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休闲·田子坊

云手

<h3>本想去思南路,偶遇田子坊。它的名字据说源于《史记》中最长寿的画家田子方,2001年,黄永玉在旁边加个“土”,便命名了这片文创人的家园。十多年过去了,地名依旧,但如今的文创人若仍能在这片嘈杂的空间中“文创”,那我也是服了。</h3> <h3>早晨的光线还有些斑驳,我从这里进去,信步在窄小曲折迷宫般的巷子里。</h3> <h3>“小人书”、</h3> <h3>雪花膏,看上去那么遥远又熟悉,仿佛来自时光走廊的另一端。这里有许多这类被称为“怀旧”的东西。</h3> <h3>逸飞工作室中央的长条桌,摆满了可以旅行携带的精美(至少我这样认为)瓷器。你若高兴可以在这里体验制瓷过程。</h3> <h3>据说这里有今天,全赖自1998年起陆续进驻的“陈逸飞们”。当年的情景是,旧厂房、老弄堂、马路集市,时至今日能依稀辩得的恐怕只剩下了弄堂建筑和弄堂人家。</h3> <h3>这里有许多歇歇和吃吃的地方,不同于那些美食节、美食街、美食城,充斥各种肉串,乌烟瘴气;蛮有“腔调”的巷子里,环境更静、更雅,东西更精、更多。我走进一个小小咖啡烘焙房,20元一杯美式,感觉味道还胜于我常去的X巴克。家里存货有点多,强忍着没有买一包熟豆。</h3> <h3>下店上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还有人生活在这些巷子里,似乎在用他们的存在,诉说着这里的过去。</h3> <h3>相映成趣。</h3> <h3>出田子坊,走在泰康路上。下一站,思南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