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班的人与事儿(1)[同学情]

湖苇

前言 <h3>  我们小时候,常常到县城南面的蚂蜒河或者南大壕里洗澡、玩耍。扎猛子、玩狗刨,冷了就爬到岸上去,哆哆嗦嗦地唱起儿歌:“一盆炭,一盆火,太阳出来晒晒我。”这时候,不远处一定就会有人接茬儿:“一盆火,一盆炭,太阳出来晒晒王八蛋!”多么天真浪漫的童年啊!</h3><h3> 如今,这个“晒”字真是太时尚,太流行。什么都可以晒一晒呀!我们晒一点什么呢?就晒晒咱班的人和事儿!</h3> <h3>最新自产音乐视频:罗大佑《童年》</h3> 想念老师 <h3>  一位同学这样回忆——</h3><h3> 那是1971年,我在乡下的一座戴帽的中学教书。我除了教两个班的语文,还要代一个班的化学。化学课不能干巴巴地讲,总要做些实验。但是乡间学校的教学条件总是有限。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初中班主任王殿祥老师,想求他帮我借一些制作氧气的实验设备。当时王老师找到了教化学的荣秀敏老师,帮我借到了制作氧气的全部设备,试管、烧瓶、酒精灯、收集瓶等一应俱全,而且帮我设计了课题教案。那堂课,不但吸引了高年级的所有学生,而且全校的老师都来旁听,成了当时该校的一件盛事。我的制取氧气试验非常成功,当我将一根铁丝在收集瓶中点燃之后,教室里爆发出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后来,我的路子越走越顺,甚至多次在全公社的教学公开课上亮相。</h3><h3> 这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人生故事。它告诉我,要永远带着那份感恩活在世上,做人就是要学会感激……</h3> <h3>师恩煌煌万重光,</h3><h3>泽惠莘莘读书郎。</h3><h3>书山有路助跋涉,</h3><h3>学海无涯伴翱翔。</h3><h3>呕心沥血情似火,</h3><h3>披星戴月鬓如霜。</h3><h3>且闻杜鹃声声泪,</h3><h3>谓尔桃李竞芬芳。</h3><h3>——张宏伟《致已赴天国的王殿祥老师》</h3> <h3>王殿祥老师与他的儿女</h3> <h3>王殿祥老师与同学们合影,同学左起:冯淑琴、于继秋、李长莉、潘守阳、董颖、邓美凤、李金天</h3> <h3>王殿祥老师与同学们在一起</h3> 潘守阳 <h3>从容观落日</h3><h3>淡定度余年</h3><h3>——潘守阳自勉联之一</h3><h3><br></h3><h3>吟诵诗词怡晚岁</h3><h3>学玩微信乐黄昏</h3><h3>——潘守阳自勉联之二</h3> 董颖 <h3>董颖与于继秋</h3> <h3>董颖与于继秋、唐芳</h3> <h3>潘守阳与董颖</h3> <h3>潘守阳与董颖</h3> <h3>潘守阳夫妇与那瑞学夫妇在一起</h3> 李长莉 <h3>李长莉与胖孙子在一起</h3> <h3>李长莉与于继秋</h3> <h3>李长莉与董颖、于继秋在一起</h3> <h3>李长莉与于继秋、朱文琴在一起</h3> <h3>李长莉、韩艳华、林桂荣</h3> <h3>李长莉与同学们在一起</h3> <h3>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左起:赵凤英、李长莉、赵明、郑洪江老师、林桂荣、于继秋、王继珍</h3> 王继珍 <h3>王继珍与于继秋合影</h3> 朱文琴 <h3>朱文琴与王继珍合影</h3> 姚子坤 王玉杰 李宝昌 <h3>李宝昌与妻子合影——近日以来,李宝昌正在医院照顾住院的妻子</h3> <h3>李宝昌妻子年轻时的玉照</h3> <h3>李宝昌与荣秀敏以及同事们合影</h3> <h3>李宝昌与荣秀敏老师合影</h3> <h3>李宝昌与同事们</h3> <h3>李宝昌和唐芳,老同桌也合个影!</h3> <h3>后排左起陈久龄、孙悦、葛书语、刘天成;</h3><h3>中排左起朱文琴、娄雅清老师、邢淑敏;</h3><h3>前排左起朱艳春、景霞、李宝昌、郑建中</h3> 张宏伟 <h3>1971年冬,当时在乡村中学教书的张宏伟</h3> <h3>1980年,在结婚10周年之际,张宏伟偕妻子儿女在蚂蜒河畔留影</h3> <h3>三次大手术之后,张宏伟进入生活半自理状态,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制作音乐视频作品</h3> 杨惠琴 林桂荣 于继秋 周文选 <h3>周文选与于继秋</h3> <h3>于继秋与唐芳</h3> 那瑞学 <h3>那瑞学与唐芳</h3> 唐芳 <h3>那瑞学与唐芳</h3> <h3>那瑞学、唐芳姐妹与老乡在越南</h3> <h3>  本辑创意张宏伟、制作李忠艳,我们因能力有限,包括群中其他工作,都有做得不妥或者不到位之处。我们在此郑重说明,这些问题与群中其他人员无关,我们应该对此承担全部责任。有需要改正之处,请及时告诉我们,以便今后搞好自娱自乐活动。</h3>

李长莉

李宝昌

继秋

潘守阳

唐芳

张宏伟

董颖

老师

左起

那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