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携手,筑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课活动侧记

幸福

<h3>  11月的初冬,虽然没有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壮观的闪电雷鸣,也没有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献给大自然含蓄的美,深沉的思考......</h3> <h3>  11月23日,在喀左县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王桂英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五人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葫芦岛,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程文化与创意教学观摩课活动。</h3> <h3>  室外寒气袭人,会场上座无虚席,热情高涨。8:30,主持人磁性的声音为我们拉开此次活动的序幕。</h3> <h3>  首先为我们做课的是来自北京的牛献礼老师,他执教的第一节课是六年级《探究计算中的规律》。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有困惑的迷茫,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发展了数学思维。</h3> <h3>  稍作休息,牛老师给我们带来四年级的《烙饼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烙饼就是烙面的问题,让与会者茅塞顿开。</h3> <h3>  接下来的讲座《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深度教学,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就是把教师理解的数学转化为学生能参与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理解感悟。</h3> <h3>  来自江苏的许卫兵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的《认识面积》。许老师多角度、多方位让学生理解面积和时间一样是可以计量的。选择不同的标准就是计量单位。</h3> <h3>  许老师结合《认识面积》一课进行了《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课堂实践》的精彩讲座。“千金难买回头看”让学生学会感悟、梳理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整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枝繁叶茂的知识树。</h3> <h3>  来自北京的刘劲苓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节课是六年级的《数与形》。巧妙的设计,完美的诠释了由数到形的过渡,自然而然的建立了数与形的关系。</h3> <h3>  《认识分数》一课,刘老师就地取材,新颖的设计更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亲切的语言、灵动的课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断研究、积累的专家型教师的风采。</h3> <h3>  接着刘老师为我们做了《说说数学那些事》的精彩讲座。数学来源于生活,追根溯源,了解知识产生的根源,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不断地研究、积累,坚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h3> <h3>  来自北京的汤卫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示范课是六年级的《多连方与游戏》。汤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二连方、三连方、四连方……展开后有几种不同的展开图。教给学生有序思维的方法,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h3> <h3>  短暂的学习结束了,累并快乐着!收获了知识、经验,更多的是思想、智慧的启迪:作为一位数学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还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为铸就中国教育梦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