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十一月,北京的天是蓝的,银杏叶是金黄的,北京的冬天是美好的,在这最美的季节里,在这美好的十天里,我们有了最美的遇见一一山东省优秀乡村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培训。</h3> <h3>在2018年11日17,齐鲁百名骨干数学教师相约农干院,只为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带回更好的教育。</h3> <h3>培训十天,时间虽短,但每一天都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以及一线优秀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的专题讲座;实地观摩擦出了思想的火花。</h3> <h3>如果非要说一下培训的感受的话:震惊、震撼和颠覆。因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虽然感觉丰获颇多,但不知能否在接下来的分享中能应让大家感觉的到,还请大家怀揣一个包涵的心吧!</h3> <h3>我就以做为小组代表,在结业汇报学习成果时的内容,准确地说是反观自我的反思,再次与大家分享!</h3> <h3>一、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满自夸。</h3><h3>1.创意无限的小组logo,让我惊叹于他们高超的画技与创意。这是语文水平最高胤一组。</h3> <h3>传播师道的二维码组,</h3> <h3>合作凝聚力量碰撞激发潜能</h3> <h3>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h3> <h3>即兴赋诗一首:勾股方圆,齐鲁出圣贤。四海相聚,北京手相牵。汲专家智慧,润久竭心田。缚茧乡村几十年,今朝破茧,首都名师梦圆!</h3> <h3>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h3>见识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威力”</h3><h3>爱学的精神,自学的能力</h3></h3> <h3>新视角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h3> <h3>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强烈的敬业精神,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h3> <h3>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健康的身体</h3> <h3>(一)理念层面上<h3>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教学深入改革的依据1.为了大脑的健全发育2. 为了积极的情绪3.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创造创新型国家的中国梦”4.贯彻全教会精神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学生“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他还进一步要求,功夫要下在“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具体方面。</h3></h3> <h3>2、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好教师新时代教师的角色转变<h3>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变学生为主体——促进者</h3><h3>二、由知识的传授者变学生为主体——引导者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h3><h3>三、由知识的传授者变学生为主体——组织者</h3><h3>四、由知识的传授者变学生为主体——合作者“学习共同体”</h3><h3>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学生为主体——反思者第一阶段,在教学前反思。前瞻性。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阶段,在教学中反思。监控性。使教学高效地进行,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阶段,在教学后反思。批判性。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h3><h3>六、教师应该由单一的注重结果、学会向多向的注重过程转变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h3><h3>七、教师应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教师倾听学生”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h3><h3>八、教师应该从“面向个体”转为“面向全体” </h3><h3>九、教师应该从“教材研究”向“教材、学生双研究”转变 不仅要备课,更要备学生。</h3><h3>常怀仁爱之心 争做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h3><h3>我们站在教育的岸边,“彼岸是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待他们长大为一代新人,走向世界大舞台,当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幸福的!</h3></h3> <h3>(二)课型课例的研究上<h3>复习—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高级认知活动涉及的知识要素1.分式概念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最简公分母4.因式分解5.平方差公式6.约分7.通分8.分式基本性质9.添括号法则10.分数线的作用11.去括号法则12.合并同类项13.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14.分式加减运算不能去分母15.分式加减运算的结果可以是分式也可以是整式</h3></h3> <h3>基于“新课标”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h3> <h3>漂亮、整洁、使用,富含逻辑思维的板书!我们却被PPT抢占了!</h3> <h3>(三)学生发展上</h3> <h3>在北京当学生真好,在北京当老师真累!</h3> <h3>1、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让课堂教学富有思维活动<h3>2.要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的素材 作为教师,要具备能够在所教授的知识中充分地挖掘出思维的含量,要不断地思考如何讲才能讲出思维.如何提出问题才能够给学生让出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h3><h3>3.提有思维含量的问题</h3></h3> <h3>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 正数的相反数是什么数? 负数的相反数是什么数? 零的相反数是什么数?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 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是什么样的数?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从相反数的代数特征去回答: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是只有和它符号不同的一个有理数;如果从几何的特征去答,可以表述为: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有理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从这个有理数的分类去表述,就可以回答: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提炼规律不要过早: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化简符号后的数是正数; 括号内、外符号异号,则化简符号后的数是负数.这样的提炼,本质是为了记忆.丢失的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h3> <h3>解题方法不是套路!解题方法是思维的产物!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信念 思维是可以教的!孩子是蝴蝶,别把他们当风筝。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创造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栋梁;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享受学生成长的欢乐和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