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书简介

晓天

<p>  从2019年4月份,我开始写美篇书,至今已经完成了三十七本,收获不小,非常高兴,非常有成就感。我的第一本书《穿越记忆河》整整用了七年时间才出版,当时深深地感叹出书太难。美篇书圆了我们老百姓快捷出书的愿望。</p><p> 当然第一本书是以文字为基础,照片很小,也都是黑白的。美篇恰恰相反,以照片为主,所以各有特色,我更喜欢美篇的方式。'</p><p> 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我又重新进行了编排,充实了新内容、新感悟、新思想,每一本书都独立成章,更深入、更细致、更有看头了。同时我还把近两年的聚会旅游整理出书,也很有意思。</p><p> 以下介绍我已经出版的美篇书。</p><p><br></p> <h3> 第一本 风雨历程——父母的故事</h3><div> 我的第一本书《穿越记忆河》副题是:我的记者人生。是以我的人生为主线展开写的,而父母的故事,我是专门为他们写的一本书。父亲2011年已经去世了,母亲还健在,我一直有一个心愿为父母出一本书,终于如愿以偿了,能用这本书悼念天堂的父亲,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母亲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书,也很高兴,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她都感悟到了。</div><h3> 父母九十年代在照相馆拍照,在我的建议下,父亲扎上了领带,母亲带上的丝巾,这是他们唯一一次比较正式和唯美的,在照相馆的合影留念。</h3> <h3>  父亲80周岁生日时,我们给他老人家庆贺,一生不苟言笑的父亲在我这个专业摄影师的启发下,也留下了瞬间开怀大笑的纪念。右边是父亲60年代在省委机关的工作照,他大半辈子从事机要工作,端庄、严肃、认真、守纪是他的性格,也是工作的需要。</h3> <h3>  1946年,父亲参加了在北平举行的国共谈判,亲身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是父亲当时穿着国民党服装的两张工作照。父亲还和部分机要工作人员共同撰写了《从延安到中南海》,回忆中国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中国领导人的风采一书。</h3> <h3>战争年代,父亲曾在新四军跟随陈毅司令员战斗六年,建国后,新四军的四位机要员去中南海看望他们的老首长陈毅,夫人张茜给他们拍摄留念(左图)</h3> <h3>  父亲曾从伟人身边走过,刘少奇、陈毅、周恩来、毛泽东,能目睹这些伟人的工作风采和宏韬大略,他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在女儿心中,他永远都是一棵不老松。(左图)</h3><h3> 母亲是党的首批专业机要员,这是她最早的单人照片,具有女军人的风采。当时母亲在中央机关工作,一切都是军事化管理,培养了较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h3> <h3>1948年,妈妈参加的韩家峪培训班是我党的第一个机要训练班,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学习长达一年之久,太难得了,当时都是中央的各级领导给他们讲课。这两张照片是原中央机要局的同事们退休后重返韩家峪参观访问</h3> <h3>左图是上世纪60年代,母亲在哈尔滨太阳岛留念,中年时期的母亲端庄,秀气,大方得体,她自己也很喜欢这张照片。右图80多岁的老妈拍照时也很活泼,学着年轻人做手势,这也是我启发的。</h3> <h3>左:1951年父母有了他们第一个孩子,我的哥哥,很正式的到照相馆拍了这张纪念照,可以看出他们的高兴和重视,我和弟弟出生后就没这个待遇了。</h3><h3>右:在我心中,父母就是男才女貌的组合,很般配</h3> <h3>  母亲在抗日60周年和70周年都得到了党中央颁发的纪念章,左图,她老人家很正式的在毛主席像前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一个老战士的激动心情。右图,戴上两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美滋滋的。</h3> <h3>  父母对自己的家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和爱,对第二代,第三代的教育都是严厉中透露着温情,关爱中不忘把握大方向,所以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祖国建设有用的人。</h3><h3> 左图历史的瞬间,左上:这是我家第三代最小的一个孩子叫多多,爷爷最喜欢她,瞧她亲爷爷的举动多可爱,左下:上世纪50年代,中期父母从北京调到哈尔滨,为了抵御寒冷的冬天,全家准备了过冬的棉衣,这是父母抱着我和哥哥合影留念,感觉那时的衣服一点都不落伍,右图:老妈88岁生日时,我和她的合影。右页:2017年十月全家合影其乐融融,这是我们家唯一的一个大合影,结果还是缺了我女婿。</h3><h3><br></h3> <h3>  第二本 瞬间与永恒——照相馆的故事</h3><h3><br></h3><h3> 我的第二本美篇书终于出版啦!捧着手里,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激动,为能记录人生,留下了影象和感悟而感谢自己,总觉得当时的策划、兴奋点、文字都很给力,好像再写都有难度了。</h3><div>这是一本记录自己在照相馆中留下的影像和故事,有我人生每个时期的痕迹。说实在的人生一本正经到照相馆拍照留念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如今有手机拍照非常方便,更忽略了去照相馆的意义。本书是顺着照相馆照片的思路,把自己人生故事讲给大家听。</div><div> </div> <h3>书的封面儿,三岁的我和63岁的我,60年的跨越</h3><div><br></div> <h3>我人生从三岁开始,每隔十年的一张照片儿, 60年的变化都写在脸上。</h3> <h3>小学毕业照和少年时期的我,这一段的幸福生活令我难忘。</h3> <h3>中学毕业集体照,和同学合影,从此下乡劳动锻炼去<br></h3> <h3>五师乒乓球运动员合影,喜爱这项运动,让我受益终生了。</h3><div><br></div> <h3>大学毕业合影照,父亲和两个宝贝儿子</h3><div><br></div> <h3>老年艺术照,和小学同学合影,感谢丹妮同学给我们创造的条件,留下了我老年的美照,和同学的友谊。</h3> <h3>文字的墨香和影像的真实记录,让我对这本书流连往返。</h3> <h3>  第三本 回眸青春芳华——21岁到35岁</h3><div><br></div><h3> 这本书是介绍我从22岁到35岁十三年间的人生经历,我的青春期是在兵团、大学和记者的行列里度过的,兵团的吃苦耐劳,政治上入团入党的进步,大学期间的努力学习,追求理想的梦境以及在记者队伍中脚踏实地的拍摄新闻,向老记者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工农兵学习的过程让我的青春充满了信念和理想,充满了朝气和干劲,充满了力量和拼搏,当我回眸青春时感到欣慰和温暖,充实和满足,对自己的青春足迹和付出无怨无悔。本文主要记载的是回忆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初入记者队伍的青春芳华经历。</h3><h3> 我爱北京天安门,我出生在北京,又在北京读大学,所以每个历史时期我都会在天安门留个纪念,这是28岁时到北京采访的纪念照。</h3> <h3>  1974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到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学习,一夜之间命运彻底地改变了。我觉得自己人生的机遇比较顺,再加上本人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我上大学的梦想,为自己的青春插上飞翔的翅膀。入学第一件事,在广院校门口留影(右图)</h3><h3> 运动伴随我终身,少年时期在少体校乒乓球队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青年时期我也曾参加兵团乒乓球赛,全省和全国少年赛的裁判,以及亚非拉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工作,在全国乒乓球赛天津赛区做副裁判长,这些经历都曾给我的青春增光添彩。打篮球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左图)</h3><h3><br></h3> <h3>  我们班20个同学,只有五个女生,摄影专业不适合女同学,所以四比一的比例招生。五个女生每人背一个相机,叽叽喳喳的游颐和园,很开心,很快乐。(左图) 我们班部分同学与摄影课老师朱羽君在天安门前合影,是朱老师给同学们打开了摄影这扇大门,让我们步入了这个领域。(右图)</h3> <h3>摄影课的一大魅力就是社会实习课,我第一次实习是到天津电视台(1975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电视台,第一次了解电视是怎么回事,它的工作流程,它的特点,它的作用。我们每人发了一台苏联老式照相机,两卷黑白胶卷。老记者告诉我们:“掌握机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表现主题。</h3> <h3> 北京广播学院40周年校庆时,我们回到母校, 我激动地举着40的牌子留念,因为这一年我41岁,几乎和广院同龄怎能不让我兴奋。(左图)50周年校庆,北京广播学院的牌子被拿下,换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但是我们还是对这个老牌子有感情,最后一次和它合影了。</h3> <h3>  1976年末,在中国电视还并不普及时,我从大学毕业分到黑龙江电视台,踏上了电视摄影之路。面对自己喜爱的事业,我将以充沛的精力,扎实的知识,自信的风采,全力投入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左图是1978年采访马恒昌小组,右图是与省劳模苑淑琴合影</h3> <h3>  1980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我省对外开放也在发展和深入,省级外事活动开始增加,而且大部分可以公开报道,甚至有些需要大力宣扬。照片右图是我接待日本北海道代表团(右图)</h3><h3> 左图是31岁的我在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上,这是我的青春芳华,也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景观。</h3> <h3><font color="#010101">作为电视记者经常有机会接触省里的领导,拍摄他们的各种活动,反映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决策,右图是我和时任省长侯捷的合影,左图是与央视记者我的广院老同学赵春林合作采访大兴安岭火灾复建后的合影。</font></h3> <h3>我担任省青联常委期间,1984年参加了一次省青联组织的到南方五省考察学习的机会,很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我打开记者报道的思路非常有好处。左图是在桂林和广州,右图是在深圳。</h3> <h3>  在而立之年时,由于我的努力和勤奋,多次受到省广播电视厅的表彰,优秀党员、劳模、记大功等,加上摄影女记者的特殊职业,让我的青春开始绽放,我的事业开始腾飞。那是一段美妙的日子,让我享受、让我陶醉,让我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回报社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