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太阳花——记徐州“儿童的语文”名校名师观摩活动

晓航

<h3></h3><h3></h3><h3>种上一城的太阳花</h3><h3>冬,并没有传说中的可怕 遇见阳光,冰寒遁形 灭了嚣张与霸气 爱,在阳光里开花 温暖一个天下<br></h3><h3></h3><h3></h3> <h3><span class="s7"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nbsp; &nbsp; &nbsp; &nbsp; 这个乍寒还暖的初冬,我们追寻着名校名师的足迹</span></span><span class="s7"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span></span><span class="s7"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来到了于永正老师</span></span><span class="s7"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曾工作过</span></span><span class="s7"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的学校徐州大马路小学。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儿童的语文”,遇见了丰富多彩的“太阳花”课程,遇见了如太阳花一般温暖我们的优秀名师</span></span><span class="s8" style="line-height: 14.399999618530273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1584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class="bumpedFont15" style="line-height: 21.600000381469727px; font-size: 1.5em;">……</span></span><br></h3> <h3> <b><font color="#39b54a">童趣课程 ,充满活力</font></b> “太阳花”课程,清新自然,充满生命与活力。我走过很多学校,也看到过每个学校各有特色的课程,难忘是以儿童需要为出发的课程名称,亦如南京中央路小学的“种子”课程,人大附小的“七彩”课程等。再细看课程的体系,从“种子课程”、“养分课程”及“生长课程”三个方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发展载体。当一个孩子兴奋地说,开学前收到学校课程的选课单时,激动地就和隔壁班的好朋友选报了“定格动画”的课程,从此两个好朋友一起研究,一起发现美妙的动画之旅。“这个我喜欢!”“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我和学生一起放风筝!”每句话都是开在师生们心头的“太阳花”。<br></h3> <h3> <b><font color="#39b54a">生命短暂 ,思考永恒</font></b>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当舞台上出现于永正老师和孩子一起的照片时,当于老师的外甥女深情呼唤外公时,台下的老师们都已热泪盈眶,轻声啜泣,怀念着这位一生奉献语文教学的大师。他的人格、品格、智慧,以及他的思想、理念、主张,凝聚着他的情怀和永远的价值追求。我的脑海里浮现起他慈祥微笑的样子,满头白发的他扮演者老虎给孩子上《狐假虎威》;耳畔响起他朗读《第一次抱母亲》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做一个 “打铁还须自身硬”的 语文老师,要有正确的理念,要不断修炼语文基本功,要有童心、包容心,要微笑教学,要构建自己的课程。老师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越来越清晰。 于老师的徒弟刘杰,评上特级教师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如今的她还是扎根语文课堂,当一名班主任,带一支自主成长的团队,做着一个“秋雨桐”的网站,把自己的思想、教学经验分享给全国的老师。她在讲述中说:“于老师这样教导她,让学生喜欢你,让家长满意你,才是真的好老师!”听完刘杰老师《爱的故事》的作文课,我发自肺腑地佩服这位潜心研究、热爱语文、喜爱孩子的刘老师,不愧是于永正老师的好徒弟!道是情怀,道是格局。 于老师,花开一生,芬芳千秋!<br></h3> <h3></h3><h3> <b><font color="#39b54a">生活是花,语文是根</font></b> 于老师说:“儿童的语文就是游戏化的、生活化的、情趣化的。”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方为大用。这次观摩活动的压轴大戏,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薛法跟老师带来的《灰雀》。 1、 从一个字到学会一串词 薛老师板书课题“灰雀”后, 说:“上面一个小,下面一个隹字部,表示这雀就是短尾巴的小鸟,这里特指灰雀、麻雀。” 接下来依次出现“欢呼雀跃”、“鸦雀无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再领着学生背《登鹳雀楼》。原来老师的目的是要鼓励孩子们通过一个字,熟悉一串词。一个小小的“雀”的认识,举一反三,提高了识字与迁移运用的能力。 2、 从语言形式到表达运用 课文《灰雀》写了几只灰雀?(三只)接着从感知课文内容入手,让孩子们去找到那只有故事的灰雀、那只不见了的灰雀、那只回来的灰雀,原来就是文中用三种不同表达方式的语言描述的那只深红的灰雀。这时,屏幕显示: 胸脯是深红的 胸脯深红 深红色胸脯 学生朗读后,老师问:“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不同在哪里?”,引导孩子们发现汉语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相同。继而举例实践运用,请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说说中国人的特点,孩子们这样表达:①中国人皮肤是黄的,头发是黑的,眼睛也是黑的;②中国人有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③中国人黑眼睛、黄皮肤、黑头发。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还在比较中发现了表达可以越来越简洁。学语言就要这样! 3、 从提炼中概括主要内容 “ 这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到底有什么故事呢?”老师带领学生正音后,开始请三位同学读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老师问怎么分配?学生头脑风暴了,按角色分,按起因经过结果分,终于有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发现“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是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细心的老师叫同学把这些词划下来。原来这篇课文有一条线索,叫时间线索。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请三个同学来读。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给学生提供概括的关键词,不断鼓励学生勇敢地概括每一段的意思,最后请胆小的学生完整地讲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堂不忽视任何一个孩子,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4、 从揣摩中发现表达秘妙 “灰雀昨天去哪了?”孩子们都说被小男孩抓走了,老师说:“拿出证据,找到一个,用序号标一个!一分钟,开始!”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仿佛自己都成了福尔摩斯,他们的交流精彩纷呈,老师表扬勇敢推断的学生,总结了5个证据。学生朗读,又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发现男孩欲言又止,必有隐情,鼓励学生阅读课文一定要有眼光,要会发现。发现列宁和男孩分明知道灰雀在哪里,却有都没说,出示:小男孩嘴上说,我没看见,心里想:____________。(相机板书:心口不一) ,交流后小结:阅读时要会根据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猜测他心里想的话。 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列宁说的话和心里想的一样吗?开始两分钟写话练习。当学生交流后,大家终于明白列宁这样说是要给小男孩一个改错的机会,这就是——语言的暗示。学课文,人物在说话时有的是心口一致,这样的文字我们一读就懂;有的是心口不一,这样的文字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想一想,叫揣摩。这样读就能读到人物的心里去。 最后老师抛了一个问题:“列宁说这个小男孩是诚实的,你们认为心口不一的人是诚实的吗?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讨论到底他是诚实的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诚实的?”一个开放式的话题结束了这节课,让我们意犹未尽。 语文,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是从理解语言的意思,到发现表达的形式,到落实运用的一个来回。好课就是这么简单!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名师们用一生的花开,为我们带来语文教师该有的精神和语文教学该有的思考,这种思考与实践像根一样永恒。 <br></h3><h3></h3> <h3>如果可以 我愿意,活成阳光 寒冬与我背道而行<br></h3>

灰雀

老师

语文

课程

学生

孩子

表达

一个

名师

心口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