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h3><h3><br></h3><h3>[1]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h3> <h3>2018年11月21日上午,“国家博物馆20世纪大师系列展”之一,“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李苦禅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艺术精品百余件(套),其中部分李苦禅先生创作的艺术精品于近二十年中从未与公众见面。</h3> <h3>《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20周年艺术大展将于11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一个月,欢迎朋友们前来参观[玫瑰][玫瑰][玫瑰]</h3><h3><br></h3><h3>请大家携带身份证从西门进馆</h3><h3><br></h3><h3>《法古禅心》一一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于11月21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一个月。大写意花鸟作为我国国画体系最高形式的画法之一,这是几十年来最高水平的一次亮相。国博也会首次展出它的几幅镇馆之宝-徐渭、八大山人的作品,通过不同时期作品风格的比较,充分展示出李苦禅大师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充分体现了大师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自信。欢迎朋友们前往参观。</h3> <h3>1930年,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的李苦禅与恩师齐白石的合影。</h3><h3>1930年代,李苦禅与齐白石的来往信件六通,在信中齐白石称李苦禅为“仁弟”,而自称“小兄”,信中语气之恳切,可见白石老人对李苦禅的赏识,二人感情之深厚。在开幕以上,范曾也提到齐白石曾说“吾门下弟子不下千人,众皆学我手,英也夺我心”,足以证明李苦禅是齐白石评价最高的弟子。</h3> <h3>法古禅心~~国博开幕式</h3> <h3>范曾开幕式讲话</h3> <h3>李燕老师给观众现场解析名画</h3> <h3>李燕老师给观众解析苦禅老人作品</h3> <h3>李燕老师给观众解析苦禅老人作品</h3> <h3>拜见李苦禅之子著名画家李燕先生</h3> <h3>著名画家李燕先生合影,李燕先生 1943年生于北京。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h3> <h3>李苦禅先生是中国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人民美术教育家,自幼深受家乡传统文化熏陶,坚守中国文化品格,以毕生精力在中国画艺术中执着追求,德艺双馨,为世人所崇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h3><h3>近代中国是新旧文化剧烈震荡的时代,苦禅先生在这个时代中砥砺前行,脱颖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抒写了“一洗万古凡羽空”的雄鹰意象,在宏观的历史维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1928年齐白石先生就曾预言“苦禅仁弟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1950年又题称“雪个先生(即八大山人)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徐悲鸿先生则题“天趣洋溢”、“活色生香”以为称许。前辈高论,足以激励后学砥砺奋发,勇攀艺术高峰。</h3><h3>在李苦禅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在苦禅家属及李苦禅纪念馆等单位支持配合下,中国国家博物馆系统梳理李苦禅艺术探索历程,精心策划了此次展览。苦禅先生一生勤勉谦逊,展出的百余件不同时期精品力作可为明证;与艺坛宗师齐白石先生和徐悲鸿先生的师友情谊,从往来信札中可见一斑;始终如一的问学问道精神,使得论画手稿更显弥足珍贵。特别是画戏间的不解之缘,经历颠沛流离依然保存完好的学生作品,去世前几小时的书法日课习作,以及不胜枚举的体现李苦禅高逸风骨的作品、实物等,都使观者深为苦禅先生的精湛艺术修为与高阔思想境界所感动。可以说,回望20世纪百年文化形态演进和艺术发展历程,苦禅先生的艺术成就与人生品格精准诠释了中国“文化脊梁”的时代内涵。</h3> <h3>盛夏图,轴 纸本设色,一九八一年, 纵三六八厘米 横五八○厘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盛夏图。国家日趋兴盛,乃余之愿。祖国古称华夏,想炎夏之际,荷花盛开,乃作荷塘即景,何不题之盛夏图耶!岁在辛酉冬月之初,八四叟苦禅。荷之性情,不支(枝)不曼(蔓),出淤泥而不染,余素喜爱之,故六十年来写荷不计其数,然若如此巨幅,乃平生首次也。励公又题。</h3><h3>钤印:</h3><h3>神州艺民、苦禅、抟飞万里(朱文)苦禅、李(白文)</h3> <h3>劲节图,轴 纸本水墨,纵二八三厘米 横四二九厘米,一九八○年(庚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劲节图。未出土时便有节,待到凌云尚虚心。古人云,胸有气节方可写竹。画法云,一世兰,半世竹。可见(写)兰竹之不易也。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画竹夜间思。删尽繁冗留清瘦,画到熟时是生时。”庚申夏,溽暑之月八三叟苦禅即题。</h3><h3>钤印:</h3><h3>神州艺民、苦禅(朱文)</h3> <h3>松鹰图,轴 纸本设色,纵一四六厘米 横三一一厘米,一九七七年(丁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松鹰图。丁巳夏月,苦禅写于首都,时年八十岁矣。</h3><h3>钤印:</h3><h3>苦禅(朱文)神州艺民(白文)</h3> <h3>渔乐图,轴 纸本设色,纵一四五厘米 横三七○厘米,一九八○年(庚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渔乐图。“昔日过洞庭,烧烛渡狂波。曾见石上鸟,却比君家多。”先师白石翁题余画鸬鹚诗。岁在庚申,初秋月于北戴河渤海之滨。八十三叟苦禅并题记之。曩在江南西子湖畔,养鸬鹚数只,朝夕观其出没水中捕鱼之状,聚散沉浮,飞鸣相助,大有趣也,因以写之较快意耳!是时小雨初晴,海浪吼声中爰题于画之尾。苦禅励公又识。</h3><h3>钤印:</h3><h3>神州艺民、苦禅、抟飞万里、李、励公(朱文)李英(白文)</h3> <h3>晴雪,轴 纸本设色,纵九四厘米 横一八○厘米,一九七七年(丁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晴雪。丁巳春月,苦禅写。</h3><h3>钤印:</h3><h3>苦禅(朱文) 李、死无休(白文)</h3> <h3>江南景物,轴 纸本设色,纵九八厘米 横一八○厘米,一九八○年(庚申),李苦禅纪念馆藏</h3><h3>款识:</h3><h3>江南景物。江南多阴雨,故鱼虾丰产而水禽亦因群居之,若鸭凫鹜鹭等等是也。夫水禽与农民无害,所以渔樵亦无有害之者。昔居江南设教,日生活于鱼米之乡中,观水禽之动态,芋茨菱荷之生状,夤此多写为画图。庚申冬末八四叟苦禅。</h3><h3>钤印:</h3><h3>苦禅(朱文) 欣逢盛时(白文)</h3> <h3>朱耷(明) 《荷花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h3> <h3>朱耷(明) 《荷花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h3> <h3>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h3> <h3>烟云供养,书画延年</h3> <h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h3> <h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h3> <h3>苦老仿八大</h3> <h3>苦老仿八大</h3> <h3>苦老仿八大</h3> <h3>苦老仿八大</h3> <h3>苦老仿八大</h3> <h3>李苦禅驾驭笔墨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对于他来说,画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挥洒,“大”是他绘画显著的特点。李苦禅把花鸟画拓为巨幅,彻底打破了中国画不能画大画的论调。</h3><h3><br></h3><h3>创作大画对于艺术家的功力极为严苛,不仅要有扎实的国画传统的功夫,积累丰富的创作经验,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巨大的创作冲动,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毅力将耗时巨大的画作完成。</h3>