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老百姓能看到的电影很有限,新的影片更是少得可怜。那时能在新片上映前买到票,那将是令人非常快乐之事。为看到《宁死不屈》这部进口的阿尔巴尼亚故事片,正值童年的我和另一位同学,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与成年人群挤着买票,却没买到。</h3><h3>之后,我们学校组织师生(包场)观看了《宁死不屈》这部让我曾十分感动、至今难忘的影片。<br></h3> <h3>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们,也许或多或少还记得些片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吧。</h3><h3>简介:本片的背景是1939年至1944年间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对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历史上最艰苦的时刻。当时,在阿尔巴尼亚南部吉诺卡斯特城里,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工作者米拉和女游击队员阿费尔蒂达同时被捕。在监狱中,在刑场上,她们不畏强暴,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最后,米拉和阿费尔蒂达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摘自百度)</h3> <h3>那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等,连中国小孩都知道是指被称作‘’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它虽是遥远而神秘的国度,但当时的国人普遍对其充满了亲切友好又不乏好奇之情。</h3> <h3>这是影片开始时的景象,果然是山多啊!</h3> <h3>那时的阿尔巴尼亚正处在纳粹德国的占领和统治之下。</h3> <h3>德国党卫军少校牵着狼狗,正在俯瞰山城。</h3> <h3>之后,他又在巡视监狱。</h3> <h3>山城的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h3> <h3>看似平静的生活。</h3> <h3>实际却是反抗法西斯暗潮涌动。</h3> <h3>街头随处都有游击队的‘’眼线‘’(接头联络人)。</h3> <h3>也有四处跟踪盯梢的坏蛋。</h3> <h3>影片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从这座宅院,也是游击队秘密活动的据点开始。</h3> <h3>这是影片主角之一‘’美丽的姑娘‘’(崔永元口述语)名字叫米拉。</h3> <h3>米拉正准备为一伤员换药,那位受伤的女游击队员名字叫阿菲尔迪达,她正在米拉家秘密养伤,她也是影片的另一主角。</h3> <h3>她俩情投意合,亲如姐妹。</h3> <h3>照片中米拉正在阿菲尔迪达换药。<br></h3> <h3>由于叛徒出卖和带路,德国鬼子将要把这儿包围时,她俩还不知道。</h3><h3>那年代,在我们心目中比较熟知的叛徒有:小说《红岩》里的蒲志高,还有样板戏《红灯记》里的王连举等,原只以为中国叛徒最可恨,这才知道外国叛徒同样让人恨得不行。</h3> <h3>照片所示:叛徒正在带路,德国鬼子已经逼近她家。</h3> <h3>米拉出门打水时,她还没察觉已被敌人包围。</h3> <h3>当她发现鬼子正向她逼近时,她扔下水壶,拼命向上坡的家院奔跑,德国鬼子在后紧紧追赶。</h3> <h3>米拉虽先到自家并想关上院门,但为时已晚。</h3> <h3>米拉被捕的同时,一边挣脱,一边不停地大声呼喊:‘’德国鬼子,德国鬼子...‘’她在告诉屋里的游击队员。</h3> <h3>阿菲尔迪达听到喊声,她迅速拿起枕边的手枪,击毙了一两个就要冲进房间的鬼子后,从房子的烟囱钻出到达房顶。</h3> <h3>她一边向德国鬼子射击,一边在高低不平的房顶上奔跑。</h3> <h3>不幸的是,她手枪的子弹打光了。在她跳下房子时,也被埋伏在那儿的鬼子逮住了。</h3> <h3>她俩被带到德国鬼子军官(盖世太保办公室)面前,她们从容镇定、无所畏惧,但等待她们的却一定是残酷折磨。</h3> <h3>果然,德国鬼子当着她俩的面,分别对阿菲尔迪达和米拉进行了严刑拷打。</h3> <h3>德国鬼子的‘’皮鞭加凉水‘’把她俩折磨得死去活来。</h3> <h3>米拉受刑后,刚刚苏醒。</h3> <h3>在狱中,当看到党组织的地下情报时,她俩十分兴奋,也使她们受到巨大鼓舞。</h3> <h3>米拉在狱中经常回忆,其中在学校的一幕往事浮现脑海。</h3><h3>她的同学好友在教室门口为她放哨,她在里面黑板上画画。</h3> <h3>米拉画的是墨索里尼的头像。漫画画的既丑陋,又形象。</h3> <h3>男同学们进来看见后,又都纷纷对漫画‘’添枝加叶‘’进行丑化。</h3> <h3>然后,一个男生站在前面高处摆好姿势(感觉好似欧洲某国一尊著名的雕像),用不知像谁的口气说:‘’墨索里尼,总是有里;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咚冾、咚冾、咚咚冾...‘’</h3><h3>没成想,影片中的这句话,竟成日后很长一段岁月里,经常被我们小孩们打闹或是争论时引用。</h3> <h3>他连说带比划像在演讲。</h3> <h3>不时地变换着动作‘’造型‘’和表情。他滑稽的表演,不仅引得教室内哄堂大笑,也像发出了同学们的某种心声。</h3><h3>男同学们把他高高地托起,在教室内走动。</h3> <h3>不仅坐在座位上的男女同学们都在开怀大笑。</h3> <h3>刚进教室,站着的同学们也咧嘴笑开了花。人群中有一位男生正在‘’偷瞄‘’谁呢?</h3><h3>其实,他一定是在寻视她...</h3> <h3>此刻,美丽的米拉和同学们一样,她正笑靥如花...</h3> <h3>除了影片中的这段情节最令我们开心难忘外,男游击队员和米拉单独在一起,他一边弹着吉他,一边与她‘’私聊‘’的那段情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h3><h3>之前,我不仅没见过吉他,更没听过这种西洋乐器的演奏。那个年代,据说是不允许公开弹奏吉他的,它属于‘’资产阶级靡靡之音‘’能使人中毒迷幻。不管你有没有钱,任何城市世面上都没有出售这种乐器的。极少‘’私藏‘’它的人们,只能偷偷地自弹自唱。别人问起什么乐器?名曰:‘’六弦琴‘’。一个地主出身的北京老知青曾亲口对我讲过:(那时)会弹吉他的比会拉小提琴的狂多了。也许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物以稀为贵‘’吧!<br></h3> <h3>那首‘’赶快上山吧,勇士们...‘’电影主题歌曲,几乎成了人人都喜欢哼唱的曲调。</h3> <h3>影片公映后,那背景音乐和插曲,成为了广泛流行且经久传唱的‘’大众歌曲‘’。</h3> <h3>那个年代虽远不如现今这么开明,那时的孩童(十一二岁)也根本不能与当今如此‘’成熟‘’和明白的少男少女们相比,但看到男女青年单独在一起,也会朦朦胧胧、懵懵懂懂地感觉多少有点那个...</h3><h3> 那时,男女同学一般相互是不说话的。有些老师们特意将同桌(那时的‘’同桌‘’就是两个同学共用一张课桌,没有单人使用的课桌。)的两位同学‘’男女混搭‘’,就是为避免课堂上同桌间说话。奇怪而有意思的是,同桌间‘’交头接耳‘’确实少见,但课桌桌面上画出‘’三八线‘’,因相互越线而彼此用胳膊肘顶撞的‘’战事‘’,却并不少见。</h3> <h3>纳粹军官对米拉说:‘’苦难中回想幸福的往事是十分痛苦的。‘’</h3><h3>的确,回忆是美好温馨的,而现实却是极其残酷无情的。狱中,米拉时常地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中,她俩又一次次地经受着各种审讯和酷刑折磨。但她们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得十分刚毅坚强。</h3> <h3>他们将米拉单独带到监狱的高处,让她居高临下凝望家乡的山水景象。</h3> <h3>党卫军少校对米拉不停地劝说加未必恐吓。</h3> <h3>这是影片接近尾声时,德军少校与米拉的一段对白,不仅语言精炼、深刻、精彩,而且直击人的心灵。</h3><h3>军官:‘’他们使你不幸,可你还护着他们,他们早把你忘了...‘’</h3><h3>米拉:‘’他们没有使我不幸,我为祖国而战斗...‘’</h3><h3>军官:‘’生活是美好的,姑娘。外面阳光明媚,人们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而你呢,在牢房里受难,你会死去...‘’</h3><h3> 德国军官说的最后这段话,也深深触动了当今一个倍受广大百姓敬佩的公众人物—崔永元。他在谈到为何拍摄口述历史影片时,就曾引用过这段话。而且,他坚定地表示,为正义真理,也会宁死不屈。</h3><h3><br></h3> <h3>那里,有一座座她成长和日常生活中,是那么熟悉的建筑民房。</h3> <h3>那里,有她的家院,她一定非常惦念她年迈的母亲...</h3> <h3>那里有她上学经过和经常玩耍的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巷道路,她想起那次参加地下阻止我活动后,雨天在街上与同学一起奔跑的情景。</h3> <h3>想起在那山间林中小路游击队员们埋伏痛击德国鬼子的战斗情形。</h3> <h3>那一次次次反抗、战斗,严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士气。</h3> <h3>当然,出卖组织,为敌人逮捕游击队员和革命同志带路的叛徒,是绝不会逃脱正义的审判的。</h3><h3>照片中可恶更可恨的叛徒,正在饭店吃饭时,地下游击队员化装成德国鬼子,骑着摩托车已接近叛徒座位的窗下。</h3> <h3>砰、砰,正义、复仇的子弹击中了叛徒的胸膛。活该!(一些观众齐声说)坏人都不会有好下场。</h3> <h3>看着家乡被敌人占领的山山水水,想起被他们杀害的老少同胞,米拉心中充满了对身后德国鬼子的无比仇恨。</h3> <h3>德国鬼子无论怎样审讯,使用什么酷刑拷,采取何种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的手段,她俩对敌人想要的情报都没吐露半句,敌人所用的全部阴谋伎俩都告失败。</h3> <h3>德国鬼子们没有得到任何情报信息,又无计可施,他们终于不耐烦了,党卫军少校签发了枪杀令。</h3> <h3>德国鬼子把她俩从牢房带出,押向刑场。</h3> <h3>她们虽被荷枪实弹的德国鬼子押解着,但她们从容镇定、大义凛然,毫无惧色。</h3> <h3>这是影片结尾,女游击队员阿菲尔迪达与年轻美丽的姑娘米拉一同面对生命最后一刻的情景。</h3> <h3>她俩迎着渐渐升起的太阳,背对着德国鬼子,迈着坚定的步伐,勇敢地向前走去。</h3> <h3>她们似看到了反法西斯战争就要取得胜利,祖国和人民即将得到解放,脸上仿佛露出了微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