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69年5月11日中午12:38,上海西站,火车汽笛鸣起,我与尚文中学的24位同学/12位男同学12位女同学,离别了抚育我成长17年的古乡_------上海,我们这一代,全部卷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耕耘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我们用汗水和眼泪,修筑起我们的青春岁月,当时,我姐66届高中,哥哥66届初中,我67届初中,运动刚开始,68年工矿分配,因家庭出身问题,我没有进工矿的运气,我可以到近郊崇明,但我偏偏选择了最远的……北大荒,我积极报名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碰碰运气,心想,我一定要创一番天地,通知下来,我被录取下乡了,我便高高兴兴地离开父母,哥哥姐姐,下乡到……<br><br><br></h3> <h3>火车经3天2夜的旅程,於5月14日上午8.45分抵达了黑龙江省,桦南县,八虎力车站,专列400余位上海知青一起下车,我们尚文中学24位"12男,12女",文光中学24位"12男,12女",48位上海知青分配到三十一团五连。</h3> <h3>所谓兵团当时中苏边疆紧张,边境武装力量不够,办了保卫边疆,将农场的人武装超来,沈阳军区派出大批现业军人领导农场,乒团,师,团级全是现业军人,当时兵团六个师,我所属三师三十一团土地26万亩,耕地面积16万亩,人口12500多人,职工4400多人,1948年解放团建立了桦南机械农场,1958年900转业官兵到曙光农场,1968年改为建设兵团,至1970年,有3000名知青到三十一团。。</h3> <h3>兵团采取准军事化生活,连队有武装排,农工排,我所在农工排,所以本篇不涉及武装训练照片。</h3> <h3>忻卫民</h3> <h3>刚到五连,我们男知青两个班,尚文中学男班,文光中学男班,班长是老贫下中农,女生也是尚文中学女班,文光中学女班,住在操场的两边,天天能看见,但都不太说话。连队更是严禁谈恋爱。</h3> <h3>五连是学大寨标乒连队,连长,指导员都是58年转复官乒,纪律严,干活重,连队有"早晨三点半,地里三顿饭,晚上看不见",的说法,我们战士们付出的汗水远比其他连队多。当初铲地锄草大规模班排联合铲地景头,全连一起下地,连长分配各排任务,排里再分到各班,每天是一块地完成后,全连再转移至下一块地,真有点部队的味道,</h3> <h3>因为我是近视眼,所以分在农工排由老职工带着我们,第一任班长甄在学,这是秋收场园的景头,地里的粮食除了直接拉到团部仓库外,剩下的全都进连队的场园,我所在的农工排,除了下地干活外,几乎天天在场园干活,</h3> <h3>这是五排,铁姑娘排在场园的一个景头,是团宣传刘干事拍的,前排右二为上海知青陈建红,她与她们班上的战友,五排四班与我们班正好是一对一,一对红,对口班,每星期总有一次要一起参加班会,</h3> <h3>1970年4月,全团学大寨,搞水利大汇战,在618水库工地上,用最原始的办法,肩扛,车推的.还要鼓劲,搞宣传,我也祘是宣传员,特别卖劲,利用休息时间,写稿子.演节目</h3> <h3>水库回来后,我便入了团,当起了班长,</h3> <h3>后排左起俞文浩,忻卫民,王志强/己故,前排左,周济民,胡恩孝</h3> <h3>后排左起俞文浩,忻卫民,李自荣,前排左起周济民,周志平,胡恩孝</h3> <h3>冬天大雪復盖大地,为了抢时间早播大豆,连队组织我们清理大地积雪,场面抢眼,</h3> <h3>连队地处边境 ,也要边防通行证才行,第一次探亲假的路条,</h3> <h3>左起周济民,忻卫民,周志平,眼望远方,各有所思,</h3> <h3>为了抢播,整理地块,拖拉机,马车,牛车齐出动,还真热闹,</h3> <h3>左起俞文浩,李自荣,周志平</h3> <h3>场园,我们排的主战场,</h3> <h3>场园晒玉米,机械脱玉米,晒玉米,进屯收藏玉米,玉米屯直径有30米左右,高有30米左右,上屯有三级跳高,我曾经肩扛200余斤小麦袋上屯时,由於身体虚,腿上没劲,从屯上掉下来,摔碎了手表,差点摔断了手臂,从此看到上屯,腿上打柇,再也没敢上高处跳板。</h3> <h3>上囤子,</h3> <h3>左起忻卫民,李自荣,周志平,连队大门口</h3> <h3>由於连队耕地面积大,最远的地块光走路要走2小时左右,中午吃饭都是送到地里的,农忙伙食还是不错的,三天二头的有大肉包子吃。</h3> <h3>冬天大车往地里送肥,兵团,冬天也是天天有活干,不像农村,大半年是闲着不干活的,</h3> <h3>后排左起包如荘 ,凌爱诊,季秀英,顾金凤盛爱香 ,陈建红,陆萍,前排左起忻卫民,周志平,李自荣</h3> <h3>五排,铁姑娘排的战友</h3> <h3>1971年11月,团里组织了冬季伐木大会战,这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活动,大肚川森林位于桦南县境内,属完达山余脉,。伐木会战,全团560余人,我们连队由董玉芳副指导员领队,组成三个班,一个排,排长是六排长,哈尔滨知青,张文启。由马号一个班,基建排一个班,我们农工排一个班,组成。</h3> <h3>山上的生活很苦,睡的是地窖,根本没有棉帐蓬,喝的是沟水,取嗳的是用旧油桶改装的炉子,烧的是树木爿子。</h3> <h3>我们班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为排里找紫火,劈爿子。劈爿子也不是轻松活,早晨出发前,绑上绷腿,山上有齐腰深的积雪,带上工具,套上爬犁,上山找枯杆,残枝,决不能乱伐,山上有桦树,柞树,榆树,水曲柳,楊树,还有核桃树,黄波萝等。也不能越过指定的区域,听林区的人说,林过有大狗熊出没,晚间更不敢单独行动。有幸运的话,还能找到"猴头菇",但我没这幸运事。</h3> <h3>我们班是主力,其中俞双喜,张连生,张培英,崔春华,李家瑞,……编入张文启排长的抬杠小组,"归摆",劳动强度大,生活艰苦,一根粗健子至少千斤,4个人平均每人要担起二,三百斤的重量,抬木头是集体配合用力,我看到过八人抬下动,撤下四人,余下四人反而成功抬起的战例,至人每人承担四百斤,真是了不起的硬汉,我一直敬佩这帮硬汉。</h3> <h3>1972年2月14日大年三十,团里来放映队放"南征北战"智取咸虎山",但我们班没去。我们吃着废油桶上烤的咸鱼,喝着高度列酒,喝着,喝着开始想家,一人哭,带动滿屋子哭,开始是劝酒,劝哭,最后喝太多全吐了,至后,见到白酒,就害怕。初一,我们继续喝酒,还听到尼克松访华新闻,有点预感政治气候的变化,也预警自己,不能过早处对象……</h3> <h3>70年,我便入了共青团,这些年,年年是五好战士,先进生产者,</h3> <h3>铁姑娘们</h3> <h3>后排左起朱清福,俞双喜,李红明,前排左起忻卫民,胡矛 ,忻是尚文中学,其他四位是文光中学的,朱,俞是我一个班的,70年起我一直是班长,付排长</h3> <h3>抠麻,是农活中最累,最脏的活,但我们也坚持下来了,为了抗寒,下河前要喝口白酒抵寒,现在肯定没有当初的勇气了,</h3> <h3>由於连队工作艰苦,也常有知青不辞而别,72年春天,连队派我和胡矛到天津去劝班里天津知青,李念,王开英回连队,最后没成功,他们的家长都是教授,学校也无奈,我们也祘公差加游玩,这是南开大学留影,2015年参加天津知青下乡40周年,很想碰碰李,王,但没有如愿,听说李一直在国外,</h3> <h3>73年7月,我参加了高考,虽然被录取三线保密中专学校,由于政审没通过,最后没走成</h3> <h3>73年八月,我被调到连队学校,任大队辅导员,教政治 ,历史,地理,农机,体育,我带领同学们自制足球架,双杠 单杠,足球门,组织了篮球队,足球队,乒乒球队,每天早晨4.30起床,带领球队锻炼,边看书,学做裁判,在团部组织的篮球,足球,乒乓球比赛中,均取得自建校后的最好成绩,受到连队,家长的好评。</h3> <h3>学校授课</h3> <h3>1973年3月,参加团里"经济危机"辅导班,回到连队当起了辅导员。19974年7月,参加团里"批林批孔"铺导员学习班,在连队讲儒法斗争史。</h3> <h3>74年春,团政委和我们学校老师合影左起XX,孟莉民,堵老师,忻卫民,魏老师,王智伟,孙政委,王怀,楊老师,包如荘</h3> <h3>75年2月,参加团部的屯垦戌边,学马列学习班,周济民/已调团部警通连,和我一起叁加的,三排右一,周济民,右二,忻卫民,前排坐三,四,五,为讲课老师,均为团里的筆杆子,当时,我也是连队的通讯员,经常投稿,连队写写大批判,小评论,73年考大学时的作文还是可以的,</h3> <h3>75年3_4月,我参加三师彩照摄影学习班二个月,回到连队,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只能与摄影……我的爱好,再见,二排左二忻卫民,二排为团里宣传刘兴华干事,前排左一,老师,左二,左三,师首长,</h3> <h3>团部开的上学介绍信,75年8月,我以高票被选送上了齐齐哈尔師范学院,英语专业,当了一名工农兵学员,毕业后便成了一名英语老师……</h3> <h3>1979年大批知青陆续返城,各自为生活奔波,如今,50年过去了,青年变成了老头老太太,退休后,知青朋友经常聚会,回忆我们的青春年华,感悟生活,特意选几张。</h3> <h3>高兴地戴上知青胸章,我们苦过,累过,为北大荒建设出过汗,留过泪,有资格佩带知青胸章。</h3> <h3>下乡五十周年纪念会上,连队的哈尔浜,天津,北京,上海知青欢聚一堂,共贺50周年庆典,"50周年庆典另做美篇"。</h3> <h3>连队的报导组成员再聚会。</h3> <h3>蓦然回首,更感慨岁月蹉跎,人生短促,当年的满头黑发现都己斑白,当年英俊的脸庞己刻满沧桑,五十余年的人生结历,在历史上只不过是弹指之问,稍纵即逝,但对于我们每一个知青来说它几乎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当我打开老相册时,我的记忆有了惊人的变化,对尘封50年的老照片上的大多数人是那么熟悉,好像发生在咋天,那段经历实在太深刻了,就象是一把刻刀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实在忘不掉。北大荒的苦难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和历练,是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北大荒人都有着令人挥之不去的坎坷经历,这些经历有磨难,也有骄傲。作为曾经的北大荒人有理由感到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