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会”到“我试试”——小班主题项目《我想吃柚子》

筱薇

<h3>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一起认识、观察秋天的水果,一起剥橘子品尝专属于秋天的味道……</h3><h3><br></h3> <h3>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呢?</h3> <h3>自己剥的橘子可真甜!</h3> <h3><br></h3><h3>我们把没有吃完的水果放在了柜面上供孩子们观察、互动。孩子们对这满教室的水果垂涎欲滴:“老师,我们可以吃柚子吗?”</h3><h3>“想吃柚子?当然可以!那试着自己动手剥一剥吧!”郭老师说。</h3><h3>“我们不会,不会剥柚子。”孩子们立刻提出了异议。</h3><h3>“如果你想吃到柚子,那么,就请你自己去试一试。也许你会成功哦。”郭老师鼓励孩子们。</h3> <h3><br></h3><h3>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剥柚子的尝试。教室里的所有工具、材料都对孩子们开放,当然,老师也会做好相应的观察和保护。</h3><h3><br></h3> 剥柚子的初体验 <h3>我们先要把柚子的包装撕掉!</h3> <h3>剥不动,那用剪刀试试能不能剪开呢?</h3> <h3>奶奶跟我说过:柚子要先用刀切开来的!</h3> <h3>刚刚芝麻小朋友已经用刀切了到小口子,我来试试能不能掰开!</h3> <h3>大家一起合作、使劲,柚子皮才能剥掉!</h3> <h3>耶,我们小组成功把柚子皮剥掉啦!</h3> <h3>再把柚子掰成一片一片的,大家分着吃!</h3> <h3>看,孩子们用力的样子!</h3> <h3>吃到柚子啦,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h3> <h3>第一次剥柚子,有人成功地剥开了柚子,如愿以偿地吃到了柚子,不过,也有两组失败了……<br></h3><h3><br></h3><h3></h3> <h3><br></h3><h3>在剥柚子过后,我们与孩子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大家一起说说自己是如何剥柚子的,又是用了什么好办法将柚子剥开的。</h3><h3>“我们先用手拍拍拍,可是发现拍不开。”</h3><h3>“我们是用手剥的。”</h3><h3>“我们用了剪刀。”</h3><h3>围绕剪刀的问题,我们给孩子们看了大家都用一把剪刀去剪柚子的照片,共同讨论这样是否安全,孩子们提出:“剪刀太多,这样有点太危险了。”在商量过后,我们一致决定:“一个小组用一把剪刀就好。”</h3><h3><br></h3> <h3><br></h3><h3>交流过后,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第一次剥柚子的体验。</h3> <h3><br></h3><h3>孩子们的表达虽然稚嫩却如此地形象。</h3> <h3>菁菁:我们打开了一个条纹柚子。</h3> <h3>七七:我们把柚子剥开来了。</h3> <h3>小宝:大大的、黄黄的柚子。</h3> <h3>圆圆:我用剪刀在柚子上戳了许多洞。</h3> 先做计划,再剥 <h3><br></h3><h3>有了第一次剥柚子的体验以及活动过后的交流与分享,第二次剥柚子,孩子们显得更有计划性,大家会事先想一想:“今天,用什么好办法能把柚子剥开。”于是,在活动开始前,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商量,然后选一位代表记录下今天的计划。</h3><h3><br></h3> <h3>苹果组:我们想用剪刀把柚子剥开。</h3> <h3>梨子组:我们今天打算用手剥,不用工具。</h3> <h3>香蕉组:我们打算用昨天西瓜组的方法。</h3> <h3><br></h3><h3>当有了计划后,我们发现,孩子们能对照自己的计划去完成一件事。有的小组拿了剪刀、有的小组徒手剥柚子、有的小组拿了很多吸管插在柚子上。他们是主观能动的探究者。</h3><h3>第二次剥柚子,依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能专注于这项工作一个小时没有任何厌烦的情绪,他们保持乐观、积极尝试、共同合作、互相鼓励,这些品质在“试一试”中慢慢地养成。</h3><h3><br></h3> 剥柚子,不难 <h3><br></h3><h3>有了前两次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对于剥柚子从最初的“我不会”转化成了“我可以”。他们说:“剥柚子,不难!我们不用剪刀,就用小手也可以。”</h3><h3>看,这就是我们剥柚子的秘诀。</h3><h3><br></h3> <h3>剥不开,先用牙齿咬个洞。</h3> <h3>手指先扣一个小洞,然后沿着小洞剥开来。</h3> <h3>一定要大家一起用力才可以。</h3> <h3>有人扶着柚子,有人用手剥。</h3> <h3>看,一点都不难,剥开啦!</h3> <h3>数一数,这个柚子有几片柚子肉呢?</h3> “我试试” <h3><br></h3><h3>孩子们从“真生活”中引发“真问题”——想吃柚子,怎么办?从而一次次地动手尝试、积累经验、改进方法,品尝果实、分享喜悦的同时,也获得了好的学习品质,从“我不会”变成“我试试”。</h3><h3>有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孩子们遇到以前没做过、不会做的事,更愿意说“我试试”了,他们把剥柚子的“精神”延伸到了生活中。花生怎么吃?我试试!大虾怎么剥?我试试!面包袋、香蕉皮,怎么撕?我都可以试试。</h3><h3>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h3><h3><br></h3>

柚子

孩子

剪刀

我们

试试

剥开

小组

水果

成功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