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二天 </h3><h3> 可能是时差的关系,早晨4点多就睡不着了,正好有空整理一下昨天的照片和记录,再发一个朋友圈。</h3><h3> 酒店的自助早餐很丰盛,最让姐俩高兴的是有多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好吃的起酥面包,至于那些鱼啊肉啊什么的就都pass过去了。</h3><div><div><h3></h3></div></div> <h3>姐俩的早餐</h3> <h3> 早餐后,我们首先乘车去往拿撒勒市,参观那里最引人瞩目的天使报喜堂。拿撒勒是圣母玛利亚的故乡,分上拿撒勒下拿撒勒,上拿撒勒是犹太人居住,下拿撒勒则是阿拉伯人居住,经济排名全以色列最后。</h3><h3> 天使报喜堂,是拿撒勒的地标建筑,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历史上由于战乱曾多次被毁又重建,现在的报喜堂建于1968年,据说是修建在圣母玛利亚的故居之上,主要是为了纪念天使加百利向玛利亚传递她将因圣灵受孕而生下圣子的信息。</h3><h3> 这座东正教风格的建筑,主体雄伟壮丽,气势恢宏,拜占庭式的穹顶高高矗立,内部装饰虽然不如俄罗斯的教堂那么金碧辉煌,但抬头仰望,高大的穹顶就像是一朵倒开的百合花,象征着圣母的纯真和圣洁,特别是教堂内及外回廊上展示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圣母画像,艺术风格各异,让人过目不忘,报喜堂因此也被认为是基督教中最为神圣的教堂之一。</h3><h3> 圣母玛利亚的故居就在教堂的左侧,是实实在在的考古发掘成果,充分展示了2000年前中东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状态。</h3><h3> 教堂内外都有一些虔诚的信徒在祷告,我们这些非信徒不敢打扰到他们,悄悄的进来看看又悄悄的退出。</h3> <h3> 随后我们前往基布兹参观。基布兹翻译成中文是聚集、团体的意思,它是犹太人的集体农庄。基布兹里没有私人财产,一切财产和生产资料为全体成员所共有。大家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基布兹”的住房、汽车、学校、图书等等属于“基布兹”的每一个人,如何分配年度利润,也由大家一起商定。社员平常的开支,包括吃饭、穿衣、看病保健、教育、旅游乃至听音乐会、看电影等全部免费,并由集体统一分配,彻底实现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主义理想,所有基布兹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以色列的第一个基布兹成立于1909年,其创业先辈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他们受社会主义理想影响,在当时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湖地区的德加尼亚建立了一个由工人成员拥有的独立农场,称Kvutza,发展至今全以色列已有200多个基布兹了。</h3><h3> 接待我们的这个基布兹农庄有200户人家700多口人,7000多亩农田2000多亩林子,房屋占地2000多公顷,除原有的奶牛,养鸡场等产业外,现在还经营有酒店。</h3><h3> 我们参观了集体食堂,教堂,洗衣房等,还路过了养老院,见到了年龄最大的爷爷,老人家已经94岁了,身体棒棒的。农庄里所有事情都在食堂开会决定,主席是民主选举出来的,每届任期4年。基布兹里所有成年人都必须在农庄里劳动工作到退休。</h3><h3> 然而时代大潮下,以色列的基布兹似乎已过了黄金期,现在的基布兹逐渐有了变化,开始有些个人财产,食堂吃饭,洗衣等服务需要付少量费用。目前基布兹最大的问题是老龄化,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往城市生活,使得某些基布兹已经处于解体和破产边缘。</h3> <h3>基布兹食堂,也是议事厅。</h3> <h3>基布兹人的家,房子是农庄公共财产。</h3> <h3>基布兹的教堂</h3> <h3>农庄里最年长者,94岁,每天为大家义务送报纸。</h3> <h3>洗衣房</h3> <h3>农庄里的救护车</h3> <h3> 中午去吃著名的圣彼得鱼,美味,俺俩喜欢。可能因为我们来自中国,餐厅还为我们上了一道类似中式菜做法的烩蘑菇。</h3><h3> 饭后去往戈兰高地酒庄,高地适合种植葡萄和樱桃、无花果、石榴、苹果等所谓7大圣果。酒庄1983年成立,被认为是以色列酒庄的领头军,无论是在酒的质量、技术革新以及新品种开发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介绍者说全高地的葡萄都是送到他们这里进行发酵的,发酵时间短的装瓶,时间长的则进橡木桶。我们品尝了三种葡萄酒,一白二红,对于我俩这种酒盲来说所有讲解完全是对牛弹琴。</h3><h3> </h3> <h3>中午在这里吃鱼,美味。</h3> <h3> 参观完酒庄我们来到戈兰高地, 它南北长约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大约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东侧。</h3><h3> 戈兰高地原属法国管理,一战后归属叙利亚,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至今,联合国在边界设置了缓冲区。</h3><h3> 我们去往色列战争时期把守的制高点,通往山顶的路上,两边排列着用废旧军火制作的艺术品,向游客们无声的诉说着过去的沧桑。站在山顶俯瞰,山下不远的地方就是叙利亚,望着眼前庞大的掩体和纵横交错的战壕,仿佛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凛冽的寒风中,听导游讲述着当年在这里发生的坦克大战,身上不时泛起阵阵寒颤,真心祈祷让我们今天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永远继续下去。</h3> <h3> 太阳落山前我们来到今天最后一站,位于加利利湖区提比利亚市的八福山,山顶上的八福堂是耶稣宣讲登山宝训的地方。教堂呈八角形,象征八福。八福的具体含义是:</h3><h3>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h3><h3> 哀动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h3><h3>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h3><h3> 饥渴的人有福了,因为必得饱足。</h3><h3>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h3><h3>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天主。</h3><h3>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成为神的儿子。</h3><h3> 为义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h3><h3> 感觉和中国的成语”吃亏是福”有异曲相通之处哈。</h3><h3> 晚上入住提比利亚市中心的Leonardo酒店,与昨天是连锁。酒店自助晚餐丰盛,甜点特别诱人,姐俩怕胖啊不敢吃,仍然以蔬菜水果为主。</h3><h3> 晚饭后和几个团友出去溜达,逛逛商店,以色列是高收入高税收国家,物价很高。</h3><h3> 提比利亚市至今还保留有古城城墙等遗址,让我们这些帝都人感慨极了。</h3> <h3>酒店旁边的古城墙遗址街心花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