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据说每个逗B妈妈的心里都住着个文艺小清新,夜晚台灯下码字的妈妈内心澎湃,没有想到我们二(2)班因为两只大白鹅,集结全班爱好绘画的小朋友,来一场童趣画展的大联欢。</h3> <h3>故事是这样的:......</h3><h3>(此处根据图片脑补获奖前后惊喜)</h3> <h3>获奖两只大白鹅,天生带喜感,给你们点赞</h3> <h3>黄近思作品:《鹅》</h3> <h3>下面我们一起静下来、慢下来.....</h3><h3>看看我们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h3> <h3><b>画,抒发孩子内心世界</b></h3> <h3>看到彩笔就两眼放光,情不自禁想收集。我们努力收集的画笔,看美丽的颜色整齐地,聚集在一起,总觉得有种不浮躁的绚丽。每当拿起笔,内心就会有种释放感,都会顺着笔尖自然流淌出来。</h3> <h3>任子麒 作品一:</h3> <h3>任子麒 作品二:</h3> <h3>并非希望(他)她能当设计师、艺术家,只是盼着(他)她能在合适的指导下,更系统、更深入地去享受涂鸦和绘画带来的快乐,让他(她)能多一种方式去表达和抒发自己。</h3> <h3>周墨 作品一:</h3><h3>是梵高 、海底世界、斐济的七色海 、印象派?</h3> <h3>周墨 作品二:</h3> <h3>周墨 作品三:童年时光,随心所欲的画面</h3> <h3>于路凯 作品一:</h3> <h3>于路凯 作品二:</h3> <h3>于路凯 作品三:</h3><h3>《威猛的老鹰》获得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金奖</h3> <h3>每张背后都有小故事、小心理、小秘密</h3><h3>瞬间灵感与自带光环</h3><h3>于路凯在作画中 </h3> <h3>于路凯 作品四:</h3> <h3>于路凯 作品五:植物大战僵尸</h3> <h3>于路凯 作品六:动着画更有灵感,抒发内心</h3> <h3><b>涂鸦,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b></h3> <h3>孩子的绘画,最早都是从涂鸦开始的。认识世界却是从出生就开始了,十个月能说话的时候,去遛弯就开始了色彩认知。</h3><h3>指着树叶告诉他这是浅绿色,这是深绿色;</h3><h3>指着花告诉他这是粉色、红色或黄色;</h3><h3>指着蓝天告诉他这是深蓝,那是浅蓝;</h3><h3>指着云彩告诉他这是白色;</h3><h3>指着蚂蚁告诉他这是黑色。</h3> <h3>刘张奕逸 作品一:水粉新手上路篇</h3> <h3>刘张奕逸 作品二:油画棒,好Q ,想象力丰富</h3> <h3>刘张奕逸 作品三:水粉+线条,色彩鲜艳</h3> <h3>所有孩子都对世界充满好奇,本来一支笔能在纸上画出颜色这件事就已经让他(她)觉得很有趣了,而当他(她)发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能出现第三种颜色时,就更加欣喜若狂了,他(她)会自然想知道。</h3> <h3>柏宇桐 作品一:</h3> <h3>柏宇桐 作品二:</h3> <h3>柏宇桐 作品三:</h3> <h3>柏宇桐 作品四:</h3> <h3>孩子们的作品太棒了,用心画出童年的内心。神奇探索与想象力能给我们多大动力啊!</h3> <h3>陆芸琳 在画画中:</h3> <h3><b>画画,培养细微观察力</b></h3> <h3>画画能带给孩子,是培养细微的观察能力。小时候我们并不愿意拿着色卡在家里对着孩子,告诉他什么是红黄蓝,大自然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孩子虽然会对物品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孩子绘画的意义也是很模糊不清的。</h3> <h3>张少卿 作品一:</h3> <h3>张少卿 作品二:</h3> <h3>张少卿 作品三:</h3> <h3>张少卿 作品四:</h3> <h3>张少卿 作品五:</h3> <h3>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和鼓励,多问这是什么,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虽然用的材料不一样,但是每次都会选择差不多的几种颜色。这说明: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颜色偏好,所以此时家长大可不必干涉,别一定强调太阳是红色的、草是绿色的,而是放开手,让孩子自由发挥。</h3> <h3> 纪逸萌 作品一:</h3> <h3>纪逸萌 作品二:</h3> <h3>纪逸萌 作品三:</h3> <h3>纪逸萌 作品四:</h3> <h3>纪逸萌 作品五:</h3> <h3><b>如何保护孩子创造热情</b></h3> <h3>许多绘画对于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对于6-8岁阶段孩子,怎么样保护创作的热情,尽情享受绘画的过程呢?</h3> <h3>董安喆 作品一:日常涂鸦的开心</h3> <h3>董安喆 作品二《数字变变变》:</h3><h3>和《鹅》一起出名的那幅作品</h3> <h3>乔孜婳 作品一:</h3> <h3>乔孜婳 作品二:</h3> <h3>随着生活面的扩大,认知能力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时已经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了,画面比以前丰富。我们会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在他们的眼中,觉得月亮像盏灯,就可能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h3> <h3>朱妮雅 作品一:</h3> <h3>朱妮雅 作品二:</h3> <h3>朱梦琪 作品一:</h3> <h3>朱梦琪 作品二:</h3> <h3>朱雨嘉 作品一:</h3> <h3>朱雨嘉 作品二:</h3> <h3>朱妮雅、朱梦琪和朱雨嘉,</h3><h3>是我们班的三胞胎,画风各异</h3> <h3>我们成年人虽然见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所以,这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孩子“无厘头”,就非要把他拉到“正常轨道”上来,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让他尽情天马行空吧。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h3> <h3>黄近思 手工作品:马勺一</h3> <h3>黄近思 手工作品:马勺二</h3> <h3><b>我们家长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只是:</b></h3><h3>为孩子提供绘画的机会,陪他一起欣赏。这支小小的画笔,会带给你一个细心、敏锐、温暖、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孩子。不再羞愧于自己在稀罕绘画培养上的“无能”,原来陪伴与聆听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放下手机,铺开画纸,摊开画笔,坐在他(她)身边。</h3> <h3><b>愿二(2)班每个孩子都是细心、敏锐、温暖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天生画家!</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