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h1><h1> 太阳刚从山尖尖露出头,像一个俏皮的孩子很快又躲进山顶那块云雾里。老徐起了床拖踏着鞋,打开门径直走向墙角的鸡笼,拉开笼门的一瞬间,窝了一个晚上早已齁不住的鸡群叽叽喳喳冲出来,扑扑通通像集体做早操。老徐也习惯性地站在门前的石坎上,朝着对面的山峰吼起来“赶集了,劁猪喽!”这一声大喊,把满园的鸡吓得全都上了后山。<br></h1> <h1> 山是大青山,沟是水演沟,水是延坪河,路是羊肠小道,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映衬下格外的景色旖旎。老徐祖辈住在这里以劁猪为业,田园般的生活到也十分清闲,与我虽未见过几次面,但给我影响很深都是在漫川关集市上看到的,一身蓝色凡尼丁短褂,从衣服的做工和两排布纽扣看得出,家里一定有个能干的女人,他个头不高,最明显地方是他的酒糟鼻子,带着小窝窝的红鼻头有点像草莓果,听一些人说山里人冬天都爱喝苞谷酒烤疙瘩火,那时候我也在想,红鼻子头是不是喝了苞谷酒烤了疙瘩火惹上的,不然怎么会成那样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 老徐每次赶集时都要站在门前石坎上喊几声嗓子,像是在祷告大山里的山神,保佑今天集市上生意兴隆。他以前有不喊的日子,不喊时生意一整天都无人问津,久之这一喊叫也成了习惯,赶集回来还必须要到大青山的山神庙祭祀还心愿,不然喊了也不灵。老徐的劁猪手艺在农村其实就是阉割猪的睾丸或卵巢里花花肠子,有民间九佬十八匠之说,也是七十二行中的营生技能。相传朱元璋与劁猪佬还有一点缘源,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恰逢除夕,皇命文武百官,大街小巷,贫富家庭门都要贴与家庭贴切喜庆的春联庆贺,翌日,太祖微服出巡,逐一观赏各家的春联,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遣人查问究竟,原主人是劁猪的,因行业与当朝天子又犯名讳,明太祖听后欣然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可见淘过饭的朱元璋,也知民间疾苦,还也算是明君,至于这副春联,算得上是对劁猪匠最形象贴切的定义了。</h1> <h1> 俗话说不劁的猪心不静,饱暖思淫欲,凡公猪均瘦长,母猪皆婀娜,均有吸引异性而躁动不安,郁郁寡欢,且浪费粮食,到头来越吃越瘦。劁了就不一样了,春天心不动,夏天胸不躁,秋天意悠扬,冬日等太阳,自然长膘肥胖。那时候我在集市见到劁猪时情景,老徐左脚踩住猪上身,右脚压在后腿,任凭小猪嘶声竭力的哀嚎都是无济于事的,从腰间取出刀盒,将刀叼在嘴上,霸道地抠住公猪裆下半个鸭蛋大的一对睾丸捏紧,将两边带刃的尖刀划开猪肚皮,用刀把末端的弯钩挑出猪肚里睾丸,手脚十分麻利,很快两个像去了外壳的荔枝果似的肉蛋蛋拽了出来,割断扔进粪堆里,路边的野狗跑过去嗅了嗅充满血腥又带着骚味的肉蛋蛋,用一种嘲笑的眼神匆匆地离开。一切都是无麻醉下进行,让人好生可怜疼痛之意,结束后在猪肚皮的伤口上摸一把锅底灰,抬起双脚,小猪夺命而逃,挣脱掉的猪崽哼哼唧唧,满院子乱窜,也许是肚皮疼的缘故,起伏不定肚皮一直再抽搐着,更像是在寻找失去情缘最要命一根筋,伊甸园的情花不会再对自己开放,屁股靠在墙上,一双恶恨恨眼睛直愣愣望着摘断它伊甸之花的那个人。主家也不会担心这猪再去惦记高老庄的高翠兰,也失去猥琐嫦娥的动机,好在猪不会去伤心几天,只有落下一滴伤心的忘情眼泪,转身跑回窝棚里。</h1> <h1> “快!洗洗手。”转身从厨房舀来一瓢水,让滴落的水把血糊糊手冲洗干净。递过一支烟,劁猪佬也不在乎血腥味道,湿溜溜的手指尖掐起烟屁股叼在嘴上,得意的收起钱来。今天是一个好天气,赶上了十来家劁猪的生意,集罢人散,也忘不了在铺子上买上蜡烛、香裱、一吊子猪肉,回家敬敬山神爷,祈望下一个集日,更会有一个好的收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