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瓷》👇️

刘杰

<h3><b>“567瓷”是上世纪50、60、70年代各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大跃进和“文革”等内容是这类瓷器的主要题材,印有毛主席语录是“567瓷”的一部分,因这期间烧制不计成本,只求精品,加上“红色官窑”的历史烙印,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市场价格接连攀升。</b></h3> <h3><b>“567瓷”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时期是现代中老年人都经历过的生活片段,烙在瓷器上的这些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从而打动他们的收藏欲望。</b></h3> <h3><b>“567瓷”都由国家成立后,由政府成立的国营瓷厂生产,并且很多都是由国家领导人批示建成的,在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生产出的瓷器多为精品。</b></h3> <h3><b>进入80年代后期,因企业改制,国营瓷厂纷纷倒闭或改制成私企,“红色官窑”划上了句号,因此“567瓷”的存量只减不增,加上上世纪九十年初期出现了气烧窑,这类瓷器没有煤烧的油润,浑厚,和“567瓷”无法相比。</b></h3> <h3>记住了,同期带有醴陵、景德镇、钧瓷、汝瓷等知名瓷器底款和带有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题材的瓷器最有升值空间。</h3> <h3>2013年12月15日,在举行的第八届禹州钧瓷文化节·河南志信全国钧瓷藏家珍品拍卖会上,由禹州钧美一厂分别于1973年、1974年和1975年烧制的“时代三姐妹”《草原新医》(赤脚医生)、《青春之歌》(红卫兵)、《飒爽英姿》(草原女民兵)3件作品受到热捧。其中《青春之歌》、《草原新医》从500元起拍,一路竞价,分别拍至280万元、320万元;《飒爽英姿》从16万元起拍,最终至300万元落槌。</h3> <h3>在“567瓷”中还有一些为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刻献礼的作品,比如“文革瓷”和“出口瓷”。“文革瓷”特指在“文革”期间烧造的反映现实题材的瓷器,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数量极少,且只烧制了四五年的时间。“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布置、轻工业部统筹的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烧制的瓷器,品种多为仿古瓷。底部有“景德镇制”红款加“艺术瓷厂特别分发”字样,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h3> <h3>文化传承,独具匠心</h3><h3>(华夏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单位)</h3><h3>VIP客户经理【刘杰】</h3><h3>☎️1326136716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