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结校园路,情驻微信群!(原创)

俏夕阳

<h3>  1962年8月28日,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从牡丹江铁路沿线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密山铁路中学,开始了住校生活。<br></h3><h3> 我们入学时学校已经建校十年了,它是一所高标准的铁路中学。有一个师范班和三个高中班,初中十二个班,全校加上教职员工也有六、七百人。铁丝网围成的院墙,一幢幢黄色的大平房是教室和宿舍,教学楼、礼堂(餐厅),篮球场、足球场被树带和道路分割,显得十分规整,特别有层次感。那里记录了我们的中学时代,承载过懵懂的青春梦想……</h3><h3> 那时,我们铁中的设备、实验室,包括师资和管理应该说堪称一流,地方学校望尘莫及。</h3><h3> 我们学习生活在这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成为今天最棒的我们。</h3> <h3>  我们学年四个班的同学,虽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但我们在同一宿舍休息、畅谈,在同一餐厅吃饭,共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各种评比……是较量中的对手,但在学年的比赛竞争中,我们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友……</h3><h3> 我们离开家,长住在学校,每年只能寒暑假放假才能回家。开始,我们真想家呀… 想家,一起流泪,抱成团,哭成片,满屋的哭声仿佛一曲优雅的童声合唱…… 高兴了,大家一起疯,唱呀、跳呀!喊呀、闹呀!你追我逗,快乐的吵闹声真要把房盖揭开……</h3><h3> 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们就是这样,结下了夸越班级的友谊!</h3> <h3>  初中毕业后,有的继续在这里读高中,有的转到别的学校,有的参加工作……从此,我们象杨花柳絮一样,飘落在四面八方。</h3><h3> 我在牡丹江铁中读高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很想念密山铁中,想那里的老师、想那里的同学,常常在梦中和他们相见……后来我下乡去了北安花园农场后,就彻底地和他们失去了联系……</h3><h3> 今年八月我回到牡丹江,四处打听,几番努力,可算是找到了我的初中同学,我高兴得几夜不能入眠。我们班的张万祥,为我组织一次聚会。五十三年没见的同学们,聚在一起那叫个亲啊!忆不完的情,唠不完的嗑儿……</h3><h3> 万祥又把我拉进了密山铁中群,这回我真的找到了集体,回到了家。</h3><h3> 进入铁中微信群,有家的感觉真好……</h3> <h3>  分别五十三年的同学,今天相聚在微信群中,重续五十六年的同学情,这是上天赐予我们宝贵缘分的延续。</h3><h3> 分别的时间太久,在微信中看到老同学,有点认不出了,需要我慢慢寻忆。于是我打开记忆闸门,潜入思绪的海洋,慢慢地寻找着一点点地的清晰……</h3> <h3>  每天,我都打开微信,品读着同学们的谈笑。这天,群主李文武喊了一嗓子,同学们就陆续地敞开心扉聊了起来。</h3><h3> 聊我们的学校 : 密山铁中的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但严厉,而且有爱心,这是我和老师,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到的。</h3><h3> 新学期开学报到那天,火车开进了密山站,老远就看到好多人成排的站在站台上。今天,车上有什么重要人物?这么多人来接站,我挺纳闷……当我走下车时,好几个人围了上来,抢走了行李和手里的东西。"你叫李湘滨,把包给我,我是你的老师”。老师!还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噢!我这才明白,原来全校老师来接我们这些入学新生,班主任是备好课的……一种爱涌进心头,好温暖啊!不止这一次,三年来,我们放假回家,老师们都送;开学返校,老师们准来接站……</h3><h3> 我们在老师们温暖的关爱下长大!</h3> <h3>  谈起学校,学校对学生管理很严格,每天除了饭后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外,其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只有周六的晩饭后到星期天的晚饭前,可以走出校门,其他时间不准离开校园……</h3><h3> 学校不但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而且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记得每周六的下午,全校师生聚集在大礼堂,由语文组的老师给我们讲书。《红岩》、《烈火中永生》…这些长篇小说都是老师们讲给我们的。书讲得最好听的是李富荣老师,他有声有色地讲,时而还加点动作,我们都听得入迷了,两节课的时间一会就过去了。在高潮中,一句请听下回分解,把我们从书中推出……</h3><h3> 每逢元旦,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排练话剧,表演给我们看。《年青一代》、《智取威虎山》等,看得真爽快啊!最难忘的是师生们共同迎接新年钟声,相互快乐的祝福……</h3><h3> 我们在这和谐快乐的环境里成长……<br></h3> <h3>  聊到生活,我们宿舍很宽敞,南北共有五扇大窗,屋里既通风又亮堂。十几米长的大通铺,南北相对,北面的是双层铺,全宿舍共住四十多人,一个挨着一个睡在这里……屋里住的人虽多,但清洁整齐,里朝外的白被子叠的方方正正,床上没有一样杂物,每张大铺上的被褥成线,这是向解放军叔叔学习……</h3><h3> 李文武写到:"身残志坚好姑娘,结伴进了男生房,针针线线雁排行,干干净净四方方”。这是在夸奖36班女同学呢!星期天,身有残疾的谢惠荣带着女同学,去帮男生拆洗被衬,晒干后又把被子缝好了,给叠的有愣有角方方正正的情景。</h3><h3> 我们学校不但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各班级都有着良好的班风。</h3><h3> 同学们间的情谊,在团结互助中加深!</h3> <h3>  62年正是灾荒年,当时贫困饥饿令我们记忆犹新!在学校每月9元钱的伙食费,32斤定量。每天,最想的是吃饭。吃饭的第一感觉就是拳头大的馒头、窝头太小,咬几口没吃饱就没了……所以,每天吃饭是同学们最关注大事,只听到钟声一响,拿起饭盒冲出教室,撒开腿就跑。吴家毅讲: 一次他冲在前面,高兴得边跑边敲着碗,正好被教导主任遇上,把他好顿训……</h3><h3> 别看大家跑的急切,可走进餐厅都放慢脚步。饭厅里四十八张长桌,整齐排成四行,桌子上摆着一盆菜、一盆饭。同学们十人围成一桌,每天轮流分饭。近五百人的餐厅只听勺碰碗的吃饭声,没有说话和打闹的。这几百人一起无声吃饭的景场,只有我们学校有,这是铁中的校风校纪,使我们养成的良好习惯。</h3><h3> 艰苦岁月,培养了我们严明纪律、勤俭朴素的作风。</h3> <h3>  学校有两个运动场地,小的是篮球场,大的是足球场,足球场又是四百米的田经场地。我们每天下午一小时的课外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这里也是学校举行各种比赛的赛场。</h3><h3> 冬天把操场浇上水,变成冰场。体育课两个班一起上,穿上冰鞋尽情地滑呀……我们学会了滑冰,爱上了冰上运动。</h3><h3> 赵香春、孟祥志、宋淑华、不但是学校的田径运动员,也是速滑队的主力。在各项赛事中都取得过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h3> <h3>  同学们聊的太热闹啦!边聊着,边发上各自珍藏的旧照片来,并讲着每张照片上的故事……</h3><h3> 这是宋淑华和赵香春,上县里参加运动会时的照片,她们可是学校运动场上的猛将。样样项目出色,一对体育能人让人羡慕!</h3><h3> 照片上写的 :为体育事业奋斗!多高的雄心壮志啊!美好的青春年华。</h3> <h3>  一次踢毽子比赛,比赛前张树仁说 :我一直能踢到踢不动也不坏,王宝珍你要不信咱俩打赌,谁输了谁剃头(男生剃秃子女生剃分头)结果宝珍剃了分头,王宝珍和宋淑华合影留念。</h3><h3> 清楚的记得,在联欢会上,34班的姜占春、武文华表演的相声打扑克,36班的丰收舞,37班的洗衣歌……</h3><h3> 王宝珍报幕说 :下一节目,犊子笛奏!全场乐翻天,这句话比任何节目都让人记忆犹新,这笑料是王宝珍首创,我们的专利哟!</h3> <h3>  赵香春是体育全能,校田经队百公尺的一号,记忆最清的是她的百米跨栏,那速度叫个快、那跨越的姿态叫个美,无人能比。</h3><h3> 这张照片是赵香春代表牡丹江地区,参加黑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的留影,当时牡丹江只去她一人。拍下跳高现场,赵香春美丽的滚杆跳、轻松的越过了1.6的米高度。</h3><h3> 她为牡丹江获得了荣誉,是我们密山铁中的骄傲!</h3><h3> 赵香春是六五年黑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选拔赛的冠军,准备来年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失去了冲进国家队的机会……</h3> <h3>  微信群中的共同回忆,让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我们酸甜苦辣,多味的生活,都令人难忘和留恋……</h3><h3> 96年,企业办学转入地方办学,密山铁中校舍被全部拆除……让我们惋惜!</h3><h3> 校园没了,但密山铁中的记忆刻在了我们的心底!</h3><h3> 我们的同学情没有散,它注入在铁中微信群里!</h3> <h3>群主微信 : </h3><h3> 亲爱的同学们:过去,我们有缘相遇在密山铁中;今天,我们有幸又聚集在微信群中。同学群是我们传递友爱的渠道,是我们共享美好的心灵港湾。我们要共同维护、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我们共同把晚年时光,过得更有意义、更加快乐!</h3> <h3>彭秀芳微信 : </h3><h3> 情感的闸门一打开,美好的回忆如泻洪一样涌了出来,我们相互分享着幸福和快乐!我们铁中群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正能量!铁路子弟这个亲切的称呼,把我们永远连在一起,虽已过古稀之年,仍感到骄傲与自豪!</h3> <h3>季英丽微信 :</h3><h3> 那秀芳谢谢你,为我们保存那么多学生时代的照片,太珍贵了,想当年对照片没什么感觉,现在再看,是那么的亲切。照片记载着美好的少年时光,青春一去不复返,再看照片是种幸福的回忆……</h3> <h3>张万祥微信 : </h3><h3> 同学们早上好!你们可真能唠呀,回想灾荒年,那艰苦的岁月,大家都吃不饱,可吃什么都觉得很香,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就说吃饭,负责分饭的同学,宁可自己少点也得把饭分均匀……真想当年情景和那时的味道呀!</h3> <p class="ql-block">李湘滨:</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初中生活丰富多彩,真的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我不但获得知识,收获了同学间的友情,我还有个意外的收获,学会了做衣服。</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到星期天,同学们都窝在宿舍吃家里捎来东西。我家远,我没东西可吃,也不想在宿舍多待。在水房洗完衣服,就去逛街。在街上我不买东西,市场一个裁缝铺的裁剪摊,让我感了兴趣。打那以后周日上午,我就到摊上看两小时师傅裁剪衣服,下午坐在教室,回忆记录上午学到的心得。每次都用心的看着,学着,记着。后来,买了一本裁剪书,在教室里看着书琢磨着,按各部位要求计算着,照图画着,我逐步掌握了裁剪的技巧。假期回家我把旧衣裤拆了,用缝纫机翻新重缝上,练会了做衣服。</p> <h3>吴家毅微信说:</h3><h3> 一觉醒来,群内活跃空前,让我享受了美、感受了情,感而慨之,写句顺口溜《无题》</h3><h3> 古稀之年忆春秋, 同窗往事涌心头,</h3><h3> 茫茫天地奔生路, 悠悠岁月闯九州。</h3><h3> 人间晚霞无限好, 年少情义却依旧,</h3><h3> 弹指离别五十载, 可叹时光不倒流。</h3> <h3>那秀芳微信 :</h3><h3> 同学们的聊天,真的把我激活了,把封存在心底五十多年的青春美好岁月的记忆,象潮水一样开阀奔放,这几天失眠了,不困也不饿,五十三年前的美好画面一幕幕、一桩桩的回忆,感到自己的心年轻了,咱们都迈进七十的门里,还能聚在一起聊天。再次感谢李文武把我们都集中在同学这个群里……</h3> <h3>宋淑华微信 :</h3><h3> 同学们,我太爱咱们的学校了!如果问我这辈子最愿意过的生活,密山铁中,那有儿时的伙伴,每天都是幸福快乐的,那是绽放芳华最美时期…… 最不愿意过的也是密山铁中,因为那个时期太难熬啦,每天吃不饱,挨着饿在训炼。矛盾呀!因为那几年是灾荒年加上苏修卡我们……</h3> <h3>赵香春微信 :</h3><h3> 同学们真的好想你们呀!参加工作后我也时常参加厂、县、地区运动会,全能项目多,现在也参加市区的乒乓球赛,成绩比原来差,但奖品丰厚,学生时期有个奖状就挺高兴…… 总是不忘少年快乐时光,告诉你们我现在由九十斤变成一百五十斤的大胖子了,你们肯定认不出我了……</h3> <h3>  旅游、会同学,成了我们当今的乐趣。看,她们又往群里发相聚照了,还美美哒说: 真高兴,我又和他们相聚了… 我们几个结伴去草原玩啦… 我们……</h3><h3> 大家看着每张照片,心跟他们一样美。笑着、评论着,如同自己就在其中,美滋滋的品着相见的快乐和幸福的味道……</h3> <h3>  2015年,赵月秋回牡丹江和同学相聚。</h3> <h3>  2016年5月13号,密山铁中同学们相聚在牡丹江畔。这次聚会是由李文武、吴家毅等同学组织策划,在韩志学、贾秀兰等同学精心安排,各地同学积极参与配合下,成功的一次大型聚会……</h3> <h3>  2017年4月,同学们欢聚在南京。</h3> <h3>  王云海为庆祝同学们聚会特作两首歌:</h3><h3> 《 留驻青春》,《 友谊飘香 》</h3> <h3>  看 : 大家在认真学唱,多象当年的音乐课……</h3> <h3>  2018年8月,王春荣和鸡西、密山老同学欢聚一堂。</h3> <h3>  五十三年前我们聚在校园,是少年芳华,是美的纯真,彰显是快乐!今天我们相聚一起,是夕阳正红,是美的浪漫,彰显的是幸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风彩。</h3> <p>  2016年11月,老同学相聚林口</p> <h3>  2018年8月,我们欢聚在牡丹江。</h3> <p class="ql-block">我们是老同学,我真的很幸运和他们夫妇住在一个楼里。</p> <h3>  在哈尔滨,老同学王春荣、赵永泉夫妇接待我。</h3> <h3>  吴家毅、李同发、刘树发、李湘滨以茶代酒,在大庆干杯!李同发用满满一大桌的绿色佳肴、美酒,款待我们</h3> <h3>2018年10月,孟祥志、彭秀芳、李文武、李成学会聚在秦皇岛。</h3> <h3>  2019年4月12号,赵香春、李文武、张万祥、王春荣欢聚在深圳。</h3> <h3>  斟满美酒,举杯同庆,不为留住芳华,只为友情干杯!</h3><h3> 为幸福干杯,祝福同学们永远幸福安康!</h3> <h3>  今天,我们五十六年的同学情驻足在密山铁中微群中,热切地聊着过去,欢欣地畅谈现在。群,是我们交流感情的家园,我们是这个家园的享乐者。</h3><h3>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我,再吟新词,让我们共同高歌。让这朵凝结成的心花,永远飘香、绽放!</h3><h3> 愿铁中群这处心灵港湾,幸福和快乐常在,活力和友谊常青!</h3><h3> 愿2019年,同学们的老年生活再放光彩!我们的微信群再开新篇!</h3><h3> 缘结校园路,情驻铁中群!</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rz92s1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续集</a> <br></h3><h3> 点开链接就可看到,同学们五十年间的各次小聚的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