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甘蔗有多高?”在成人看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然而,对于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h3><h3> 幼儿园课程中有关数学的教育,开始更多地关注来自幼儿直接生活经验中的数学问题,关注将数学用作为记录有意义的概念关系,也关注事物的那些可观察的特征,从而导致幼儿去学习可被概念化的数学样式。</h3><h3> 原本的一次绘本活动,我将其设计成集绘本教学、科学探索、数学概念、绘画记录为一体的综合活动《甘蔗有多高?》。</h3> <h3> 绘本导入:甘蔗有多高?</h3><h3>师:观看绘本封面,你看到了什么?</h3><h3>邹琪:我看到了太阳☀️。</h3><h3>周晥来:我看到小女孩手里的尺。</h3><h3>卜梓馨:我看到高高的树。</h3><h3>蒋雨涵:有一位小男孩站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东西。</h3><h3>师: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高高这棵不是树,是一根甘蔗,小男孩手里拿的长长的有个好听的名字“连环扣”。</h3><h3><br></h3><h3><br></h3> <h3>师:“想想看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测量甘蔗有多高?”</h3><h3>幼:用尺子。</h3><h3>师:如果没有尺子你们要怎样测量呢?</h3><h3>幼:😒️🙄️🤔️😳️😞️</h3><h3><br></h3> <h3>科学探索:小组讨论――非标准测量工具的探索</h3> <h3>孩子们将讨论的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记录。</h3> <h3> 各组推选一位讲解员进行讨论分享,有的幼儿叙述不够完整组员们也会进行补充说明。👍️👍️👍️👍️👍️👍️</h3> <h3> 讨论结果:</h3><h3>方法一:用连环扣进行测量</h3><h3>方法二:用小木棒进行测量</h3><h3>方法三:用小手长度进行测量</h3><h3>方法四:数一数甘蔗的节数……</h3><h3><br></h3> <h3> 在测量时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呢?</h3><h3>我们是怎样解决的。</h3> <h3> 我们有各自的“角色”,有画印子做标记的,有拉连环口的,有拿小木棒测量,有数数的,有取放甘蔗的,大家一起分工合作。</h3> <h3> 当我们都想拉连环口的时候会有争执,但我们会用石头剪刀布或是一人轮一次来解决。</h3> <h3> 我们这组是最先完成测量的,赶紧记录下来。</h3> <h3> 在总结幼儿记录的结果后,孩子们对测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h3><h3>师:还有什么办法能准确测量出甘蔗有多高呢?</h3><h3>幼:用尺子量。</h3><h3>师:那请你们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用什么样的尺子进行测量?</h3> <h3>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直尺,皮尺,卷尺等,我们一起来进行标准性测量。甘蔗有多高?马上就能揭晓答案了。(考虑到卷尺幼儿在测量过程中会有安全隐患,我们没有使用。)</h3> <h3>“徐志梵带来的尺好特别哦😊!三角形的。”</h3> <h3> “他们还在讨论由谁来划线做标记,我先来量量看吧!”</h3> <h3>“要扶稳一点,要不然就歪了。”</h3> <h3>“我们俩一起拉住起点位置。”</h3> <h3>“现在量到几尺了?忘记咯,重新再来吧!”</h3> <h3>“这个尺要拉直一点,要不然就不对了٩( •̀㉨•́ )و get!😀️。”</h3> <h3> 经过测量后我们再次进行记录。</h3> <h3> 看看我们完成的工作纸😍️</h3> <h3>测量活动的延伸:</h3><h3>1.一根长,一根短,怎么办?</h3><h3>2.一半在哪里?</h3><h3>3.怎么样可以找出一半?</h3><h3>4.测量我们的小桌子、小椅子<br></h3> <h3>测量一下楼梯间的高度</h3> <h3>测量一下班级的长度</h3> <h3>美味的甘蔗汁,甜甜的。感谢李老师和吴承瑞妈妈将班级的六根甘蔗抬到果汁点让店员进行榨汁。</h3> <h3>孩子的学习与老师的角色――我们所扮演的时而是引导的人,时而是挑战孩子思考的人,更是支持孩子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人。</h3> <h3>孩子们的收获――除了概念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的培养。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验,一次次面临挑战,进行尝试,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纠正。这种求知、做学问的态度,远比任何知识来得可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