</h3><h3>瓦洛通非常关注社会生活 。这位画家强调自己作为社会旁观者或偷窥者的特殊地位 , 对于社会动荡 、 政治不公正、 婚姻不和谐 、 妇女裸体等等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这种对视觉记录能力的认可与利用显得尤其重要 , 因为那个时代目睹着大众传媒的爆炸 ,以及伴随出现的肉欲主义 、商业行为和贪婪的幽灵 。为了制作这些视觉记录, 瓦洛通总是保持着超然的旁观者态度 。画家自己也曾经在金钱与艺术自主权之间动摇不定。结果出现这么一种奇特现象 ,在半年内, 他的版画作品同时出现在亲德雷福斯和反德雷福斯两种政治倾向截然相反的杂志上。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却能够将那些制造混乱的作品、 大幅奇异的裸体绘画 , 以及社会群像绘画等等都平衡起来 , 集中体现在绘画当中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菲利克斯·瓦洛东的绘画并不完全体现纳比派的特点,他虽然与这些画家一起探索艺术十几年,但他个人的气质使他处在纳比派的边缘。他避开了巴黎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用他学院派的绘画技术基础笔触细腻、颜色厚重地描绘风景、人物及静物,但这些细致并不用在刻画内容上,而是用来表现画面,形成一种平静的冷窥式叙述。有人说,他的绘画是一种“平静之下陈述着的焦虑”,也许这正是画家本人的气质。</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个白色的圆桌面,一把刀,几只辣椒。这是瓦洛东1915年画的一幅静物,没有变形、没有变色,笔触细腻、光影写实,画面干净利落。但宁静的气息令人感到庄严,鲜艳的红色也并不让人觉得温暖、张扬,清晰的边缘呈现出一种冷冷的态度。他的画就是这样,在人物画和静物画中,其背景总是具有一种简洁、规整的平面感,在风景画中他将景物简化成大面积的形似色块,也给人一种平面感。这就是瓦洛东的现代感表达。</h3> <h3>作品欣赏</h3> <h3>纳比派是什么派</h3><h3><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纳比派</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世人公认塞尚、凡·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或死后都影响有限。把他们的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前卫派画家的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