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站在那里就是一本活教材,一头银灰色的秀发,一口诗词活泉般的话语,一副激情澎湃的站姿,一个温婉如诗的形象。气质如兰,品貌如莲,鲐背之年犹如经岁月精心打磨的美玉,散发着古韵馨香。站在那儿,仿佛每根头发丝都闪动着诗词的光芒,举手投足之间,每一句对诗词的赏爱之言都具有不可抗拒的跨越时空的力量,带你越咸阳古道,穿小桥流水,走进了风景如画,美丽如初的古典文学的芳草地。</span></h3><h3> 袁枚有诗:“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听她讲解,如沐春风,伴淡淡花香,让你看见一个通透而澄明的世界。</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叶嘉莹出生在战乱的年代,却得益于书香门第的书香,早早浸染了她,使她的生命有千回百转仍矢志不渝的韧劲。在她少女时期,父亲在战乱中失联,母亲因忧思生病,后手术后感染,在他17岁时撒手人寰。父亲无音信,母亲早离世,使他饱尝人世艰辛,是诗词支撑他跨过了早年的坎坷。</span></h3><h3> 结婚不久,随丈夫辗转台北。1949年丈夫因台北白色恐怖而入狱,她拖着孩子漂泊无依,是诗词支撑她挨过了艰苦的岁月。</h3><h3> 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奏响的序曲,她归心似箭,探望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后来社会进步快了,人文环境和外交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她人到中年,仿佛可以岁月静好了。谁料祸从天降,她的至亲大女儿女婿又因车祸双双离世,犹如当头一棒,这撕心裂肺的痛,重重地击打了她,她咬咬牙,又写诗填词挺过了心碎的日夜。</h3><h3> 诗词是她的主心骨,救命草。古诗词那字字珠玑般的言语呼唤着她,那动人心弦的魅力打动着她,她又平静地走上了她一生难以割舍的讲台。70多年的教师生涯,传经送宝,遍植桃李,成就卓著。</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她一生嫁给了诗词,她又把诗词的美广泛传播,她以她有生之年的肩膀托举着中华诗词的荣光,虽然她的生活充满艰辛与坎坷,但他浑身上下浸润着诗词的力量,这力量撼天动地,无与伦比。时而托举她徜徉在灿烂的高空银河,时而陪伴她驰骋在广袤的水草丰美的原野。时而如劲风呼啸而来,时而如山泉叮咚而去,这天空,这原野,这劲风,这山泉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开发她生命的潜力,使她的生命有高度,有宽度,有力度,有温度 ,一直散发着浓郁的芳香。</span></h3><h3> 她是诗词的化身,上天让她尝过少年丧母的痛苦,尝过颠沛流离的辛劳,走过历尽劫波的心路,熬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碎。生活上的每一步她都走得不易,但她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拳拳赤子之心,眷恋着家国的山山水水,故土的点点滴滴,无论在祖国还是在异国他乡的讲台,尽情播撒着中华古典诗词的种子,让诗词之美遍布原野,诗词之树遍地开花。</h3><h3> 每每听到90多岁的经典传承人叶嘉莹的声音,我就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那富有洞察力的讲解,就像手拿拂尘的仙人,通过美妙的诗词解读,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埃,让你那一刻如此忘我而痴迷地进入诗词的美轮美奂的境界。诗人那掷地有声的回响或慷慨、或悲壮、或温暖、或清丽,都有一种不可阻挡的穿透力,透着生命的色彩和芳香,沁人心脾,余音绕梁。</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大家的“大”是囊括天地,通览古今,在人生的坐标系里,放大着真善美,而不失“小我”的风韵。</span></h3><h3> 叶嘉莹对诗词的解读,恰如对生命的解析,让我们在一瞬间走入了千年前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或许就是诗词和像叶嘉莹这样的诗词传承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通感吧。</h3><h3> 捧起诗词就会使人超然物外,那种感发的力量,不失时机地压缩着生活里烦忧的空间,使我们的人生在与诗人的共鸣中,经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收获。这或许就是叶嘉莹这样的经典传承大家所期许的一种生存的美好,一种活着的可贵。</h3><h3> 据媒体报道,2018年6月3日,叶嘉莹在早年坚持捐赠一半儿退休金的基础上,又将自己多年的积蓄1857万全部捐出来,用于设立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嘉陵基金,用于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她生活极其简朴,但她却为传承经典文化竭尽所能做着自己的贡献,这更是一种悟透人生的表现。</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生生不息,从古诗词里我们就会体察出,诗人非同一般的品貌气节。“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振臂一呼,这声音传唱了千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这忧心如焚的滴滴清泪流淌了千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这沙场豪迈赴死的心,悲壮了千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忧国忧民的心潮,激荡了千年。家国情怀,如山川日月,光明犹在,光彩犹在。</span></h3><h3> 同时,诗词里的人性的光辉,生命的魅力也令人叹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分别何其大气,是王勃千年前就有了今天的预见,还是他把大唐的自信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告诉我们,困顿不至于穷途末路,是另一种机缘正在悄然生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还作岭南人”,苏轼告诉我们不论沦落到哪儿,你只要还能享受美食,就会一样活得有情趣;“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易安居士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绿肥红瘦就是我们生命的写照,我们要学会从怜一朵花,惜一片叶开始,赏爱生命的价值;“自古逢秋菲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被放逐了23年,但他的生命的张力却蓬蓬勃勃,势不可挡。</h3><h3> 诗词就如同中国人的血脉,滋养着华夏民族的人文气质。叶嘉莹把自己醉在诗词里,尝到了诗词厚重博大的爱的关照,她倾其所能把这种关照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像传递圣火的使者,通身发光发热。</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叶嘉莹耐得住寂寞,抗得住严寒,生命力令人震撼而折服。</span></h3><h3> 她在动荡的年月里漂泊,她在漂泊的时日里执着,她把悲苦咽下,用诗词消化,她品诗词如饮甘怡,广泛传播祖国文化。她把美好拉长,在诗词中给养,她把人生品透在诗词中升华。她如一尊佛在诗词中修炼得上善若水,她如一朵莲,在诗词中盛开得亭亭玉立,她如一块玉,在诗词中打磨得熠熠生辉。</h3><h3> 叶嘉莹说:“我没有把我的时间跟生命白白浪费掉,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莲花是凋零了,但有一粒种子留下来,我希望把中国文化传统美好的种子留下来”。</h3><h3> 生应像叶嘉莹,活应像叶嘉莹,美应像向叶嘉莹,悟应像叶嘉莹。</h3><h3> 春风十里,幸好有你!</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注:文字作者 翁彩苹(不倒仙翁),写于2018年11月27日晨。属原创作品,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