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沅陵县荔溪乡,地处沅陵县西南部,乡名以沅陵沅水境内五大支流之一的荔溪而得名。东与溆浦县交界,南与筲箕湾镇接壤,西与麻溪铺镇、北与凉水井镇相邻。距沅陵县城5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也是一个林业、农业大乡,更是沅陵县“哇乡人”的主要集居地。至今还保留着“哇乡人”具有独特的地方语言、风土人情等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十分独特,有音却无字可查,称“乡话”,也称“哇乡话”。(“哇”就是“说”的意思)《沅陵县志方言篇》记载:“乡话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这种语言被完整保存下来,是当今语言学术研究难得的“活化石”资料。</h1> <h1>荔溪乡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如:九曲蜿蜒、迷人秀丽的荔溪沟谷,明清古建筑群——戴家、夏家大院,雄伟俊俏的白岩山,惟妙惟肖的睡佛山,堪称历史之谜的池坪悬棺,当地人称之为神山的八面山,八角亭压洪水的幸福千亩田园,以及集清、奇、秀、绝于一体的竹园原始森林沟谷自然风光……</h1> <h1>我曾经两次走进荔溪,走进明中村戴家、夏家古建筑群。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荔溪自然风光秀美,尤其是它的金色灿烂,春天,有千亩油菜基地,油菜花开的时候,是金色的海洋。夏末初秋,稻谷成熟的时候,是一片片沉甸甸的金色稻穗,秋末冬初,是一树树金色的杏叶随风飞舞和满地飘香的野菊花。无论你何时走进荔溪,都会让你心旷神怡,迷恋往返。</h1> <h1>(春天,千亩油菜花开,黄绿相融,春意央然)</h1> <h1>(夏末初秋,千亩稻穗金黄,一片欣欣向荣)</h1> <h1>(秋末初冬,野菊飘香,杏叶飞舞,瓦面石径一片金黄)</h1> <h1>记得第一次走进荔溪,是2016年3月12日。我报名参加沅陵酉沅户外俱乐部组织的《访明中古村·赏千亩菜花》大型徒步活动。</h1><h1><br></h1><h1>那天早上8:00,70名队员准时达到城南新车站集结,分乘三辆客车向荔溪乡进发。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在明中村的村口停下,下车后浩浩荡荡步行前往,十分钟后,明中村古建筑群远远进入了酉沅人的视线。</h1> <h1>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由当地的四名小朋友分别带领我们进入古建筑群,在错综复杂的小巷穿行,每到一处,都能闻到悠悠的陈年浓香,外面高高的青砖墙上长满了青苔,室内大圆木柱上的雕刻还保持着原样,大象、雄狮、神龙等动物的雕像活灵活现,从大合院正中间天井照射进来的光线有点刺眼,老人们坐在天井下感受春日阳光的温暖,年轻妇女们有的秀十字绣,有的制作酸菜,有的洗衣服,小孩子们三三两两在溪边玩耍,男人们都出门上山去干农活儿了。各家各户的大小门贴着红红的对联,门外挂着大大的红灯笼。我们虽然是在古建筑群穿行,却给我们的感觉是现代的生机勃勃,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h1> <h1>明中村分戴家组和夏家溪组上下两片,两组相距约2公里,均为清朝时期遗存,距今已有700余年。戴家古建筑群占地40亩,夏家古建筑群分布在夏家溪两側,占地26亩。</h1> <h1>由于我们是组织的户外徒步活动,仅仅只是在两个古建筑群的小巷里走马观花,没有时间去了解、细探。四个小队的队员陆续回到村口的小坪场,刚刚列队清点完人数准备返回池坪村观赏千亩油菜花时,一位挂着满脸泪水的中年妇女从我们队前走过,当大家得知她是一位身患白血病孩子的妈妈后,纷纷慷慨解囊,自发自愿为孩子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孩子的妈妈不断地含泪言谢!所有队员不约而同地唱起了《爱的奉献》之歌!顿时,明中村的上空回荡起酉沅人对爱的呼唤之声,彰显了酉沅户外人的大爱之魂。时隔两年之久,不知这位孩子的病医治好了没有……当时那触动灵魂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h1> <h1>(下图是酉沅户外俱乐部管理员木木把大家的爱心递交给犯病孩子妈妈的情景)</h1> <h1>千亩油菜花真是名不虚传,放眼望去,茫茫黄洋,满眼金色,朗朗爽目。远处尽头的群山延绵起伏,似影似现。荔溪小河从花海中流过,恰似一条飘带,向东飘舞。群山,溪流,油菜花,赏花人,构成了一副空前壮观的画面。我们情不自禁地与花共舞,与花亲昵,吻花瓣,闻花香!用自己愉悦的心情感悟春天的气息!感受油菜花的娇艳与清香!</h1> <h1>我们沿荔溪而下,蜿蜒曲折的荔溪流水清亮,碧波荡漾。溪床上的沙洲、路旁的花草、两岸的群山,怡神爽心。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依依,水山相恋。山色秀丽,水碧甚佳。山照晚霞,水印人家。</h1> <h1>不知不觉走上早上来时的公路,放眼望去,远处的睡佛山出现在眼前。好想走近看看充满传奇色彩的“睡佛”容颜,只因时间关系,只好站在远处观其轮廓。</h1><h1><br></h1><h1>据了解,睡佛山长约1600米,宽约200米,高80米,由6座大小不一的佛山组成。大佛中有5个面相各异的小佛,呈现出5种姿态。佛中有佛。大佛头枕四层“金砖”,脚洗荔溪清泉,面相朝天,神态自若安详,惟妙惟肖。尤其是晴天霞光普照之时,能看到佛光闪闪,好似西天佛国。</h1> <h1>沅陵的山是青山,沅陵的水是碧水,酉沅人的魂是大爱,酉沅人的脚步如荔溪流水奔腾不息!</h1> <h1>2018年11月24日,在朋友的邀约下,我第二次走进明中村古建筑群戴家大院,也是为了弥补两年前走马观花的遗憾。</h1><h1><br></h1><h1> 这天,天色阴沉。我们走进古建筑群的小巷不久,便下起了毛毛细雨。给本来历史悠久的青石小巷增添了几许清凉。</h1> <h1>我独自沿着两年前留下的足迹,穿行在古建筑群中的每一条青石小巷里。耳边回响起了那年的欢声笑语,脑海里呈现出了那年队友们留下的倩影画面……</h1> <h1>一晃,时间过去了两年之余。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难忘,在青石小巷漫步前行。</h1><h1><br></h1><h1>走着走着,一片黄色的银杏叶从空中飘落在脚下的石板路上。我加快脚步,边走边掏手机,做好拍照的准备。转过一个墙角,只见前面院子里有一株冲天古银杏树,树下的地面上洒满杏叶,一片金黄。</h1> <h1>我快步走过去,只见房子的青瓦面上也落满了金黄的银杏叶。抬头望去,云霄中的银杏树枝上挂满了金光闪闪的银杏叶。一阵凉风吹来,又吹落了本来不想离去的黄叶,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色蝴蝶,从树枝上缓缓飘落。这到底是银杏树的无情呢还是凉风无意的挽留啊?</h1><h1><br></h1><h1>金色银杏叶的飘落,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却隐藏了自己悲欢离合的伤痛。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伊人,托风儿把我的思念带给你:你还好吗?</h1><h1><br></h1><h1>此情此景,虽然让我饱了眼福,却也给我带来了些许感伤:</h1><h1> 银杏冲梢缀金叶,</h1><h1> 微风轻抖飞黄蝶。</h1><h1> 茎脉相承离母去,</h1><h1> 片片连心何处歇?</h1> <h1>脚踏离母飘落一地的黄叶,怀着微微轻痛的心扉,带着丝丝伤感的情怀,继续在青石小巷慢慢行进,一边行走一边寻找新的发现。看,前面院子里有两棵数丈高的棕树。它们像一对兄弟,站在院落的坪场上,齐头并长。其身材又像是一双姐妹,高窕匀称。苍绿的粽叶在高空随风摇曳,散尽了我刚才在隔壁院落时,那些飘落的银杏叶带给我的些许多愁善感。</h1> <h1>在古建筑群的青石小巷里转来转去,又回到了起点。站在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民居墙外,抬头仰望封火墙,高高在上的飞檐翘角,犹如展翅欲飞的老鹰。墙体生满了青苔,长满了杂草。墙面虽然已是斑痕累累,但依然坚实威严。四周的封火墙将里面的木质房屋围得方方正正,像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官印。因此,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古宅叫“印子屋”,也有人称其为“窨子屋”。</h1> <h1>我走到古宅前院大门口,镶嵌在石墙中且已蒙上厚厚一层灰尘的高大木门虚掩着。嵌在木门上的金属条和锁扣也已经是锈迹斑斑,这正好泄露了古宅的悠悠岁月沉香。</h1> <h1>轻轻推开这扇厚重的大木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听到了当时的主人迎接客人到来时的客套寒暄之声。双脚踏进大门的那一刹那,又仿佛看到了房子主人的晚辈们为招待到来的客人手托茶盘来回穿梭在堂前的情景。再往前走几步后,又让人感觉到了一丁点儿的阴森。</h1> <h1>站在离大门进去约十米处的天井下面往里面看去,有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要走向堂屋的最里面,需要经过三个天井。可想而知,这座古宅的规模有多大了。我走步量了一下,从大门走到堂屋的最里面,需要走42步。堂屋的两侧是正屋,两侧正屋的里面又是小天井,小天井的四周是厢房,厢房的上面有采光的小天窗。这种楼中有楼、屋中有屋、房中有房、阁中有阁的格局建筑,实属罕见。布局严谨,工匠考究。特别是穿斗式梁架上和窗棂格上的装饰及图腾崇拜的雕刻,虽然显得黝黑陈旧,依旧栩栩如生。虽然不是完好如初,也依然能够展示出湘西古代民居建筑的特色以及“哇乡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h1> <h1>(在这里有必要把古宅天井作一个说明:从表面看,它是古民居建筑的采光之源,排水之途径。但它还有更深层的讲究:它是藏蓄之所,是财禄的象征。在古文化中,水与财紧密相联。水落入天井,不是直接排泄出去的,而是曲折绕流而出的,从而表示家财聚而不散的含义。别看一平凡普通的天井,古人在建房中是有讲究的,也是需要花费心思的。)</h1> <h1>走出古宅,站在对面的公路上,回望被小溪环绕、被群山环抱的戴家古建筑群,除了惊叹,便是感慨。经过几个世纪洗礼后的民居古宅,越过了时空隧道,成为了当今的稀世奇珍。每一条青石小巷,承载着不同世纪的岁月轮回。每一处古宅,印记了它们不一样的世事沧桑。每一堵封火墙,维护着世代不同的主人翁。每一个房间,蕴育着公子金榜题名的梦想和小姐墨守成规的芳心。没有谁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有墙外的那些参天古树,见证了这里的九曲回肠、荣辱兴衰。</h1> <h1>返程的脚步,让戴家古建筑群消失在视野,两次不同年代不同季节的邂逅,在心中留下了古宅悠悠岁月的沉香……</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