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篇————请 尊 重 我 们

一树繁花

<h1><font color="#b04fbb"><b> 请 尊 重 我 们</b></font></h1><h3><br></h3><h3></h3><h1><b> 10月13日,是三校(一小、八小、回小)联片教研活动。高芸老师展示的课是三年级《找骆驼》,经过集体精心研课、磨课,今天在一小研讨展示。弱小被轻视是司空见惯的,我已习惯,沉默是最好的回答。本打算在研讨评课环节,保持沉默不发言。一直非常欣赏高芸老师的课,本节课是一节公开示范课,让三校及教研室的老师看一看,八小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评课的教研员从她评课的口气,还是轻视这节课,我认为不算懂行吧!最后抛出的问题,学生能力训练点---提示语,值得商榷,问下面老师对不对?</b></h1><h3></h3><h1><b> 当时我担心,如果下面的老师七嘴八舌质疑,我们的课堂就会被“否”定。此时此刻我不得不站出来说话,此情此景也是展示八小不被轻视的关键时刻。如果选择了沉默,我还是一个领导吗?我连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瞬间思想斗争过去,我必须发言。</b></h1><h1><b> 事后我仔细反思,阐述也不是很全面,但争了一口气。</b></h1><h1><b> 其一:国庆节前,接到刘丽校长的任务,我们准备的课是《赵州桥》一课----精讲悟法课。我们备课组根据课标对三年级要求,及三年级学段特点,提出三个学生能力训练点:(一)是抓重点词句,理解句段的意思。(二)是三年级中段训练过渡句的认识,使用,作用,承上启下。(三)是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三年级重点是段的训练、我们集体备课团队(突出一个人讲,一群人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展示)。高芸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任意选取一个训练点在课堂上呈现。</b></h1><h1><b> 国庆节后,刘校长通知我们,三个学校三种课型,让我们重新准备一节----略读指导课型。我们又重新备课。这是一节-略读指导课,又有别于精讲课那样教学。重点如何指导?如何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的能力训练点如何提取?高老师也经过认真的钻研,我们备课团队也深入研讨。</b></h1><h1><b> 歌德曾说:“ 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崔恋先生提到新课标要求,不要在课文内容上过多的纠缠,讲解,分析人文的东西,思想教育等方面,我们更应该用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去培养学生能力对于略读课型《找骆驼》一文,导读语中的两个问题,学生读三遍课文就可以明白,一节课没必要过多的在课文内容上分析、讲解,那样的课堂效率太低。</b></h1><h1><b> 其二,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上学的知识,学生在习作中不会运用,写作文空洞无物。语文主题实验在我校走过三年,我们要求语文课“读写结合”,一课一得,一单元一中得,一本书一大得。本节课,高老师前二十分钟解题→初读课文→解决字词、读音→完成导读中的两个问题→也就读懂课文。后二十分钟,是学生能力点的训练。→认识提示语→找到提示语→明白提示语作用→巩固练习使用提示语(以文拓文),知识点的迁移。做到了一课一得,目标小而且落实到位。</b></h1><h1><b>其四:高老师为什么选取学生能力训练点-----提示语。三年级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里”,训练学生提出提示语在句中的位置,(前、中、厚)。精讲课《灰雀》一文学生的训练点,也是人物对话,提示语的不同作用。</b></h1><h1><b> 去年我校教师去秦皇岛参加北派名师研讨课,其中有一名师也是上的本课,选取的学生训练点也是“提示语”在三年级的运用,其中自治区杨华教研员点评时给予了肯定。</b></h1><h1><b> 我的阐述已经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们的课堂是值得肯定的。为了缓和会场的气氛,我又把皮球踢给了他们。今天点评教研员质疑提出---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提取的对不对?我也不知是否正确,今天活动本来是一次研讨课,和大家提出来商榷。(我被逼无奈的发言,只想赢得一些尊重!)</b></h1><h1><b> 反思我当时没有对高云老师课做建议点评。</b></h1><h1><b>(1)教师在放手引导上,高老师“收得紧”她反思中提到因为是“略读指导课”。我们在精讲课习得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本中,体现方法的迁移、运用。</b></h1><h1><b>(2)课堂上出现的亮点,可以是百年不遇,提示语→是否在文中省略,好不好?其中一名学生思维的跳跃,出现了分歧。与教师备课初衷不符。青年老师都会犯的错误,尽快收网,怕学生说的,自己无法收场。也体现高老师灵机一动的机智,收了回来,但是收得快,收得紧。放开让学生再读,再悟,我们本来就是一次研讨课。老师想到的是完美收场,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一些遗憾。这样一点评,我们的课就更与众不同了,当时却没有来得及。</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