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想去俄罗斯,那些尖尖顶的俄罗斯建筑,令人神往。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现在的俄罗斯,究竟是什么个状况,实地探访一下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十月中旬,随旅游团去了趟俄罗斯,游览了六天,尽管只是走马观花,多少还是留下了些许印象。</h3><h3><br></h3><h3> 准确地说,这次的行程称为“双首都四宫金环小镇”游,是目前俄罗斯旅游最常规的经典线路。但对于第一次去俄罗斯的朋友,比如像我这样的,还是可以满意的。<br></h3><h3><br></h3><h3> 不过,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而言,这样的行程是不过瘾的。主要是行程太紧,既要听讲解,又想拍照,感觉时间很匆忙。好在对旅游拍照多少有点心得,多拍点,回来后还是筛选出一些片子的。然后再找些资料一串,终于形成了一段记录。</h3><h3><br></h3><h3> 第一站圣彼得堡,这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俄罗斯西北部。</h3><h3><br></h3><h3> 1703年彼得大帝抢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带,将波罗的海出海口纳入俄罗斯版图,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拥有了自己的海军。1712年,俄罗斯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定都达200多年,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h3><h3><br></h3><h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在俄语中“格勒”为城市的意思。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开始了苏联时代。1918年3月,首都又迁回莫斯科。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h3><h3><br></h3><h3> 在第二次世界大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苏联军民经历了艰难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最终取得了胜利。</h3><h3><br></h3><h3> 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1992年1月,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h3><h3><br></h3><h3> 听导游介绍,圣彼得堡整个城市都被列入历史文化遗产,厉害。</h3> <h3> 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h3><h3><br></h3><h3> 教堂于1818年开工,1858年完工,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h3><h3><br></h3><h3> 自1858年建成后,一百多年来没有重新镀金,但穹顶依然光彩夺目。 整个建筑蔚为壮观、宏大,可同时容纳1.2万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年才修复。现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弹痕累累,但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过去。还可登上大教堂的屋顶,登高望远,圣彼得堡市的美景尽收眼底。</h3> <h3>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是圣彼得堡市标志性建筑之一。1782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尔科耐在这里工作了12年,做出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h3><h3><br></h3><h3> 以武力夺取沙皇宝座的德国女人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修建了这个彼得青铜骑士像。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h3> <h3> 海军总部,于1704年奠基,1806—1819年间,由建筑师扎哈洛夫设计修筑。塔楼正面宽度为400多米。塔楼的基座部分为一个设计成类似凯旋门的拱形大门。门上装饰有以海洋及俄罗斯海军为主题的各种雕像及半浮雕。正门两侧摆放著两组名为海神的庞大雕像群,采用切列宾涅夫及谢德林设计方案所雕塑而成。</h3><h3><br></h3><h3> 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闪闪发光的镀金长针,高达72米。它被安置在大厦中央阶梯式塔楼的屋顶上。长针直插蓝天,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整个建筑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56座大型塑像、11幅巨型浮雕、350块壁画,装饰着整座大厦。</h3><h3><br></h3><h3> 海军总部过去是海军部所在地,如今是海军学校。码头上立有彼得大帝亲自造船的雕像。</h3><h3><br></h3> <h3> 圣彼得堡狮身人面像,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沿岸街,是一对带有狮身的阿门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于公元前1455年到公元前1419年雕刻,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了,1832年从尼罗河运送到了圣彼得堡,是埃及国王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h3> <h3> 海神柱,高30米,是为入港船只导航的 灯塔 ,位于涅瓦河和两条支流会合处的长滩广场 。海神柱上饰有船头,柱下有两男两女四座塑像 ,各代表 俄罗斯 的一条大河( 涅瓦河、沃尔霍瓦河、伏尔加河和第涅伯河)</h3> <p>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建造的。</p><p><br></p><p> 该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p><p><br></p><p> 要塞中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p><p><br></p><p> 要塞中还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3座面对涅瓦河,3座面对克龙维尔克海峡。棱堡中有3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p> <h3> 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罗克式大教堂。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二十世纪中叶,仍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蓝天。</h3><h3><br></h3><h3> 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h3> <h3> 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彼得大帝等身铜像,据说彼得大帝身高2米,但其头与身体比例不是很协调,原因不得而知。铜像两手、两膝被游人抚摸得铮亮,据说也是出于某些俗套的说法。</h3> <h3> 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上,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于1801年8月开始奠基建造。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于1811年竣工。但是由于教堂的正门面向东方,侧面面临涅瓦大街很不美观。所以,在教堂北面竖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圆型长柱长廊使喀山教堂变成典型的俄式教堂。</h3><h3></h3><h3><br></h3> <h3> 喀山教堂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h3><h3><br></h3><h3> 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与蒙古战争时期,多次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h3><h3><br></h3><h3> 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喀山圣母像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军队冻死过半,而且全无战斗力,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h3><h3><br></h3><h3> 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h3><h3><br></h3><h3> 喀山圣母像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是俄罗斯人民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的时候将会再次显灵。</h3> <h3> 虔诚的信徒,俄罗斯人多数信仰东正教</h3> <h3> </h3><h3><br></h3><h3> 叶卡捷琳娜宫</h3><h3><br></h3><h3> 叶卡捷琳娜宫又称沙皇村。1717年,彼得大帝为其妻叶卡捷琳娜一世建的消夏别墅,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继位后扩建。</h3><h3><br></h3><h3> 彼得三世是彼得大帝外孙,伊丽莎白选定的王位继承人,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三世的妻子,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彼得三世而称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再次扩建,形成现在的格局。</h3><h3><br></h3><h3> 叶卡捷琳娜宫的格局,体现在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花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h3><h3><br></h3><h3> 叶卡捷琳娜宫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h3> <h3>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登上皇位后,授权彼得堡最优秀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对这座略显简朴的庄园进行改建。拉斯特雷利于1752年~1756年间的改建使宫殿焕然一新。</h3><h3><br></h3><h3> 改造后的宫殿长达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所有建筑。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洋溢着喜庆气氛,造型丰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结构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得单调呆板。皇宫教堂那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碧空下金光灿灿,几乎从园内任何地方都远远望得见。拉斯特雷利的艺术天才使他在装饰宫殿内部时更是大显身手,他创作的一个个富丽堂皇的厅室成为巴洛克风格的经典之作。</h3> <h3> 叶卡捷琳娜宫内最大的金色大厅 ,用紫金装饰。还有一个厅全部用琥珀装饰,但不准拍照。 </h3> <h3>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餐厅</h3> <h3> 叶卡捷琳娜宫金色耀眼的洋葱头</h3> <h3>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1762~1796),皇村成为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灿烂文化的缩影。她成为皇村第三任主人不久,遂颁诏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因为此时欧洲的文化潮流已演变为以自然为本的古典主义,这一理念同样被引入园林艺术中。于是,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潭洫,任其自由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生成。</h3> <h3> 在叶卡宫花园,拍照的俄罗斯美女</h3> <p> 夏宫</p><p><br></p><p> 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1704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竣工仪式于1723年举行,两年后,彼得大帝去世。</p> <h3> 夏宫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喷泉群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雕像。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直喷22米之高。</h3><h3></h3><h3><br></h3> <h3> 大喷泉下通波罗的海</h3> <h3> 夏宫上花园,可以看到夏宫宫殿全貌</h3> <h3> 在夏宫,见到一群将进入夏宫参观的孩子,他们十分高兴,摆造型让我们拍照。</h3> <h3> 冬宫</h3><h3><br></h3><h3>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h3> <h3>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h3><h3><br></h3><h3>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h3><h3><br></h3><h3></h3><h3> 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br></h3><h3><br></h3> <h3> 冬宫主门厅,据说十月革命时工农武装就是从这里攻入冬宫的</h3> <h3> 沙皇宝座,椅子背后的双头鹰标志就是现在俄罗斯国徽</h3> <h3> 彼得大帝和他的将军们(油画墙)</h3> <h3> 藏品陈列厅之一</h3> <h3> 冬宫广场,其所有建筑物,均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建筑师,采用不同风格建造的。1830年至1839年,为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h3> <h3> 冬宫广场的总参谋部大楼(非本人所拍摄)</h3> <h3> 上左:街头雕像;上右:普希金雕像;下左:滴血大教堂;下右:尼古拉教堂与海军有关,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无关。</h3> <h3> 涅瓦河上所看到的冬宫、伊萨大教堂金顶、海军部大厦尖顶、海神柱等景观。</h3> <h3> 涅瓦河边停泊着一艘仿古帆船,据说是瑞典送的,其内部是一个酒吧。</h3> <h3> 涅瓦河口景色,圆顶建筑是足球世界杯主体育场,远处大楼是目前俄罗斯最高建筑。</h3> <h3> 涅瓦河边,足球世界杯的装饰物还在</h3> <h3> 夕阳西下,行走在涅瓦河桥上的人们</h3> <h3> 普金小木屋,是普金曾经过生日就餐的地方,现在成了旅游景点了,花费500元(人民币)可享受普京曾吃过的俄式大餐。</h3> <h3> 普金小木屋就餐时还有乐队助兴</h3> <h3> 教堂门前拍结婚照</h3> <h3> 林间玩耍的孩子</h3> <h3> 闲坐的老人、酣睡的人</h3> <h3> 读书、谈心、打电话 </h3> <h3> 涅瓦大街附近,有年头的老房子很多</h3> <h3> 墙上挂的雕像,仿佛注视着行走的路人</h3> <h3> 等待过马路,国人应该学习的榜样</h3> <h3> 快步过马路的人,女士的小红帽很别致</h3> <h3> 空中的网络,好像当地人不在乎</h3> <h3> 新建的居民小区</h3> <h3> 圣彼得堡火车站候车大厅,准备乘坐高铁去莫斯科了</h3> <h3> 莫斯科地铁站</h3> <h3> 莫斯科大学(全名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校址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列宁山。</h3><h3><br></h3><h3></h3><h3> 学校于1755年由教育家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其《章程》由俄罗斯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制定。</h3><h3><br></h3><h3></h3><h3> 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h3><h3><br></h3><h3></h3><h3> 该校共有5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6名毕业生获得菲尔兹奖。2017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93位。</h3> <h3> 罗蒙诺索夫铜像,其身后是莫斯科大学老校址</h3> <h3> 托尔斯泰铜像,悠闲自在的鸽子抚慰着孤寂的老人</h3> <h3> 莫斯科大剧院外观</h3> <h3> 俄罗斯国防部大楼</h3> <h3> 莫斯科文教新区建筑群远眺</h3> <h3> 寓意科学永不封顶的科学院大楼</h3> <h3> 救世主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南侧、莫斯科河畔,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h3><h3><br></h3><h3> 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修建。他的弟弟尼古拉一世继位后续建。建造工作于1837年开始,主体结构至1860年基本完工。完成内部豪华的装饰和壁画又花费了约20年的时间。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冕的同一天,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竣工。</h3><h3><br></h3><h3> 十月革命后,俄国东正教会遭到迫害,教会财产被没收,教堂被查封。1931年,联共中央决定修建庞大的苏维埃宫,其地址选在了救世主大教堂的基址上,为此决定将救世主大教堂拆毁。从1931年初开始,教堂的镀金圆顶、十字架、铜钟、上层柱廊和基座上的浮雕被陆续拆除,教堂的铜门、壁画、壁板、大理石雕塑、吊灯和残存东正教法物也被拆走。1931年12月5日,救世主大教堂的残余建筑被炸毁,夷为平地。由于缺乏资金、地基不牢、莫斯科河发生洪水以及战争爆发等原因,苏维埃宫最终未能建成。救世主大教堂的废墟在此后20多年间一直保持荒芜状态,原地下室被水淹没。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下令将其改为公众游泳池。</h3><h3><br></h3><h3> 苏联解体前夕,1990年2月,在救世主大教堂原址举行了重建奠基仪式。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成立了重建基金,并在1994年接到大量捐助。1996年,新救世主大教堂的下半部分(耶稣变容大教堂)举行了祝圣仪式,整个教堂的重建工作于2000年8月19日竣工。<br></h3> <h3> 莫斯科河畔,彼得大帝出海铜像</h3> <h3> 红场附近一座建筑的屋顶,地图样式的装饰好像也是说的沙皇征战的事迹</h3> <h3>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 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h3><h3><br></h3><h3> 红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是国家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是世界上著名的广场之一。</h3><h3><br></h3><h3> 红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035万平方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面全部由古老的条石铺成。</h3> <h3> 红场一角,左起依次为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古姆商场)、圣瓦西里大教堂、列宁墓、斯巴斯克塔楼、克里姆林宫红墙、克宫高塔之一。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俄罗斯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阅兵。</h3> <h3> 红场的北面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h3> <h3> 红场北面,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 座。这是建于19 世纪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 万件展品。</h3><h3><br></h3><h3> 博物馆与克里姆林宫之间是通往红场的通道,每次阅兵部队都由此进入红场。</h3><h3><br></h3><h3> 1995年5月,俄罗斯人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大型青铜塑像被竖立在博物馆前的马涅什广场,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塑像揭幕仪式剪彩。 </h3> <h3> 红场的南部为圣瓦西里大教堂</h3> <h3> 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克塔楼,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即源于塔楼上的自鸣钟。该钟是1851至1852年安装的,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最准。</h3> <h3> 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沙皇占领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于1555~1561 年修建。它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h3><h3><br></h3><h3> 教堂是由大小9座教堂巧妙结合起来的,周围8 座略小的教堂团团围住中间稍大的教堂,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体。9 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高47 米,周围是8 座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教堂用红砖砌成,白色石构件装饰,穹窿顶金光闪烁,配以鲜艳的红、黄、绿色。整座教堂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h3><h3><br></h3><h3> 在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雕像(1818年雕像落成)。1611年至1612 年,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解放了莫斯科。</h3><h3><br></h3><h3> 瓦西里大教堂的南面是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h3> <h3> 俄罗斯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它建成于1967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 </h3><h3><br></h3><h3> 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h3> <h3> 克里姆林宫花园,大伊凡钟楼,高81米,曾经是莫斯科最高建筑。</h3> <h3> 沙皇钟,号称世界最大,重200吨,已破损一块,无法敲响。远处圆顶建筑是俄罗斯总统府。</h3> <h3> 16世纪的奇迹,沙皇大炮,长5.35米,口径40厘米,重40吨,本用于守卫莫斯科河渡口与斯巴斯基大门的,但从未发射过。</h3> <h3> 莫斯科最大的百货商场-古姆商场,位于红场列宁墓的对面,古姆百货商场是欧洲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亚历山大三世于1893年12月2日亲自为古姆开业揭牌。 </h3> <h3> 古姆商场内景。古姆商场出售的原味冰激凌是一定要品尝的,100卢布。</h3> <h3> 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为俄罗斯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坐落在莫斯科东北71公里的谢尔盖耶夫市(扎戈尔斯克市),创建人是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h3><h3><br></h3><h3> 他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在荒郊丛林中建立一座圣三一小教堂和小道房,后凡来此修身的人都自造道房自辟膳食用地,逐渐发展成富有的大修道院。</h3><h3><br></h3><h3> 它曾拥有大片土地,存贮大批粮草、武器、弹药,成为大封建庄园,也为莫斯科北方的防御重镇。1608~1609年抵御了波兰军队连续16个月的围困。1988年,大教堂恢复了正常的宗教职能。</h3> <h3> 翱翔的鸽子,掠过院墙。据说鸽子是老谢的信使,其地位很高。</h3> <h3> 圣三一大教堂内景</h3> <h3> 神父</h3> <h3> 宗教仪式</h3> <h3> 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内教堂群</h3> <h3>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许多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推动作用的名人都长眠于此。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h3> <h3> 赫鲁晓夫,苏共历史上褒贬不一的领导人,其墓碑的色彩,白与黑,似乎体现了设计者的想法。</h3> <h3> 叶利钦的墓,墓碑就是俄罗斯国旗,但是红色部分褪色了,也是设计者有意为之。</h3> <h3> 偶然见到的小场景,爸爸带着两个孩子种树。很巧的是,孩子的爸爸居然在中国工作过,汉语说得不错。我们邀请他将来去江苏看看,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h3> <h3> 俄罗斯小姑娘,真漂亮!</h3> <h3> 玩滑板的小伙,与墙上的足球明星蛮搭的。</h3> <h3> 匆匆而过的俄罗斯青年人</h3> <h3> 这么小的孩子就骑车上路,警察叔叔不管吗?</h3> <h3> 很酷的自拍动作</h3> <h3> 街头喂鸽子,这里的鸽子比我们小区流浪猫的日子要好很多</h3> <h3> 遛狗的俄罗斯美女,微笑地对着镜头</h3> <h3> 外观形式各异的教堂。</h3> <h3> 左上:航天纪念碑;右上:列宁大道列宁铜像;左下:不知道;右下:好像是关于电影的,长影的片头有点像这个。</h3> <h3> 街边的教堂和建筑上大幅广告画,据说都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没有商业广告。</h3> <h3> 好像是围挡起来施工</h3> <h3> 经典的苏联50年代的建筑</h3> <h3> 屋顶上的雕塑,形象化地表现各行各业的人物,这是当年苏联建筑装饰经典做法,看到很多教堂也是这样,只不过那是些宗教故事,感觉就不奇怪了。</h3> <h3> 看到墙上的画,想起当年宣传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新生活,不过,老房子还是要修缮的。</h3> <h3> 步行街,只能在车上看看啦</h3> <h3> 有特点的新建筑,即便是火柴盒也要弄出凸凹来。</h3> <h3> 莫斯科居民区,楼宇的排列并不整齐,据说,盖楼不准砍树。由于留下了许多的大树,从我们住的酒店看出去,才能看到这样美丽的秋天色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