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1月上旬,我们一行4人乘坐高铁到郑州后租车自驾,在河南做了一次寻找中华历史文化的旅行。由于内容较多,受篇幅所限,所以,拟分《河南之旅》嵩山少林篇、古都开封篇、古都洛阳篇、旅行河南了解中华文化等,分篇叙述。</h3> <h3>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河南省中东部。开封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五大古都之。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后梁、后晋、辽朝、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被誉为八朝古都。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从元明清到新中国初期,开封一直为河南首府或省会。</h3> <h3> 开封做为八朝古都,最鼎盛是北宋时期。后因战争与水患的影响,逐步衰落,几乎也没留下什么古建筑。但留下了许多北宋时期的,在民间很有影响的历史故事。改革开放后,开封市根据历史故事,通过复古建设,开发了许多旅游景点。现在开封成为了解北宋文化的好地方。我们选择了开封府、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这几个景点。</h3> <h3> 开封府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北宋时为天下首府,又称天府南衙。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执政本府。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眀,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治京有方,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清廉刚毅,除暴安良”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使开封府名扬四海,永垂青史。</h3><h3> 开封府历经千年沧桑,原有建筑已全部圮废。近由开封包公祠与开封宏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请多方专家设计,按照宋《营造法式》,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将其修复。总投资八千余万元,占地60余亩,总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多平方米。建有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潜龙宫、明礼院、天庆观、府司西狱、清心楼、英武楼、范公阁等五十余组华美秀丽的旅游景观,构成了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展示区、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展示区、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展示区以及科举、宗教、游艺、休闲等九个各具特色的宋文化旅游区,再加上精美的宋文化表演和丰富的陈展,能使您真正体验“游开封府,品位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的高尚情怀”。</h3> <h3> 正厅。这是当年包公审案的地方。</h3> <h3> 这是传说中的龙头闸、虎头闸和狗头闸。</h3> <h3> 议事厅,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合议庭。</h3> <h3> 府司西狱,相当于现在的看守所。</h3> <h3> 开封府印</h3> <h3> 开封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风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h3><h3> 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其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h3> <h3> 客观的说,天波杨府是没有什么看头的,但杨家将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太有影响了,很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再说,去之前,也不知道那里只是一个新建的旅游景点而已。</h3> <h3> 天波樓一樓大廳是楊業處理軍機要事的白虎堂。内有一大型群雕“楊业發兵幽州救主”,主帥楊業在大堂中央發号施令,兩側是七郎八虎待命出黴。整個場面表現出楊家父子以國家大业爲重,一心保衛大宋江山的崇高品德。</h3> <h3> 十八般兵器</h3> <h3> 西配殿是群众中廣为流傳的楊家將歷史演義故事。有五組大型群雕,其主题主要表現榻門女將,巾幗英雄爲保北宋王朝譜寫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有武藝過人,巾幗主帥“百歲老人佘太君”;有打敗遼帥的“燒火使女楊排風有飛馳入陣,刀砍遼軍先鋒首綴的“七娘迎戰馬吐温”;有众姐姝奮勇殺敵的“八姐九姝殺敗耶律方”;還有穆桂英勇破天门陣,遼军敗北的“穆桂英刀劈萧天佐”。</h3> <h3> 看到几个老太太老爷爷在那里比划模仿拉弓,我这个“小伙子”也要来拉个满弓。</h3> <h3> 不是玉雕胜似玉雕。我在朋友圈晒出来,很多人都猜是玉雕。其实是在天波杨府的花园里拍的一棵叫甘蓝的蔬菜。</h3> <h3> 清明上河园是由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海南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坐落于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h3><h3>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复原宋代的建筑。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中原大黄河郑、汴、洛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点)。</h3><h3> 清明上河园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还设立了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和张择端纪念馆 。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千年(汴京)东京城京都繁华街市风情。</h3> <h3> 清明上河园虽然是复古新建的旅游景点,没有古迹,但做为一个宋文化主题公园,还是比较成功的,其客流量不亚于迪士尼乐园。</h3><h3> 它最大的特点是,每天定时表演许多节目: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 、燕青打擂、李师师艺会情公子、王员外招婿 、宋式民俗婚礼、编钟乐舞、马术、气功绝活等20余个。 晚间大型晚会《东京梦华魂》节目,游人可换作宋装,手持宋币,感受古人生活习俗。</h3> <h3> 开园仪式是每天都要演示的“必修课”,也是所有表演剧目中最为隆重的节目之一。每天上午九时,马队分列,盘鼓造势,包公率领护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一班人马自栅门里快步而出,向各位游客抱拳施礼,热诚致意。</h3> <h3> 宋都文化区</h3> <h3> 拂雪阁。高31.99米,雄健端庄又不失隽秀舒展,供放宫廷重要文件及国画书籍,也是园内登高远眺的绝佳处。外观为四层,内夹三个暗层。取名“拂云”一是明示此阁高耸,轻拂白云,二又暗含“吹拂红尘烟云,洗出清明世界”之意。</h3> <h3> 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著名的木拱桥,始建于1050年。清明上河园中的虹桥于一九九二年开工建设,一九九八年建成。</h3><h3> 该桥跨径25米,高5米,总宽9.8米。上部结构为73根9米长的拱梁,5根10米长的横梁,拼装成杆件装。桥的两端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伫立白鹤,可随风转动,对照下边的十字交仪木,就知道白鹤所指的风向,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h3> <h3> 城门楼。在清明上河图中,它是城外城内的分隔处。在清明上河园,它是城外景观与城内景观的分界。</h3> <h3> 街景、店铺</h3> <h3> 河道、码头、船坊。</h3> <h3> 汴河始于战国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入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亘之动脉。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运东南之粮,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唯东京沿汴河为最盛,虹桥左右店铺林立,船航如织,万物庶盛,万姓交易,其繁华有南河北市之誉。今再现三千八百米汴河,一展半园碧波满目情。</h3> <h3> 三千八百米汴河,映射着汴梁城的华丽倒影。</h3> <h3> 漕运码头货船罗列,那边是江南湖州的上等精米,这里是天府之国的一品锦缎;精致的瓷器、漆器,优质的茶叶、药材。脚夫密集如蚁,鱼贯出入座座船舱,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楼船往返,人声鼎沸,好一派盛世风光!</h3> <h3> 街头卖艺表演。</h3> <h3>岳飞枪挑小梁王:</h3><h3> 忠肝义胆的热血男儿,“精忠报国”不敢稍忘,这一年的武举科考,岳飞成为传奇,从此踏上“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卫国征程!</h3><h3> 清明上河园以战马、扬沙、炮战、飞箭,全景式的电影表现,到处弥漫的战火硝烟,让你真实回到千年前的宏大古战场,给您视觉的强烈冲击和心灵的极度震撼。</h3> <h3>大宋东京保卫战</h3><h3> 这是一场关乎北宋存亡的战役,这里有无数热血男儿为了保卫家乡,抛头颅,洒热血。八百余年后的今天,在盛世画卷里,上演着最震撼人心的《大宋·东京保卫战》,重温那一段铁血岁月,唤起人们内心最深的爱国之情。</h3> <h3> 到了晚上,园内景色也很漂亮。</h3> <h3> 日落后,华灯初上,这个时候拍摄夜景是最美的。冷色的天空与暖色的灯光形成鲜明对比。</h3> <h3> 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已有200多年历史。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达3870.29平方米,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h3><h3> 山陕甘会馆的建筑风格鲜明,韵致高雅,尤其是它的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堪称会馆“三绝”,呈现出质朴和秀丽、豪放和婉约、粗犷和精巧、沉着和流畅的完美统一,充分反映了创造者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体现了时代风貌和中原与山陕甘地区文化的融合。</h3><h3> 该会馆是开封市唯一现存的大型古建筑。</h3> <h3> 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 </h3><h3> 会馆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高8.6米,长16.5米,厚0.65米,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四个字。</h3> <h3> 石雕</h3> <h3> 照壁檐下是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嚣炉、书函、画卷、乐器等砖雕装饰,这些图案不仅装饰性强,而且还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样图案,由花瓶、几案、蝙蝠组成的图案,就寓意“平安是福”;菊花、鹤鸟和芦叶的组成的图案,则寓意“安居乐业”。由两本账册组成的图案,一本是翻开的,一本则是合着在此账本下边,就是说经商要有两本账,一本明账,一本暗账,在此图案的另一面同一位置雕刻的是一把精巧的小算盘,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寓示钱财只进不出。</h3> <h3> 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楹联写道:“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山陕甘会馆的戏楼在“文革”中毁掉,现存的戏楼是将开封火神庙的戏楼移迁于此。该戏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两不妨碍的功能。该戏楼是开封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古代戏楼,甚为珍贵。</h3><h3> 戏台在二楼那么高,看戏要抬起头来,会很不舒服。但当你走到正殿关公像前再看过来,你会觉得很合适,所以,人们猜测,当时这个戏楼就是为了演戏给关公看的。</h3> <h3> 牌楼正对戏楼的门洞,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会馆的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品德而建的。它位于中轴线之北部,拜殿之南面,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纺锤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形象逼真,瑰丽之至。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日”表示智慧,“月”表示善心 。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了“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八幅关羽故事壁画。</h3> <h3> 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 。牌楼由三进殿宇组成。前为拜殿,面阔三间,中为卷棚,后为大殿,皆面阔五间。三殿由天沟相连,构成整体,总面积达540平方米。拜殿正脊装饰雄狮宝瓶,上书“城圣大帝”四字 。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纹、二龙戏珠、祥禽瑞兽、花草、图案等。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 。卷棚内额枋亦遍布彩画,中央有一座石案,制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面浮雕“八仙庆寿”,雕工精细。大殿灰瓦覆顶,绿瓦剪边;殿内朱柱矗立,柱础四布。</h3> <h3> 整个会馆的木雕,最珍贵的就是这个双龙戏珠。龙舌头上的珠,大家都会认为是用胶水贴上去的,其实是原木雕出来的。</h3> <h3> 东西厢房也有许多精美的木雕。</h3><h3> 山陕甘会馆的木雕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题材最丰。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h3> <h3> 鼓楼。</h3> <h3> 钟楼</h3> <h3> 山陕甘会馆是“馆庙合一”的建筑,是祭祀关羽的一个场所,又是商人异乡的家园,更是维系商人团结的纽带,也是宣扬晋商信义和道义的场所。</h3> <h3> 正殿供俸的是文关公。</h3> <h3> 屋檐上的雕塑也很有特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